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212节
不过毕竟是未来的国教,在制定教规上还是非常严谨的。
足足半个月的时间后。
属于日月教和明教的教规方才新鲜出炉。
...
御书房中。
“惩恶扬善、度化世人、尊教贵德、见素抱朴...”
朱元璋读着明教教义,微微点头。
足足半个月的时间,倒也没有浪费。
“此教义不错,就先用着吧,如果日后还有不妥之处,再慢慢更改。”
朱元璋说道。
“是!”
众人连忙点头。
这半个月以来。
大家都是不眠不休地修改教义,就怕出了半点差错。
如今这明教教义得到认可。
道佛两道的元老都是松了口气。
朱元璋轻呼一声:“二虎。”
“在!”
二虎立刻便是走了上来。
“让各地的锦衣卫都配合传教,既然这日月教和明教是要送去南洋诸国的,那便先在我大明试用。”
“再让文武百官都上交一份加入日月教的誓约。”
朱元璋吩咐道。
“是!”
二虎点头,立刻便是去办。
按照老朱的估计。
在大明境内普及半年的明教,应该就能够让此教义深入人心。
到时候便是可以开始对南洋进行传播。
同时还让大明的军队同步跟进。
双管齐下,用最快的速度将南洋占据。
朱元璋道:“蓝玉,你去调兵遣将,半年之后便对南洋动兵!”
蓝玉点头:“蓝玉领命!”
“冯胜,你盯紧草原上那群家伙,别让他们闹事。”
“尤其是一些还还不曾修建关隘的山口,一定要严加防守!”
排除崇山峻岭,大明和草原部落的边界线足足有数十万里。
自然是有一些地方没有被长城覆盖。
拥有长城的地方,架着弗朗机火炮不害怕草原蛮夷,但是没有长城的地方却是害怕。
这些日子。
朱元璋也是从北疆的奏折上见过不少,关于草原部落前来大明边疆打秋风的事情。
虽然大部分都被打退。
可是还有一些部落,借着小路溜进来进行小规模的劫掠。
冯胜抱拳:“是!”
作为老将,打草原骑兵他们可太有经验了。
更何况仅仅只是守住边疆。
...
朱元璋又道:“善长,道衍,你们二人协助明教教义传播,同时监管加入明教的人选,切不可滥竽充数!”
李善长,姚广孝点头:“是!”
日月教的加入很简单,只要是官吏就必须加入。
不少地方的乡绅,也能够直接加入。
但是明教就不一样了。
不仅拥有考核制度,还需要对加入者进行严加筛选。
甚至还会事先派出锦衣卫,去将你的底子抹干净。
按照李善长的估计。
若是胡乱申请加入明教。
只怕某些官吏,之前没有被查出来的贪污事件。
会因为明教审核而暴露!
朱元璋最后将目光放在跃跃欲试的解缙身上:“解缙,此后你便去主持修缮洪武大典。”
这些日子,老朱一直都在忙于明教的事务。
第一时间倒是将解缙给忘了。
“是!”
虽然现在才开始主持。
不过解缙还是难言地激动。
朱元璋微微点头:“好好干,等到洪武大典编纂出来,咱就给你升官!”
解缙更加激动了。
看着老朱哂笑不已。
这小子聪明倒是挺聪明,没想到官瘾这么大。
随后朱元璋又是看向一旁的朱标:“标儿,这些日子让你挑选内阁的人选,如何了?”
朱标颔首道:“禀父皇,儿臣从朝堂之中挑选出两人,又从稷下学宫中挑选出一人。”
内阁挑人可不是随便挑的。
官职高的的一律不要!
只收那些官位低微,甚至连官位都没有的。
这样才能够防止内阁越权的事情发生。
所以李善长、姚广孝这些,都没有考虑了。
至于说解缙?
虽然在答题空间里面,知道此人乃是大明原本上的第一任内阁事冷旗亻尔倭罒玐psi首辅。
可现在还忙着编纂洪武大典呢。
老爷子对这个大典念念不忘。
自然是不能够在这个时候,将解缙调入到内阁之中。
朱元璋说道:“内阁只需要四人便可,还有一人你看着挑选吧。”
朱标点头。
第一任内阁班子。
老爷子随意,但是他可不能随意。
万一因为内阁人员的能力不足,导致票拟不对。
老爷子要对内阁开杀戒。
自己不就成罪人了吗?
“组建了内阁之后,你也就不需要那么劳累了。”
朱元璋笑呵呵地说道。
朱标想起那些如同小山一样的奏折,顿时脸色一黑。
老爷子自从给他服用了洗髓丹,而且发现他越来越精力旺盛之后。
就开始将国事逐渐推到他的身上。
现在更是越来越过分,几乎将全部的奏折都送到东宫书院去了。
老爷子自己是悠闲了,现在朱标反倒是累死累活地。
就好像答题空间里面对老四的解析那样。
太子建国,成了副皇帝。
正皇帝反倒是天天悠然自得,好不快哉。
“看来还是得快点将内阁组建出来才行。”
朱标颇为无奈地想着。
...
稷下学宫。
张心坤正怡然自得地在湖边漫步。
一身仙风道骨的模样。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