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225节
包括平定蒙古叛变的抗击之役。
以及支援高丽,粉碎丰臣秀吉阴谋的高丽之役;
至于第三征...
虽然众人不知道。
不过料想应该也差不多,毕竟能够和平叛叛乱与支援高丽相提并论呢。
至于说东林党?
朱元璋一听到这三个字,脸色顿时就有些一黑。
东林党的党争,是明末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可是答题空间里面说出来的!
“若是咱没有记错的话,东林党的雏形东林书院,似乎就是在万历三十多年,由一个叫做顾什么的家伙建立起来的。”
“然后传学讲经,可是传教了不少学士,为咱的大明,培养了不少栋梁之材啊!”
朱元璋冷哼一声,颇有些嫌弃地说道。
当初刚刚知道东林党和东林书院的时候,老朱只是厌恶东林书院毁坏了大明的根基。
但是随着现在稷下学宫,以及大明的各地学院逐渐开放。
老朱忽然感觉。
东林书院最大的问题,就是将那些过于无用的‘圣人之学’,传教天下。
而且仅仅只是散播学问就算了,偏偏这东林书院里面出来的还拉帮结派,影响了朝堂!
这就好比于,让历朝历代作为吉祥物的儒家,掌控了朝政。
这样不仅仅是在蛊惑民心上面占据头筹,还夺得大权。
皇权又怎么可能不被束缚?
若是为国为民,束缚皇权也就罢了,可以和张居正那样为大明天下谋取好处。
可这群东林党非但不做事,还要大肆贪污腐败!
甚至有人与商人串通,隐瞒朝廷。
可以说是作恶多端!
朱元璋有些犹疑道:“¨~ 咱好像记得,当初张居正改革的时候,似乎是严抓过官员腐败的...”
朱标道:“会不会是和嘉靖那样...前半期的改革成果,在后半期的时候全部被荒废了?”
朱元璋顿时明悟:“很有可能!”
对于那群文官,老朱可是深有体会。
必须要(诺诺好)严加看管。
但凡有一丝松懈,这些人就会走向岔路。
而对于万历此人。
老朱除了万历三大征之外,对其了解并不多。
所以很多事情也只能靠猜测。
若是万历此人不够聪明,最后荒废了张居正的改革,倒也是说得过去。
“也不知道是如何荒废的。”
朱元璋嘀咕一声。
朱棣插嘴道:“可不仅仅是荒废改革政务,连国库里面的银子也是一同荒废了。”
“明军之中,贪污的将领估计也是不少的!”
朱元璋微微点头,又是看向李善长。
“东林书院,国库钱粮,官员贪腐,荒废张居正改革成果。”
“善长盈?卄林齐VI|II飼7i〧)〓屋锍,你便以这四个点作论述吧店。”
李善长微微点头。
组织一番语言之后,对着天空道:“启奏仙人,此题之关键论述,在于东林书院的建立,国库钱粮的过度损耗,大明官员的贪腐加剧,以及张居正改革成果的衰败...”
....
第一百三十八章:被吸引<亿冷_棋死q_i罒5锍而来的天主教教徒;万历为朱祁镇第二?
...
“首先是这东林书院的建立在崇祯一朝,明代末期,东林党乃是朝廷混乱的根源之一,不仅欺君罔上,同时还包庇类似于盐商海商这的人,蒙蔽朝廷税收,大肆贪污腐败...”
“其次便是在万历三大征中,大明朝虽然都取得了胜利,可是其消耗的巨量钱粮,使得国库亏空,又因为小冰河期的到来,全天下的粮食减产严重,国库亏空难以填平...”
“万历九年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掌控朝政,我等虽然不知万历皇帝如何督查天下,但是料想张居正的改革成果基本上都被废除,官僚体系重新交互陈杂,贪腐之事时有发生...”
李善长侃侃而谈。
看似是按照朱元璋的意思,凭借这四个点去论述此题。
但是在解答的过程中,也是加入了不少自己的猜测。
从上一次回答论述题的经验上来看,这论述题似乎是只要提到了便是有加分项,若是没有提到,那便是一分都不会有!
等到李善长将所有的论述全部回答完毕,便是朝着天空作揖.
看着文字的变化。
众人也都是凝神聚众。
朝着天空看去。
没过多久,天空上的文字便是开始变化。
...
【此题回答正确。】
【正确率80%。】
【请问是否查看解析?】
...
80%的正确率?
“不错,这一题算是过关了。”
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相比于上一次的论述题:第2次北伐以及好圣孙。
这一次的论述题难度可以说是直线提升。
虽然不是100%,但是作为一个破有难度的论述题能够达到80%。
已经超乎了老朱的预计,很不错了。
“只是不知道这丢掉的20%的分数,到底是丢在了哪方面?”
朱元璋有些迫不及待地说道:“仙人,查看解析。”
若是有一些会为后世带来祸患的政令,也好让他提前来得107知。
...
【解析:明朝灭亡实亡于万历。】
【万历在十岁登基成为皇帝,五十八岁驾崩,在位的时间为48年,几乎是三百年大明王朝持续存在时间的五分之一,万历一朝对于明朝的影响极大!】
【万历的早期由内阁首辅张居正管理,在他的一系列改革变法下,明朝社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几乎将即将倒塌的大明大厦,以以一人之力挽回。】
【而万历对于张居正的信任也是异常坚定,君臣二人为大明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这黄金十年,史称“万历中兴”。若无后面发生的事情,万历定然是大明的中兴之主。】
...
看到这里,朱元璋心中也是有些明白了。
因为万历接下来所做的事情。
老朱记得之前在看答题解析的时候,就已经大概了解了。
“咱好像记得万历这小子,在张居正死后直接将其抄家。还将他的家人全部流放来着...”
朱元璋摸着下巴琢磨。
解析上面说,若无后面发生的事情,万历便是中兴之主。
看来万历这小子的确是不行。
张居正都已经为他留下了这么多财富,还有如此丰盛的改革成果。
却是全部被这小子给浪费了。
朱标的眉头微微一皱:“纵然是将张居正抄家流放,那留下的一条鞭法应该也是不曾荒废的,为何会在接下来的30余年中,让政务糜烂到如此程度,甚至让史书中出现了明朝时亡于万历这种话?”
众人接着看了下去。
...
【等到张居正死后,万历听闻消息后,悲呛痛哭,甚至要做出为张居正守丧这种事情,可在群臣的攻击之下,再加上张居正此人私生活的些许瑕疵,随着张居正的隐私一点点被挖掘,万历猛然‘醒悟’,这位张老师和自己印象中的君子,相差特别大。】
【自以为被欺骗的他顿时勃然大怒,将张居正抄家流放其家人,同时还启用了张居正的政敌,担任内阁首辅。】
【政敌为了表现自己,自然是要排斥张居正之前的改革法令,哪怕在明面上万历不支持,可是私底下也早已经变了味道,很多事情放任其行之,最终在短短数年之内,便是导致贪官污吏横行。】
【失去了张居正之后,万历皇帝忽然发现很多事情开始力不从心,朝堂上的群臣只知道欺瞒自己,以及粉饰太平,最终如此在处理政务10年后,万历皇帝从此就开始放飞自我了,学习自己的爷爷嘉靖那般,再也不上朝!】
【可嘉靖虽然不上朝,却依旧将朝堂上的群臣牢牢抓住手中,将整个内阁玩弄于股掌之间,而万历确实没有这般本事,虽然曾经在与张居正相处下,耳濡目染中学会了很多道理,但是后来将张居正抄家后,对其所说的道理也是弃之无糟粕。】
【故而所表现出来的,只有昏庸无能的一面,远不及嘉靖!】
...
“万历这个混蛋小子,好的不学,坏的学!”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