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121节
明明绝食抗议十日还神采奕奕的众人。
现在仅仅被锦衣卫监督半天,便是和霜打的茄子一样——焉了!
“陛下,如今已经让他们暴晒了两个时辰,有很多儒士已经晕了过去。”
二虎前来汇报道。
朱元璋颇为不屑:“之前还说绝食了十日,这怎么两个时辰就不行了?”
“告诉他们,现在想走的可以走了,不想走的就继续顶着。”
二虎点头:“是。”
真正有骨气的儒士,还是少的。
所以等到二虎站在一群又饥又渴的儒士面前喊道:“皇帝陛下开恩,尔等现在若是要离去者可以离去,若是不想离去者,那边继续顶着。”
除了少部分目光坚毅之人。
大部分儒士你看我,我看你,犹豫不决。
想走的不少,但是又害怕丢面子。
二虎看着众人的滑稽模样,冷哼一声:“若是想继续顶着,一会想走也走不了了!”
这下子终于有人忍不住了。
朱元璋的残暴他们可是听说过的。
要是再不走。
说不定就真的走不了了!
第一个儒士站起来离去之后,其余的人也是终于放下了心底的负担。
不过短短的半柱香时间。
席地而坐的数百儒士,便仅仅只剩下了寥寥数十人。
“陛下,接下来如何?”
二虎问道。
朱元璋看着这些没走的儒士,微微点头:“这几十个倒是不错,是个硬骨头。”
十余人中有青壮的儒士,也有老者。
不过都是目光坚毅。
颇有文人风骨。
“只可惜过于迂腐了。”
朱元璋暗暗摇头,又是对旁边的李善长说道:“善长,你去与他们辩上一辩,这几人是可造之材。”
李善长点头:“老臣遵旨。”
其实今日的一切,朱元璋在十日前便是已经想好了。
心学出现之后,对传统儒学绝对是天大的打击。
等到那个时候,便能够轻易地剥离孔家对儒家的影响,同时也能够打出稷下学宫的名气,吸引各家学说的人才。
所以才会特意布局,折磨这群儒士。
等到那些心智轻浮之辈全部离开之后,便是让李善长开始辩论心学,让这群心思坚毅的儒士,全部都被心学折服。
至于说心学有没有这个能力?
朱元璋可是记得,李善长在看见心学时那激动的表情。
..
李善长走下龙撵后。
便是径直朝着这些儒士走去。
不过来到他们身前,并没有向锦衣卫那边监视。
反而是席地而坐。
有儒士皱眉:“你是何人.‖ ?”
李善长呵呵一笑:“吾乃李善长,稷下学宫之祭酒。”
“原来是韩国公。”
年轻的儒士露出一丝尊敬。
韩国公为文官之首,为国为民,乃是他效仿之楷模也。
李善长摇了摇头道:“今日没有韩国公,只有稷下学宫之祭酒,尔等都是儒生,不如稷下学宫论道,为何要在此长坐?”
“自然是为了这大明天下!”
“为了心中的大义!!”
众儒士犹豫片刻
最后解释道。
“我听闻为大明天下守卫疆土之将士,为大明天下耕种粮食之农民....”
李善长依旧是一副平淡的表情:“可没听过为大明天下静坐绝食之儒士。”
“至于说心中的大义?”
“倘若你们心中真的有大义,就不该阻止稷下学宫。”
“难道汝等不知,春秋之齐国正是因为稷下学宫而强盛?汝等不知学术唯有越辩越明?汝等不知儒学独大,终究不过一潭死水?”
一年老的儒士站了起来,据理力争:“自汉起,华夏便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何以?为天下稳固,不起战事,传圣人之学,慰以百姓,今日若重启百家争鸣,此大祸之开始也!”
“此为谬论!”
李善长毫不客气地说道:“秦,隋,皆二世而亡,何以?”
“若秦乃因百家争鸣而亡,则隋不可灭!”
“故而百家争鸣乃是天下大道,非乱国之本,乃活水之源,非死水而臭不可闻;若一学为正统,则反之也。”
“且纵观此二朝,不外乎二世荒淫无道,故而灭亡。”
“王朝在于皇帝,在于各位忠臣!”
“岂是在于百家争鸣与儒家正统否?”
年老的儒士不死心:“数千年以来,皆是儒学治天下,天下因此而太平...”
李善长再次否定:“非各朝愿以儒学治天下,不过是沿用儒学治天下,当真太平否?若儒学为治世经典,宋为何不敌辽,辽为何不敌金?所谓太平不过粉饰也...”
一番争论。
年老的儒士最终败下阵来
又是有一人站了起来,满脸不服:“天下士大夫皆出于儒,故而朝堂之上多贤才,野外之地多俊郎,儒治天下数千年,岂能轻易抛弃?”
“此更是谬论。”
李善长毫不客气:“自古以来皆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难不成治理天下只能依靠一句祖宗之法不可变?当今太祖皇帝废除丞相制度,便是亘古未有大改变....”
“.....”
又是一番争论。
此人也是败下阵来。
不过很快,又有人站了起来。
“儒学所讲之道义,乃是劝人从善,劝人自知,而兵、法、道等则是凌厉至极,支持如此学说,岂不是祸乱天下,让百姓不堪其忧?”
李善长微微点头,终于来了个能看的了。
索性便是抛出一个问题:“人心本恶还是人性本善?”
此人一愣,犹豫片刻后道:“人性本恶!”
善恶问题乃分别是孔子与荀子提出,不过后世更加倾向于荀子之说。
“既然人性本恶,那如何使其遵循礼法,从善如良?”
“自然是以儒学教导之,让其向善。”
“若是此人不愿向善,反倒是山中为贼,如何?”
“这.....讨伐之,还天下朗朗乾坤。”
“可天下儒学皆引人向善,无有兵法,如何讨伐?”
“....”
这一番话直接便是将此人问住。
随后不管谁站起来。
抛出什么问题,如何辩论。
终究不是李善长的对手。
一人端坐在数十儒士之前,舌战群儒,完胜!
.....
墨家小老头看着自信满满的李善长,有些哑然。
“爷爷,你怎么了?”
少女不解地问道。
墨家小老头摸着胡子,敬佩道:“此人为天地之大儒啊!”
少女瞪大了眼睛:“有这么厉害吗?”
墨家小老头点点头:“原本我还以为,皇帝只是用强硬手段,逼迫这些儒士就范。”
“不曾想手中还有如此之人。”
“看来咱们大明这位皇帝,绝非等闲之辈!”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