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265节

  总之就是没有说自己好的。

  可自己本就不是被当做皇帝培养的,自己不过就是一个藩王而已。

  临危登基。

  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治理天下。

  大臣们向自己诉说魏忠贤的祸国殃民。

  自己就杀了魏忠贤。

  大臣们吐槽税率太高,应该泽福天下。

  自己就裁减税率。

  从登基以来,自己都是勤勉理政。

  夙兴夜寐!

  可结果呢?

  天下越来越乱!

  但那群大臣,反倒是不想为说过的话负责了?!

  到头来。

  全部都是自己的错!!

  说什么清流名流,忠君爱国。

  自己要筹钱攒军饷,一个个都是囊中羞涩。

  别说捐银子。

  都恨不得从筹集的银子连抽几成出来自己花。

  崇祯已经意识到。

  这群大臣的不靠谱了。

  但是如今天下已经如此混乱.....

  他还有机会吗??

  ...

  PS:这几天和房东合同纠纷,更新速度有些不稳定,过几天给大家爆更,不好意思.

第一百六十六章:二龙终相见!咱只教一次,这就是对付贪官的方法!

  ...

  在太庙之中足足呆了一宿。

  第二天黎明的时候,崇祯才是满脸疲惫地走了出来。

  在门外一直忧心地等待着的王承恩。

  连忙走了上来。

  一脸紧张道:

  “陛下,您一夜未眠,今日可不能再上朝了!”.

  “如今国家危难,若是您的身体也垮了,那大明只怕是真的要回天乏术!”

  崇祯挥了挥手:“不歇息了,随朕前往北河,顺便再传早膳,朕在路上吃。”

  王承恩懵了一下。

  “啊?”

  作为大太监,他自然也是知道北河区域传回来的一些消息。

  但是他没有想到,皇帝陛下竟然要亲自前往??

  难道.....

  那洪武大帝,我大明的老祖宗,是真的显灵了?

  不过他也是很快反应过来。

  当即点头道:“老奴这就去传报。”

  说罢便是要走。

  不过却是被崇祯给拦住了:“不必传报,朕要轻装而行,汝一人陪同便可,不必通报他人!”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之中。

  他能够力压群臣意见,坚决不南逃。

  在李自成攻入京城之后,又是自缢于煤山,甚至写出;‘任贼分裂朕尸’这等遗嘱。

  足以说明,崇祯绝不是软蛋!

  经过这一夜的冥思苦想,他做出前往北河的决定!

  为何?

  首先。

  虽然如今明朝天下大乱。

  但是锦衣卫始终还是皇帝手中的一把利刃。

  现在已经确定了。

  在北河区域,数十万的精锐大军是真的,那顶天立地的光门也是真的。

  这已经是神迹了!

  其次。

  倘若那位真的不是太祖高皇帝,一旦大军攻城。

  京都能够抵挡吗?

  崇祯几乎不需要思考,就能够得出答案:绝不可能!

  相比于这些突然出现的大军。

  李自成的军队,反倒是变得不值得一提了!

  “陛下...”

  王承恩的脸上一脸犹豫之色。

  如今大明可是乱世。

  04他们两个人轻装而行,到达北河后会不会被那神秘未知的军队如何处置暂且不论。

  哪怕是想要平安到达北河。

  都有些困难。

  不过看见了崇祯帝脸上的坚决,王承恩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苦笑道:“老奴誓死跟随陛下!”

  崇祯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他那么相信朝堂上的臣子,处理政务也是宵衣寡食。

  到头来。

  最后能够让自己相信的,竟然只有眼前的这个老太监!

  “不过这一路上毕竟兵荒马乱,老奴建议还是要带上几个锦衣卫比较好。”

  王承恩又道。

  他的担心可不是空穴来风。

  现在大明朝的外边也就一个孙传庭。

  否则几乎是令不离京都。

  从京城到北河,可还有好几百里呢。

  “也好!”

  崇祯点了点头。

  ...

  魏府。

  大明首辅魏藻德正悠闲地喝着茶水。

  每日醒来,他要做的就是将脑子放空,然后再去思索今日如何讨好圣上。

  有了前面十几任前首辅的教训。

  魏藻德已经逐渐摸清楚崇祯的性格,自然也是知道该如何保住自己的位置。

  “魏公!”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求见。”

  仆人汇报到。

  魏藻德轻轻颔首:“让他进来吧。”

  面容无须,身穿飞鱼服的骆养性大步走来进来。

  看见魏藻德这幅轻薄的模样。

  骆养性眉头微微一皱:“魏公还在此处喝茶?”

  魏藻德笑呵呵地放下茶杯,伸手示意。

  一旁的仆人立刻便是让为骆养性端来茶点。

  不过骆养性并非斜眼,只是冷哼一声:“李自成的大军都快要打到京城来了,建奴大军也不断扰边,这大明朝堂灭亡只怕就在朝夕之间!”

首节 上一节 265/8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