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262节
一条条前线的消息,如同雪片般传回中军。
土山之上,江瀚正拿着千里镜,死死地盯着城头上的血战。
他估摸着战局已经接近尾声,于是便派传令兵找来杨平:
“现在战斗烈度刚好,你带队登城吧。”
“从南面上去,捅官军的腚眼。”
接到江瀚的命令,杨平大喜过望。
没有过多准备,杨平便火急火燎地带着麾下的农民军,朝着百丈关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这群扎着红头巾的农民军们有样学样,同样以攻城车和木幔相配合,朝着南面的城墙就爬了上去。
此时,由于守军的防御重心都在北面,杨平所部轻而易举地就在兵力空虚的南面,打出了一道缺口。
他们很快便控制了一段城墙,直奔下城的马道,将想逃窜的守军,死死地堵在了城上。
北面的曹二更是带着大部队,一路高歌猛进。
田寔等人根本拦不住这群如狼似虎的贼兵,只能藏身于角楼里妄图负隅顽抗。
曹二根本没有劝降的意思,一个眼神递过去,身旁的亲兵便点燃了震天雷,死命地往田寔藏身的角楼里灌。
轰!轰!轰!
随着几声巨响,角楼里再没传出任何动静。
别无他法的守军没了死战的勇气,一个接一个地放下了手里的武器,纷纷跪地投降。
至此,百丈关成功易手。
随着江瀚顺利拿下百丈关,整个保宁府的北部州县,基本已经尽数落入其手。
除了最靠近大巴山地区的南江县。
南江县地处保宁府东北方位,位于大巴山深处,这里也是米仓道的关键节点。
江瀚派董二柱带一只偏师,准备顺势攻取南江县。
可江瀚却没想到,南江县已经换了主人。
……
此时的南江县,已经被一伙叫做“摇黄军”的起义组织所占领。
他们趁着官军与江瀚在百丈关激战,防务空虚时,带领着一群饥民百姓,成功拿下了这座城池。
摇黄军有两个首领,大哥名叫摇天动,二哥名叫黄龙,所以他们手底下的队伍,就被称之为摇黄军。
这支摇黄军,正是后来搅动川北风云的“摇黄十三家”的原身。
只不过崇祯六年时,摇黄十三家还没合营一处,只是以一种松散的联盟形式,活动于川北大巴山一带。
“大哥!”
“有兄弟来报,说是西边的百丈关已经被攻破!”
“现在有一支队伍,正朝着咱们南江县过来。”
县衙里,二当家黄龙急匆匆地冲了进来。
正在堂上擦拭兵器的摇天动闻言,猛地抬起头:
“当真?”
“是龙安府的那帮人打过来了?”
黄龙点点头,脸色凝重:
“应该是,咱们四川就没几家成气候的义军。”
“只有这帮从西北来的过江龙,才有能力这么快就攻破剑州一线。”
“听说那固若金汤的百丈关,都没撑得了几天。”
摇天动眉头紧皱,有些坐立难安:
“你说,他们是来剿咱们的,还是.?”
黄龙摇了摇头:
“应该不会吧?”
“咱们都是反明的义军,之前也没什么过节。”
“这帮人就算再不讲理,也不至于上来就打吧?”
可话虽如此,摇天动的心里却是一点没底。
说白了,他们这群人,其实就是一群混迹江湖的“跑滩匠”。
根本没什么战斗力,只能依托大巴山的地形优势,才能与官兵周旋一二。
更别提对上这帮西北来的边军了。
跑滩匠,是四川一带的方言叫法,指的是一类特殊群体。
这类人通常没有固定居所和稳定职业,以在各地流动谋生为特点,“跑滩”即形容其像在河滩上漂泊一样四处闯荡。
以摇黄这帮人为例,其中有干苦力的挑夫、纤夫;
有做服务行业的修补匠、剃头匠、说书/唱戏艺人;
还有走街串巷的货郎,算命、测字的先生等等
摇天动以前就是个挑夫,而黄龙则是个剃头匠。
明末时期,这群人因为没有自己的土地,又忍受不了城里官吏的盘剥,所以才在大巴山落草为寇,抱团对抗官府。
他们以劫掠官府粮道、富户为主要手段,同时打出了“劫富济贫”的旗号。
后来张献忠入川建立大西政权后,摇黄十三家也曾经短暂依附过大西政权。
直到后来张献忠身死,摇黄军融入夔东十三家等抗清武装,最终被清军剿灭。
摇天动在堂上憋了半天,终于下定了决心:
“二弟,你说咱们直接归附过去,怎么样?”
黄龙一愣:
“归附?”
“大哥,听说龙安府那边规矩很多,咱们这帮人野惯了,贸然投奔,会不会有些草率?”
“再说了,人家都是清一色的西北边军,能看得上咱们这帮人?”
摇天动想了半天,突然眼前一亮:
“你说联姻怎么样?”
黄龙听罢有些不解:
“什么联姻?”
“大哥,你说清楚些。”
摇天动嘿嘿一笑,脸上露出了神秘的表情:
“我的意思是,咱们摇黄军,可以和龙安府那帮人联姻。”
“听说,那帮人的首领姓江,二十好几了,还是个单身汉。”
“咱们三妹玉貌花容,温柔体贴,配上他,那不是正正好?!”
黄龙听罢,撇了撇嘴。
玉貌花容倒是不假,可是“温柔体贴”嘛
他想起了自家三妹平日里舞刀弄枪的泼辣模样,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几十万字了,终于有女人要出现了。
第227章 陈代云
听了摇天动的话,黄龙有些哭笑不得:
“大哥,咱三妹什么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
“就她那脾气,你说联姻,她能轻易点头同意?”
摇天动一瞪眼:
“怎么就不同意了?我这也是为了她好!”
“你看看她,都已经二十有三了,还不寻思着嫁人,整天舞刀弄枪的,像什么话?”
说着说着,摇天动叹了口气,语气也跟着软了下来:
“咱们虽然只是义兄妹,但我这个当大哥的,总不能把她往火坑里推吧?”
“人龙安府家大业大,兵强马壮,比起咱们这群在山沟里抢食的,不知道好到哪儿去了。”
“再说了,她搞那个什么比武招亲,说是想点选英雄好汉当夫婿,可谁又不知道她的意思?”
“不就是嫌弃咱们这帮山头的兄弟们,没一个能入她眼的嘛!”
“现在,这不就来了一个真正的英雄好汉?”
黄龙想了想,觉得也是这个理:
“行吧,我去劝劝她。”
“不过我可不敢打包票。”
黄龙对此事还是不太乐观,他这三妹陈代云是个有主见的,恐怕不会这么轻易同意。
陈代云是保宁府南江县本地人,虽然是女子,但她爹是跑滩出身。
她爹陈方是戏班班主,只不过不是搭腔唱戏的那个戏,而是武行打戏的戏。
主要是行走江湖,在各地的集市空地或庙会上,表演什么胸口碎大石、口吞宝剑、硬气功之类的把戏。
陈代云从小就跟随她爹走南闯北,耳濡目染之下,也学了一身武艺,本想着日后接替父亲的武行戏班。
上一篇: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