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31节
李善长忍不住打了个寒蝉,周围的温度都好像下降了几度。
不过很快,眼中便是闪过一抹窃喜。
黄子澄和齐泰这两个老学究,平日里装模作样,故作清高,实则龌龊,还老仗着教授的身份对自己倚老卖老。
自己早看这两个老毕登不爽了!
“父皇,允炆以后何去何从?”
朱标小心地问道。
如果说以前只是对朱允炆的猪脑子失望,那么现在就是彻底心灰意冷!
不存在任何死灰复燃的可能。
“以后就让他在文华宫静养吧。”
朱元璋冷哼一声:“一辈子都不用出来了!”
藩王制度,本就是老朱为了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们重新弄出来的。
但是现在连王都不想给朱允炆封。
可想而知,到底对他有多么不满和愤恨!
朱标微微点头。
父皇没有直接将朱允炆关进大牢,已经很仁慈了。
朱允熥在天空上看到这一幕。
也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多少有点猫哭耗子了。
“仙人,请出下一题吧。”
恢复情绪之后,朱元璋再次说道。
...
【第三题:对明朝确定统治权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事件为?】
【A、捕鱼儿海之战B、死守洪都C、潘阳湖之战D、高邮之战】
也不知道是安慰还是什么。
第三题倒是颇为简单。
朱元璋沉静地扫完了四个选项,最终做出答案:“咱选第一个,捕鱼儿海之战。”
明朝就是他打下来的。
各大战役的优劣,他岂能不知?
【回答正确。】
【是否查看解析?】
朱元璋点了点头:“查看。”
【A、明朝洪武年间在捕鱼儿海彻底终结元朝的最后决战,此战之后北元彻底覆灭,只剩下残余势力逃入蒙古草原】
【B、死守洪都是一场元朝末年发生的著名战役,在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的情况下,双方围绕洪都城(今江西南昌)展开了激烈的攻夺,最终以朱军坚守115天,陈友谅不得已撤围,朱军获得战略性胜利宣告结束】
【C、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这次战役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
【D、高邮之战是发生于元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中的一场战役,由江浙起义军张士诚对战元朝大军,高邮之战是元末农民起义的一个转折点,元朝朝廷从此丧失了对起义军的军事优势。】
看着这些解析。
朱元璋平淡的脸上,也是露出了一丝笑意。
除了最后一场大战,前面三个战役都是奠定了明朝成立的重要战役。
蓝玉也是忍不住挺起了胸膛。
当初陈友谅大举进攻,张士诚又兵威直压小明王,大明这边可以说是到了岌岌可危的时候。
军中甚至还有不少将领偷偷写了降书。
而那个时候不过二十余岁的自己,临危受命,请战洪都。
最终以三万对抗六十万。
死守洪都一百一十五天!
最终铸就了大明战胜陈友谅的基石!
哪怕现在已经过去数十年了,想起洪都战役的时候,蓝玉还是不自觉地会觉得热血澎湃。
“仙人,请出下一题吧。”
朱元璋说道。
话音刚落,文字便是再次转变。
【第四题:以下哪一个事件,使明朝国运夭折,从此由盛转衰?】
【A、天启大爆炸B、土木堡之变C、嘉靖惊魂夜D、夺门之变】
....
PS:作者每章都是两千字以上,绝对没有偷工减料.
第二十八章:天启大爆炸,好大的爆炸!(4/5)
嘉靖惊魂夜....
朱允熥好想吐槽一句:系统,你太会取名字了!
搞得和粗制滥造的电视剧一样。
“诸位爱卿,你们认为该选哪个?”
看着第四题,朱元璋眉头一皱。
这几个事件,他都没有经历过,这咋知道哪个是转折点?
李善长站了出来:“陛下,老臣认为第一个选项,天启大爆炸可以排除。”.
“能够产生爆炸的,目前可知的唯有火药。”
“而火药的威力虽然巨大,但是如果仅仅是火药产生一次爆炸,应该还不至于衰弱大明的国运!”
哪怕是一场大爆炸。
炸死了大量明军,炸死了一群文臣武将。
那也仅仅是让大明暂且损耗一些国力罢了。
真正的国运玄而又玄,其中包含了国民意识,国家底蕴等等各种东西。
绝对不是一次大爆炸可以将其腰斩的。
众人微微点头,觉得此话在理。
“还有第三个选项,嘉靖惊魂夜...”
李善长看着这个选项,沉思道:“嘉靖想必就是嘉靖皇帝执政年间,至于说什么是惊魂夜....”
“或许是经历了什么比较惊险的事情,刺杀?中邪?失足落水?”
“大明乃是天朝上国,岂会因为这种充满意外性的事情而腰斩国运?”
“故而老臣以为,第三个选项也可以排除。”
听着李善长的回答。
朱元璋也是颇为认同,随后便是将目光放在接下来两个选项上。
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
两个“变”,似乎在说明这两件事情的重要性。
“看来答案就要在这两个选项之中产生了。”
朱元璋的眼神有些深邃。
土木堡这三个字,似乎有些耳熟啊...
“陛下,臣想起来了,土木堡不正是北疆的一处关卡吗?”
蓝玉猛地一拍脑袋,惊呼道。
由于他们剿灭北元余孽,都是深入草原的。
所以对于境内的这些关卡,反倒是有些不熟悉了。
“北疆的关卡?”
朱元璋眉头一皱。
隐约之间,他忽然有不好的预感。
难不成是北方蛮夷杀入大明境内,然后让大明损失惨重?!
大明的衰弱....居然是因为异族?
自己都八次北伐,把那群蒙古人的脑子都要打出来了。
现在你告诉咱,大明的衰弱是因为异族??
老朱表示有些不能接受!
“不过如果真的是异族的话。”
“咱记得万历年间的时候,还能够出征边外,这土木堡之变,应该是发生在万历之后吧?”
“经过那么多年的发展,或许北边蛮夷再次崛起,倒也不是不可能。”
最终,朱元璋也只能叹了口气。
上一次答题选择没有葬入大明十三陵的人选时,明朝所有皇帝都出现过。
所以朱元璋也是记了下来。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