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304节
但他毕竟是当朝皇帝,还是要好好培养的。
至少这家伙也不是无可救药,好歹是一个勤奋的皇帝。
众人将目光放在了第三个解析上。
【3.南河之屠:大明灭亡后,汉人受不了清朝的统治,受不了被当作猪狗的对待方式,各地都有起义军出现,纷纷喊出了反清复明的口号,满清军队八旗正黄旗旗主谭泰在摄政王多尔衮的委任下,成为征南大将军,一路南下,镇压起义军!更是长期围困南河,出城之人不问青红皂白,一缕斩杀!攻破南河之后,还对其进行了屠城,整整二十万人被杀戮!】
朱元璋看着这解析,神色越发的冰冷。
果然,这帮满清之人是留不得!
必须将他们全部斩杀!
杀的一干二净!
杀出一个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的天下!
唯有如此,满清屠戮汉人的事情,才不会发生!
“满清,必须灭!”
朱元璋缓缓说出了这么几个字。
但众人却可以感觉到这位洪武大帝的心思!
满清必须斩草除根!
朱棣闻言,立刻对着朱元璋恭敬道。
“父皇,儿臣愿替父皇率领我大明将士,剿灭清军!”
如今天竺已经灭了,空闲许久,朱棣实在是手痒。
好不容易有机会可以继续带兵打仗,他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了。
朱元璋轻轻摇头。
“沐英已经带领咱大明精锐去对付多尔衮了。
咱也已经派戚继光去对付皇太极了,甚至已经将皇太极生擒。”
朱棣闻言有些可惜。
看来没有自己表现的机会了。
不过他也没有多说什么。
众人看向最后一个解析。
【4.长平之战:此战役乃是春秋战国时期白起率领秦军,与赵国的战役,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
“白起不愧是秦国战神。”
朱棣忍不住夸赞了一句。
“此人战力无双,神勇无比。
花了三年时间,将秦国大敌赵国给消灭了,倒是加快了秦朝统一的进程。”
他本就是武将,自然明白白起这位战无不胜的杀神有多么厉害。
朱元璋闻言,微微一笑。
“要咱说,那秦始皇也不错。
此人乃是历朝历代以来的第一位皇帝,书同文,车同轨。
若非如此,恐怕现在还没有咱这般局面。”
众人稍微讨论了一下,倒也没有多说什么。
毕竟秦始皇虽说是先人,是第一个皇帝。
但秦朝,必定不如现在的大明!
这可是一个拥有超凡者的王朝!
众人心中不禁有些期待的看向空中的字样,那推演种子,又是什么东西?
就在这时,空中的字样发生了改变。
【当前有两个选择:】
【一:因为你们已经答对了五道题目,可以直接拿走奖励】
【二:进行三题附加题,奖励除了推演种子以外,还能增加一个推演礼包】
附加题?
推演礼包?
众人都是愣了一下,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不过最后,他们的目光都是落在了朱元璋的身上。
毕竟,真正能够做决定的,还是老朱!
朱元璋犹豫了一下,随后看着空中问了一句。
“仙人,若是咱后面三题答错了,这推演种子还能拿到手吗?”
【如果你后面三道题全部答对,就可以拿走除了推演种子以外的推演礼包】
【若是没有全部答对三道题目,那依旧可以拿走推演种子,只是无法拿到推演礼包】
听到这话,朱元璋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
按照这个说法,似乎也不是不能试试这附加题。
反正答对了有大礼包。
答错了,大不了直接将推演种子拿走,问题不大!
想到这,他立刻毫不犹豫的开口道。
“仙人,咱选择继续答题。”
【附加题开始】
【接下来三道题目,一旦哪一题答错,都将会结束答题空间内的问答】.
第一百八十九章:君主的巅峰!满清唯一的贡献
朱允熥看着下方的众人,淡然一笑。
“接下来的三道题,也不知道皇爷爷能不能答对。”
接下来的三道题目,就不是他能够出手干涉的了。
是简单还是困难,全部都看系统随~机。
他当然希望老朱能够全部-回答正确。
毕竟,他身为大明的一份子,自然希望大明继续-变好。
“若是能够答对,就可以获得系统奖励的新手大礼包一份。
如果没能全部回答正确,也能获得推演种子一个。”
推演种子,顾名思义,能够让使用者进行推演,知晓之后会发生的种种可能。
如今的大明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大明了.
有了超凡者,并且有了种种新制度的大明,未来会如何,朱允熥自己也不清楚。
唯一可以知晓的是,大明王朝,绝对不会灭亡!
未来,绝不可能发生满清入关,屠杀汉人的事情!
至于之后的什么大清王朝。
慈禧太后。
统统不可能出现!
除了推演种子以外,还有一个大礼包。
根据朱允熥的了解,大礼包应该是能够让推演种子额外获得一次推演次数。
每一次推演,都是根据当前大明朝的变化而变化的。
就像是蝴蝶扇动翅膀,引发远方的风暴一般。
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让我看看大明王朝在皇爷爷的手中,能够焕发出什么样的光辉吧。”
朱允熥不再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下方的一切。
...
【第六题:以下哪一个制度,其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甚至在一定时期是有决策权的,是可以决定国家政务的?】
【1.军机处;2.内阁制;3.郡县制;4.分封制】
朱元璋看向了第一个选项。
军机处?
他的眼中闪过一抹茫然和疑惑。
这名字,他可从来没有听说过。
“诸位,你们可对这军机处有什么印象?”
朱元璋冥思苦想了一会儿,想不出来,决定集思广益,转头看向众人问道。
“这军机处,可是在什么书中记载的制度?”
他毕竟是草莽出身。
虽然是皇帝。
但所知道的事情也只是比朱棣多一些罢了。
回忆古籍的事情,还得看文臣。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