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242节

  “要么,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全力以赴,从官军的手下杀出去;要么,就趁早跪地请降,省得白费力气!”

  “既然大家都不愿降,那从今天起,所有营头,所有弟兄,都必须听我指挥。”

  “谁要是再敢畏缩不前,怯战避战,那就休怪我不念及往日的情分,第一个拿他脑袋祭旗!”

  “何去何从,你们自己选!”

  他一番话,说得是杀气腾腾,掷地有声。

  在场诸位首领也清楚,事已至此,再无退路。

  他们对视一眼,最终下定了决心,齐齐对着高迎祥,抱拳喝道:

  “但凭掌盘子驱使!”

  ……

  高迎祥的计划很简单,无非就是诱敌深入,设伏围杀。

  虽然听起来老套了些,但对付王来聘这种莽夫,必有奇效。

  高迎祥亲自在兴安府附近,反复勘察地形,最终选择了一个狭长的隘口,作为伏击地点。

  这里两面环山,四周林木茂盛,当地人称之为“栗树坪”。

  选定地点后,高迎祥便把军中的老营精锐都集中起来,悄无声息地藏进了两侧的密林之中。

  随后,他又让马守应带着主力骑兵,藏在了不远处的山包后面。

  只等这边号声一响,马守应便立刻带队,包抄官军的后路,封死隘口。

  做完这一切,高迎祥将自己的胞弟,外号“中斗星”的高迎恩,叫到了跟前。

  他命高迎恩,领着三千老弱病残组成先锋,前去诱敌。

  随后,他又让张献忠带着一支装满了金银绸缎的辎重队,紧跟在高迎恩的队伍身后。

  一切安排妥当后,高迎恩和张献忠便踏上了前往府城诱敌的道路。

  正如高迎祥所预料的那样。

  当王来聘的斥候,探查到贼兵来犯时,他大喜过望。

  当即便带着麾下的蓟州兵,急匆匆地冲出了城,想要将这股不知死活的贼兵一举绞杀。

  他本以为,贼兵在兴安府吃了个大亏,短时间内是不敢再来了。

  没想到,军功还是送上门来了。

  当王来聘领着麾下部队上前迎敌时,高迎恩麾下的那些老弱们,只是象征性地抵抗了两下,随后便跪地投降。

  高迎恩和张献忠见状大惊失色,立刻带着各自的亲兵,朝着栗树坪的方向狼狈逃窜,根本顾不得前头的部队和辎重。

  “给我追!”

  “务必把贼首留下!”

  见此情景,王来聘二话不说,立刻催动胯下战马,带着麾下的骑兵们,冲到了队伍的最前头。

  他根本来不及,也懒得去管那些跪地投降的小卒子和辎重。

  王来聘的两只眼睛,此刻正死死地盯着前方不远处,那两个疯狂逃窜的身影。

  他一心只想着把前头的贼首斩于马下,立下大功。

  但王来聘虽然一马当先地冲了出去,可他麾下的步卒们,就有些跟不上了。

  他们只能哼哧哼哧地,跟在主将的屁股后头,死命追赶。

  而刚刚投降的贼兵们也很有心机,看准时机,推翻了几辆拉辎重的大车,将里面的金银绸缎撒了一地。

  看见这堆琳琅满目的战利品,刚刚还在追赶主将的蓟州兵们,瞬间就走不动道了。

  他们也不管前头的王来聘,当即停下了脚步,开始哄抢地上的金银绸缎。

  不少官兵,为了争夺一匹绸缎,几锭银子,甚至当场就撕打了起来。

  而这一切,王来聘都不清楚。

  他早就带着骑兵一骑绝尘,追着贼首到了栗树坪外。

  面前就是狭窄的隘口,和两旁幽深的密林。

  王来聘的亲兵队长见状,连忙上前劝阻:

  “将军!不能再追了!”

  “此处地势险要,小心贼人有诈!”

  可此时的王来聘,早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哪能眼睁睁地看着军功溜走?

  于是他转头怒喝道:

  “一群残兵败将,能有什么埋伏?”

  “咱们一百多精骑,难道还怕他不成?”

  “再敢多言,扰乱军心,本将定斩不赦!”

  说罢,他再不理会亲兵的劝告,一头扎进了高迎祥精心设置的包围圈里。

  王来聘这个人,自幼家境贫寒,常受人奚落。

  从军之前,他就是一介白身,没有任何官职,更无半点正式的军事经验。

  直到考上了武状元,崇祯才力排众议,连升王来聘十四级,强行把他提到了副总兵的位置上。

  朱由检的本意,是想在军中培植自己的嫡系。

  可这,自然也引起了军中其他将领的不满。

  明末时期,能打的将领可不少。

  几乎所有人,都是用自己鲜血和汗水,在和蒙鞑东虏真刀真枪的拼杀中,一步一步爬上来的。

  即便是像左光先、艾万年这种将门出身的武人,也都是从最底层积累军功,慢慢升上来的。

  可如今,就是这么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武夫,仅靠着一身蛮力考上了武状元,入了皇帝的眼,就能摇身一变,与他们平起平坐,甚至官至副总兵。

  这让他们怎么服气?

  就算是文状元,也不可能上来就当个部堂级别的重臣吧?

  带兵打仗,难道光看个人的武艺吗?

  堂堂一个蓟州副总兵,在上任之前,竟然连一场正经的仗都没打过,说出去恐怕惹人耻笑。

  这件事说到底,其实还是朱由检的老毛病犯了,急着在军中培植嫡系,根本没考虑过其他问题。

  但下面的官将们,可不敢把这个锅扣到皇帝的头上。

  于是,他们只能抱团排挤王来聘,称其名不副实,不过是个“关系户”罢了。

  “名不副实”这四个字,就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了王来聘这位新科武状元的心里。

  自从当上副总兵后,他心里就一直憋着一股气。

  王来聘不仅要报答皇帝的知遇之恩,更要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来向所有人证明自己的实力,甩掉“幸臣”的帽子。

  所以,王来聘打起仗来,才会如此急切,渴望建功立业。

  但在战场之上,最忌讳的便是“急躁”二字。

  古往今来,有多少能征善战之辈,最终都倒在了这上面。

  当王来聘带着麾下亲兵,准备继续通过隘口,追击前头的贼首时。

  一声沉闷而悠长的号角声,陡然从山巅之上响起!

  “呜——”

  只见隘口两侧的密林之中,数千名早已埋伏多时的老营精锐,猛地冲了出来!

  最先出来的,是弓手和铳手。

  他们钻出林子,甚至都不用瞄准,就朝着那狭窄的隘口之处,疯狂地倾泻着火力!

  高迎祥这次,可谓是赌上了老本。

  他把军中为数不多的火药,箭矢,全都凑了出来,势必要一战宰了王来聘这个副总兵。

  密集的铅弹,如同暴雨一般,倾泻而下,紧接着,便是遮天蔽日的箭雨。

  但王来聘身上可是裹了两层甲胄,明甲与暗甲,交叉防御。

  他虽然身上中了好几箭,但都没射穿甲胄,还不至于毙命。

  但他身边的亲兵们,可就没这么幸运了。

  不少人甚至连惨叫都来不及,便被成片成片地射翻下马。

  在这个狭窄的隘口处,他们根本无处躲藏,只能被当成活靶子。

  “撤!快撤!”

  来不及多想,王来聘扯着嗓子,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可此时,马守应的骑兵早已从外围包抄而来,死死地堵住了王来聘的退路。

  老营的步兵精锐们也紧随其后,将王来聘和他身边的十几个亲兵团团围住。

  步卒们二话不说,直接一拥而上,想要把王来聘给斩杀当场。

  眼见深陷重围,退无可退,这位大明第一任武状元,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他抄一杆长枪,将自己护得严严实实,滴水不漏。

  但凡有贼兵敢上前迎战,不是被他一枪捅穿喉咙,就是被他一棍扫出去老远!

  见此情形,王来聘的亲兵们也纷纷抄起腰刀,紧紧地跟在他的身后,想要杀出一条血路。

  王来聘浑身浴血,他仗着一身血勇和武艺,在人群中左突右冲,大肆收割着贼兵的性命。

  他像是在人群中开了无双一样,锐不可当。

  手中的长枪大开大合,随意一劈一崩,一点一扎,便有数名贼兵倒毙当场。

  就连他身后亲兵也不敢近前,只能一脸惊叹地看着主将在人群中肆意拼杀。

首节 上一节 242/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