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444节
【不过他成为皇帝之后,第一时间并不是对大明做出什么有利的事情,反而是对他的那些叔叔们举起了屠刀!】
【所有的藩王里面只有朱棣还有最小的免于灾难朱?,或者说只有那一位年纪最小的朱?,没有被害死。】
【至于其他人,包括朱棣在外的所有人全部都遭到了毒手。】
【如果不是因为朱棣早有准备,选择起兵造反,否则他的结局恐怕也和那其他的兄弟一样,都是死路一条。】
【这一切的一切,全部都是因为朱允文听信了那些腐儒的话!】
【当时的他为了能够掩盖造反的事情,为了能够打消朱允文的疑虑,甚至还装疯卖傻在马圈里面吃粪,为了能够掩盖府邸之中打造兵器的声音,也是养了很多鹅,用鹅叫声掩盖那些声音。】
【最后在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才最终造反成功成为了永乐大帝!】
...
对于朱棣的记载确实是比朱元璋少了很多,可见他的生活虽然说稍微惨了那么一点,但是也只有在造反的时候比较惨。
除此之外,其他的根本就没有办法跟朱元璋比。
连朱元璋都不算是正确答案,所以说这位自然也同样不可能是正确答案的。
朱棣看到这之后,嘴角微微一抽,因为他没有想到未来的自己为了造反,居然还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
第四百二十四章:朱高炽,高危太子职业工作者!
...
装疯卖傻也就算了,毕竟这一点还是能够理解的,但是躲在马圈里面吃粪也太离谱了吧。
不过好在大哥并没有死,所以说历史也不可能会按照那一个情况推进。
再加上现在朱允文已经不可能再继承皇位了。
所以说他完全没有必要做出这样的事情.
朱棣想到这里,不禁有些庆幸。
不过他倒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跟着其他人一起把目光放在了眼前的解析上。
...
【3.太子是高危职业,尤其是英主的太子。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被杀,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逼宫失败被废为庶人,康熙的太子胤礽两立两废直接玩崩溃了,永乐大帝的太子自然~也不好当。】
【朱高炽,朱棣与徐皇后长子,洪武十一年出生,幼年时与一众藩王儿子侍奉在朱元璋身边,独得朱元璋赏识,钦命其为燕王世子,然而朱棣却不喜欢他,总觉得这个孩子一点都不像自己。-】
【自永乐二年被立为太子,到永乐二十二年登基,朱高炽做了-二十年太子。】
【在这二十年里,不仅要防范两个弟弟的明枪暗箭,最主要还需要面对朱棣的天威。】
【朱棣一共五次北伐,每次都由朱高炽监国,不得不说朱元璋当年没看错人,朱高炽处理政务水平确实不错,监国期间从未出过大乱子,甚至还借着监国,把朱棣一些过激的政策调整过来,赢得了朝臣的赞誉,纷纷向朱高炽靠拢。】
【对于逐渐形成的“太子党”,朱棣也心有警觉,每次北伐归来都得找理由打压。】
【比如说永乐八年,朱棣北伐,大才子解缙入京办事,没见着皇帝,但是太子监国,总得去拜见吧,于是解缙就拜谒了东宫。】
【朱高煦知道后,添油加醋在朱棣耳边一阵嘀咕,解缙就成了“毫无人臣之礼”,而朱高炽就有结党营私之举,毕竟解缙是铁杆“太子党”是朝野上下的共识,当年若不是他一句“好圣孙”,朱棣是否立朱高炽还未可知。】
0 ····求鲜花· ·········
【朱棣回京后,立即下令锦衣卫把解缙丢到诏狱内,后来解缙在诏狱内被纪纲活活冻死。】
【除了解缙,还有一人叫耿通,也惨遭杀身之祸。】
【朱棣北伐回来后把几个部门主管叫过来询问太子监国理政得失,耿通是大理寺右丞,也在问话之列,这家伙对朱高炽一阵吹捧,甚至直言不讳说“太子处理政务很得当,无需更换太子”!】
... . ....
【如此言论让朱棣觉得非常刺耳,非常不高兴,后来朱高煦谗言说耿通受太子之托为别人脱罪,朱棣大怒,“耿通为东宫关说,坏祖法,离间我父子,不可恕,其置之极刑。”】
【下令将耿通拖出午门处斩。】
【这个事情可以说是在针对朱高炽,削弱他太子党的地位!】
【解缙和耿通如果算是朱棣对朱高炽的敲打的话,永乐十二年的针对东宫僚属的大动作就是严重警告了,朱高炽本人估计都被吓得瑟瑟发抖。】
...了.
第四百二十五章:朱高炽:我辛苦二十年,就为了当九个月皇帝?
...
【永乐十二年,朱棣第二次北伐,命朱高炽监国,黄淮、金问、杨士奇、杨溥等人辅政。】
【朱高煦又向朱棣谗言,说朱高炽等人结党把持朝政,要架空朱棣,朱棣本就对太子党有戒心,听到谗言大怒,恰好大军班师回朝,朱高炽没有及时迎接,有失礼仪,更有对朱棣不敬之嫌,朱棣以此为借口“六一七”,将日常辅导朱高炽的官员以及东宫僚属统统关进诏狱,一夜之间太子党被一扫而空,大明朝似乎要变天。】
【不过朱棣还是明君,并没有大开杀戒,像杨溥等贤臣关了一段时间就放出来了,不过有些人似乎被朱棣遗忘了,一直关到朱高炽登基才被放出来。】
【如此的惊涛骇浪之中,朱高炽能够幸存,原因有三。】
【第一是因为嫡长子身份,嫡长子继承是朝局甚至大明王朝稳定的最大保障,朱元璋也早早就这一点告诫后世子孙,有明一朝,也是历代王朝中将嫡长子继承制执行最为彻底的。】.
【第二就是文官的支持,朱高炽的“仁义人设”获得了文官的普遍认可,在文官眼中朱高炽就是仁君应该有的样子。】
【第三靠的是朱高炽自己的能力了,前后五次监国,总监国时间超过了八年!】
【而且没有出什么纰漏,这难道不是实力的展现?】
【朱高炽只在位9个月,48岁驾崩,可以说相当悲催了!】
【毕竟辛辛苦苦二十年,结果才当上皇帝没一年的时间,还没有潇洒一下,就死了。】
【这一切,最主要还是因为朱棣给的精神压力太过于庞大!】
【这样庞大的精神压力下,让朱高炽产生了精神方面的疾病,身体日渐衰弱。】
【再加上他本身的身体也不好。】
【当上皇帝之后稍微放纵了一下,就暴毙了。】
【可谓是一个运气相当差劲的皇帝!】
朱棣在看到眼前的解析之后愣了一下,因为他没有想到皇帝之后,自己那大胖儿子居然会有这样的遭遇。
不过解析中有一点说的确实没错0 ....
他每次看到自己那大胖儿子,总觉得这儿子和他长得不像,而且还偏偏是一个满嘴仁义道德的家伙。
在他看来,一点都不像自己。
反而老二朱高煦经常喜欢打仗,和他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也正是因为这一个原因,他比较喜欢老二。
结果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对朱高炽的态度居然有一定原因,是因为受到老二的影响吗?
可他们兄弟二人的关系不是相当不错吗?
就在他思索的时候一旁的,朱元璋突然开口说道。
“老四啊。1.9
你就是这么对咱这孙子的?”
朱棣听到这话之后,立刻就觉得有些不妙。
老爹恐怕要发火了。
就在他冒出这么一个想法的时候,紧接着就听到朱元璋开口说道。
“身为父亲,居然对自己的儿子们这般猜忌。
这难道是一个父亲应该做的事情吗?
....
第四百二十六章:最幸福的皇帝,朱瞻基和他的好大儿
...
如果咱也和你一样对你这般猜忌,那恐怕都轮不到朱允文对你下手,咱就直接先把你给斩了!
你还哪里有机会可以做征北大将军?”
朱棣听到这话之后,老老实实的低头连一句顶嘴的话都不敢说。
只能在那低眉顺眼的,老老实实的。
“父皇说的对。
这件事情是儿臣做错了.
不过解析之中似乎有一个地方说错了。
老大04和老二的关系非常好,而且也从来没有跟我说过老大的坏话呀。”
他这话刚刚说完,紧接着旁边的李善长就缓缓开口说道。
“燕王殿下似乎忽略了一个事情。
他们之所以会争吵,燕王殿下的次子之所以会想要诬陷朱高炽。
这一切的一切全部都是因为皇位。”
朱棣在听到这话之后,顿时茅塞顿开,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
如果当初自己没有造反,如果当初自己没有成为皇帝。
那么老大和老二就不会因为这一件事情而起争端。
所以说到头来其实还是因为自己的原因。
否则现在老大和老二的关系都相当不错啊,简直就是兄友弟恭。
朱元璋教训了他一遍之后,也就没有继续多说什么了,只是看着空中的解析,说了一句。
“接下来继续看一看解析吧。”
听到他的话之后,众人都是纷纷将目光重新放在了眼前的解析上。
解析很快就来到了下一点。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