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137节
因为任何一个有脑子的大臣,甚至太监,都知道这种事情绝对是每一个王朝的禁忌!!
“下一个解析吧。”
朱元璋揉了揉太阳穴。
此刻他除了愤怒之外,也是感觉到深深的疲惫。
他们为大明王朝付出了如此之多,呕心沥血。
可是后世的朱家子孙呢?
何止是不珍惜,简直是要拿出来贱卖!!
这等皇帝没有被史官们拿出来斥责谩骂,反倒是对其歌颂。
这待遇根本不是朱厚照能有的!
这就让老朱有点绷不住了。
........
【D、贤与不贤,由不得他们】
【由于道宫一事,京都的各级官员没有俸禄过年,决定上参皇帝,让内阁看看吏部的丑恶嘴脸,竟然在这种关头,连俸禄都发不下来...】
这一道解析看到一半,朱元璋就有点绷不住了。
他朝着上面的三个解析看去、
此事不正是为嘉靖拨款修道宫的那个事情吗?
居然还撞上了,还有后续??
可是......
这钱就是嘉靖吞的,这群官吏去找皇帝评理。
这不是报官找到了土匪窝吗?
老朱继续朝着下面看去。
【....海瑞看在眼中却是不以为然,因为他知道这一切一定不是内阁的主意,真正能够决定这件事情的人住在深宫之中,他想要死谏,久:冷^死崎玐麇可是又担忧妻儿肚中的孩子,故而决定暂时隐忍】
【海瑞回家时,遇到曾经救下的下属前来谢恩,拿了一只母鸡十个鸡蛋,海瑞推辞不过拿了四个鸡蛋,只觉得心中凄楚,如今过年,自己堂堂三品大官,过年之时竟然没有分文孝敬老母,敬爱妻子】
【回去之后,看见妻子拿着四个鸡蛋,眼中闪过惊喜的亮光时,海瑞心中突地一下,自己如此大官都过得如此凄苦,其他人又如何,大明朝病了!他决定年后死谏。】
看到这里,朱元璋沉默了。
海瑞算得上是他最喜欢的文臣!
可现在看到海瑞的遭遇,堂堂三品大官之妻,竟然会因为四颗鸡蛋而觉得惊喜。
可见平时已经落到了何等的地步!
“难道后世的皇帝一直没有给官员们涨俸禄吗?”
朱元璋忽然到了这个问题!
堂堂三品大官都这么贫困,这不是开玩笑吗?
“或许是遵循祖制...”
朱标解释道。
朱元璋忍不住深呼一口气。
连他不懂经济的都知道,随着大明王朝的发展,物价会越来越高。
洪武年间的俸禄,怎么能够一直沿用呢?
就连他上次征伐东瀛的时候,都承诺给官吏们涨俸禄了。
老朱承认自己是给的低。
但是绝对是能够保证官员们过上小康生活的!
这后世的皇帝.......怎么都蠢得和猪一样??
三品大官不贪腐都不能保证生活质量,更何况下面的官吏?
当然,这并不会俸禄后世的那些皇帝。
主要是朱元璋看着解析,都有点心疼海瑞了!
继续看下去。
【.....海瑞死谏之后,这一份谏书可谓直抒胸臆,让嘉靖暴怒,直接将海瑞召入宫中怒斥!】
【嘉靖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当初在朝堂上怒斥群臣,争得了大仪礼的胜利,这一次和海瑞辩论,自然是完胜,不过海瑞的话,也是如同刺刀一般狠狠地扎入了嘉靖的心。】
【将海瑞压入大牢之后,嘉靖心血上涌,一时间不知道是和滋味,身体竟然一落千丈,数日之后,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的嘉靖,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将太子叫到身边,希望传授这位向来温和德贤的天子,何为帝王之术?】
【嘉靖自认这一生虽荒诞不羁,可却是将整个朝堂玩弄于股掌之上,其中‘贤与不贤,由不得他们,贤则用之,不贤则除之’便是帝王心术中的一句,并于临终前给太子留下三个大臣,高拱、张居正、赵贞吉,嘱咐其可重用之。】
“贤与不贤,果然是皇帝才能说的话。”
李善长点了点头,这和他所猜测的一般无二。
而朱元璋,则是看着最后的解析。
脸色阴沉,不知道心中是何想法。
“将整个朝堂玩弄股掌之上.......”
看见这一句嘉靖的自述,朱元璋忍不住嗤笑。
嘉靖聪明吗?
将上一次和这一次的解析联系起来,嘉靖的确是聪明。
能够将文臣像抓阄一样,随意挑拨周转。
甚至还能够顶着所有文臣的压力,将自己的老爹放入到太宗庙。
可是他玩转了朝堂?
朱元璋只感觉道术将他给玩转了。
随后这些下面的大臣,则是利用道术,将嘉靖也给玩转了。
否则又怎么会在嘉靖一朝,惹出这么多乱子来?
自认为聪明,实则反被聪明误。
这就是朱元璋对嘉靖的评价!
【本题点评:赵贞吉作为明朝的名臣,是一个极为矛盾的臣子,能够说出‘苦一苦百姓’这种话,只能说明他的心中没有大明的百姓,只有高高在上的天子,巧言令色,极力讨好皇帝是他的特长,但在拥有这些缺点的同时,赵贞吉同样不是为一位好臣子,在俺答大军围住京城时,唯有此人一人反对求和,在政治上也是采用以经世致用、就实黜虚为要,反对空谈之学.....】
看完本题点评之后,朱标有些恍惚。
“没想到这赵贞吉,竟然还拥有如此才能。”
如果仅仅是看他的口头禅,还有那一场剥削百姓时的解析。
恐怕会觉得,赵贞吉也只是一个趋炎附势之徒。
可是等看完点评之后,又会发现赵贞吉和自己评价的不一样。
“贤与不贤,由不得他。”
· ··求鲜花···· ·······
朱元璋微微摇头。
这句话,嘉靖总结得的确是有几分道理。
对于这个堕落多年的皇帝。
老朱除了感觉愤怒之外,还有一丝恨铁不成钢。
自己算不算是一个好的君王?
朱元璋想到了这个问题。
一番琢磨之后,他点了点头。
至少自己的心里面,是希望大明的百姓能够安康,大明的天下能够繁荣的!
如果说贤与不贤是由君上来决定了。
那么他朱元璋敢说,自己会贤明一辈子!
“仙人,请出下一题吧!”
看完解析之后,朱元璋说道。
.......
【答题继续!】
【第二题:以下哪一个事件奠定了明朝文官乱朝,党争时代的基础?】
【A、建文帝改大学士为殿内大学士】
【B、明成祖成立内阁】
【C、明英宗授内阁大臣兼官职】
【D、严嵩成为第一个权倾朝野的文臣】
第二题的难度同样不小!
李善长也是难得地眉头一皱。
当今洪武朝连丞相都没了,这也没法参考啊!
“善长,快来分析分析。”
朱元璋催促道。
随着题目越来越难,唯一能够上阵的也就只有李善长了。
李善长也是无奈。
硬着头皮开始分析羣旗侕IISI 磷俬 韭旗( 三)俬。
“文官乱政,还有党争时代.....”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