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135节

  能够满足嘉靖此人心意的,不就是贪赃枉法之辈吗?

  “很有可能。”

  李善长点了点头,随后便是开始逐条分析:“按照此身份分析,那么老臣认为第三个选项和第四个选项就可以排除了。”

  ........

  朱元璋有些疑惑地看向他。

  李善长继续道:“第三个答案:皇上心中装的是九州万方!这种话一般只会用于两种情况下。”

  “第一种便是在殿堂上谏言时,恭维圣人时所说,第二种则是宦官在私底下给自己拉靠山,找借口。”

  “赵贞吉不仅是礼部尚书,而且还能够成为太子少保,想必才能是有的,不太像这种不要脸的溜须拍马之辈,故而老臣更倾向于第二种!”

  这些可都是按照他自己为官的经验说出来的,李善长好歹也是文官之首,很多事情的分寸都需要拿捏。

  故而赵贞吉的某些特征,也可以用自己的一些经验套用一番。

  “有道理!”

  有理有据,自然是让众人点头赞同。

  “那么第四个呢?”

  朱元璋看向第四个答案。

  贤与不贤,由不得他们.....

  这句话,倒是让朱元璋想起了胡惟庸和上次看到的严嵩。

  都是拥有大才的文臣,可是最后都变成了巨大的贪官污吏,胡惟庸甚至想要窥伺帝王之位,罪大恶极。

  不过他们的贤与奸。

  乃是建立在自己的立场上的。

  难道自己没有给胡惟庸做一个千古名相的机会吗?

  “第二个答案排除了,至于这第四个答案...那更是不可能了。”

  “任何一个心思缜密的文官,都不可能说出这种话来!”

  李善长笃定道。

  这话横着竖着,不管怎么听。

  这都是在骂皇上!

  所以在李善长看来,能够成为太子少保的赵贞吉,除非是脑子让门挤了,否则绝不可能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来。

  能够说出这种话的人,只有一个人!

  那就是——皇帝!

  朱元璋点了点头,倒是和自己刚才心中所想的差不多。

  这话道理倒是有道理,但是不太可能是臣子说出来的。

  他说道:“继续吧。”

  接下来还有最后两个。

  苦一苦百姓,骂名我来担;

  仅仅是看到这个答案,就让朱元璋的眉头皱起。

  前者一看就是奸臣所说。

  苦一苦,百姓肯定是苦了,那么你有什么骂名要担??

  最后真正要担负这骂名的。

  乃是整个大明!

  百姓艰苦,活不下去不得不造反了。

  收拾这烂摊子的,也是大明!!

  看到这句话老朱就有些生气了。

  不过让他更加愤怒的,还是接下来这句话。

  包庇贱民,鱼肉缙绅??

  历朝历代以来。

  朱元璋只听过鱼肉百姓的,这鱼肉缙绅从何而来?!

  缙绅乃是官吏的装束。

  也可以看做是对官吏的代称。

  这群人掌握着巨大的权力,还能被谁鱼肉?!

  ......

  “陛下,老臣感觉应该是第一个答案!”

  李善长忽然说道。

  朱元璋的思绪被微微打断,问道:“为何?”

  李善长犹豫片刻,说道:“第一个答案看似有些冠冕堂皇,但实则却是暗藏杀机。”

  “哦?”

  朱元璋不解。

  李善长继续道:“这句话看上去似乎是关怀百姓,实则血腥无比,毕竟每一次困苦,代表的都是无数的百姓的灾祸,那么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以老臣个人之见,这是恐怕并不是在和百姓说得的,也不是和下属说得,而是和皇帝说的。”

  “既然是需要劳苦百姓,说明定然是朝堂遇到了困难,但是横征暴敛,定然会生出民怨,这般话语一出,便是主动站出来担锅。”

  “多有...奉承皇帝之举。”

  “至于第二个答案。”

  “明显就是有人在抱怨有人庇护百姓,而去谋夺官吏的财富。”

  “能够抱怨这种事情的人,一定是官吏,而且品阶不低!”

  “结合嘉靖帝的习惯...这个赵贞吉能够做到太子少保的高位,应该不会去顶撞嘉靖帝,也不会(bcba)说出这种话来。”

  说到最后,李善长的的语气坚定了不少。

  第二个答案和第一个答案看似都是荒唐之言,实则也是。

  但却是两种观念完全不同的言论。

  第一个看似站在百姓的角度假仁假义地琢磨问题,实则是向皇帝表忠心!

  第二个看似是站在缙绅的角度,实则却是带着丝丝气急败坏的感觉,不太像是赵贞吉这样的英年才俊会说的话。

  朱元璋陷入到沉思之中。

  李善长所说的不无道理,不过这一次答题毕竟是涉及到了复活令的问题。

  在四个答案中徘徊良久。

  最终他还是做出了选择。

 %(二)霖/児引?彡〖龄八|〧栮-月椅 “仙人,咱选择第一个答案!”

  朱元璋说道。

  .....

  【回答正确!】

  【是否查看解析!】

  回答正确的提示声弹了出来。

  朱元璋顿时便是惊喜不已!

  “好,竟然让咱给答对了!”

  朱元璋忍不住哈哈大笑。

  虽然不知道这一次答题能不能得到百分之百的正确率,但是至少有一个开门红!

  “查看解析!”

  老朱想要看看,这赵贞吉既然能够成为太子少保,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A、再苦一苦百姓,骂名我来担】

  【赵贞吉此人贪名,其志不小,比贪财更可怕。为获得皇帝的肯定,他决意打好酷吏加上清名的组合牌。此人御下极严,用远高于普通水准的自我要求,仅仅只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名声。】

  【大伪似真,大忠似奸!看似心中装着社稷,对皇帝忠心耿耿,实则冷血至极,从未将弱势的百姓放在心上,后入内阁,为替嘉靖修宫殿,强行从赈灾款项中抽取六十万两白银,使得蓟、宛二城饿死、冻死百姓无数;身在清流,嘴上却无时无刻不巧言令色,其虽被尊为蜀中四君子之一,可所作之功绩,大抵是为嘉靖多修了几处修道之所。】

 贰鸠奇揪易删罢榴 .....

  “此人该杀!”

  看完解析之后,朱元璋慢慢地吐出这句话。

  不说其他的。

  就说此人能够为修建宫殿,从赈灾的银两中足足抽出六十万两白银!

  就该被千刀万剐!!

  老朱是见过赈灾的场景的,那等恐怖的模样,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史书中一共记载过三十多次的人食人。

  但那仅仅是史书的记载,有很多小范围的人食人是根本不会记录下来的。

  而一旦贪墨赈灾所用的银两,后果不堪设想!!

  除了饿死的,还有冻死的百姓。

  说明当时应该是处于寒冬腊月,在那种环境下的百姓们又饿又冷,在大雪天中没有蔽体之地!

  朱元璋此刻只想将此人挫骨扬灰!!

首节 上一节 135/8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