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488节

  【春秋时期强大的晋国,就是因为分出去的土地太多,最后形成了几个超强的家族,最后他们联手把晋国瓜分了。】

  【而当时除了晋国之外,其他很多国家,其实也都存在这种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大部分国家,其实都无法解决。】

  【因为无法693解决,所以大部分国家后来越来越弱,最后被其他强国吞并了。】

  【而几大强国当中,齐国和晋国,其实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最后,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齐国被内部的田氏家族篡位。】

  【勉强能够避免这个问题的大国,其实只有三个,就是燕国、秦国和楚国。】

  【燕国能避免这个问题,是因为燕国保留了周王室的‘宗室议政’制度,没有士大夫家族掌权的土壤。】

  【秦国是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有殉葬的传统。】

  ....

第五百三十七章:李善长:这绝对是陋习啊!

  ...

  【老国君死后,优秀的大臣得跟着殉葬,所以很难形成强大的士大夫家族。】

  【至于楚国,楚国本来是无法避免这个问题的。】

  【但是在楚国历史上,发生过两场对楚国贵族的浩劫。】

  【一是在春秋后期,伍子胥对楚国复仇,带着兵圣苏武和吴国大军,差点把楚国给灭了。】

  【后来楚国虽然在秦国和越国的帮助下复国,但自身也是损失惨重。】

  【而国内原本强大的贵族家族,也遭到了重创。】

  ....

  “陋习!”

  一旁的李善长在看到秦国君王死后,士大夫要跟着殉葬,立刻就大喊了一句。

  “陛下,这绝对是陋习!

  不可学习啊!”

  不只是他一个,就连旁边的蓝玉等人,也是紧张兮兮的看着朱元璋。

  生怕他嘴里突然冒出来想要效仿这个制度的话。

  士大夫就是大臣。

  至于君王,自然就是皇帝了。

  如果说朱元璋重新使用这个制度。

  那就证明,君王要是死了,大臣也绝对会被杀,跟着殉葬!

  这不是要了天下大臣的命吗?

  如此一来,谁还敢当臣子?

  朱元璋看到他们那紧张的模样,有些无奈的说道。

  “瞧你们一个个紧张的跟什么似的。

  咱难道是那种愚昧之人吗.‖ ?”

  如今大明虽然还没有解决世家的问题。

  但在绝对的武力面前,那些世家也翻不起什么波浪。

  所以说,朱元璋当然不用担心,也不需要使用这样的方法来抑制那些大臣。

  更何况,如果使用这样的方法,那如何让天下读书人归心呢?

  另外。

  到了那时候,这一朝代的人才,岂不是要跟着皇帝一起葬送。

  那还有谁来替下一个皇帝来打理大明的江山呢?

  所以,朱元璋当然不可能使用这样的制度。

  众人听到这话之后,顿时松了一口气,随后纷纷将目光重新回到了眼前的解析上,继续查看了起来。

  ...

  【另外一个原因,是后来战国初期的吴起的变法。】

  【吴起变法从权力上削弱了楚国贵族,而且后来,支持吴起变法的老国君去世后,楚国贵族袭杀吴起,吴起趁机躲到了老国君的尸身后面,最后被这些贵族乱箭射死。】

  【而接下来,新上位的国君,则是借着这件事,大肆清理国内的贵族,据说当时一口气杀了七十多家!】

  【这两件事的发生,避免了楚国重蹈三家分晋的覆辙。】

  【但同时,楚国内部,却依然还有贵族家族生存的土壤。】

  【这就导致到了战国中后期,楚国的(王诺好)王室和贵族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贵族家族不太可能会想着篡权,但同时,楚国内部的屈、景、昭三大家族,也拿到了不少实权。】

  【这些实权当中,就包括战场指挥权。删】

  【在战国中后期,大部分军中职位,都是这三家的囊中之物。】

  【就连楚国的统帅,也经常是这三家的人。】

  ....

第五百三十八章:老朱:庸才永远不能领兵!

  ...

  【而且这三家非常排外,就算楚国内部,出现了一些有能力的将领,他们也会联手排斥。】

  【就算楚王有心重用,他们也会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排挤。】

  【比如说,前方要打仗,国君需要筹措粮草,三家就以各种理由不给。】

  【只有当国君换上了他们各自的人做统帅,他们才愿意给钱给兵给粮。】

  【如果没有这三家的支持,就算是楚王也很难调集足够的力量去打仗。】

  【在这种局面下,楚国统帅的位置,长期被高层贵族把持,军中职位也长期被几大家族垄断,一般人根本就插不上手。】

  【那些693真正有能力的人,也无法执掌楚国军队。】

  【反倒是出身高层贵族的一些庸才,可以长时间领兵。】.

  【这样一来,楚国自然就更难出名将了。】

  ...

  朱元璋看到这里之后微微点头,因为这确实也是一个十分巨大的问题。

  不过好在如今的大明并没有这样的II溜倭洱 医傘零爸亻尔阅-yi问题。

  哪怕是他的那些儿子们,如果说对方没有什么天赋的话。

  那么他只会让对方老老实实的在领地之内做一个藩王。

  老老实实的享福就可以了。

  绝对不可能会让其中的庸才去做什么领兵打仗的事情。

  因为这样子飞弹是让大明存在的寿命减少。

  而且也是在危害整个大明的百姓。

  身为一个爱护百姓的人,他当然是不可能纵容这样的事情发生。

  所以说合适的岗位就应该挑选合适的人才,这才应该是正确的方法。

  这样的方法不但可以保护大明也可以保护大明的百姓,更可以保护他的儿子们。

  朱元璋一边想着,一边重新把自己的目光放回了眼前的解析上,打算看一看最后这第三点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

  【第三个制度,则是叫做失败的变法。】

(aebj)

  【战国初期,楚国重用名将吴起,对楚国进行了一场重要的改革。】

  【经过这场改革之后,楚国迅速强大了起来。】

  【但问题是,吴起进行的这场变法,其实并不是太完整。】

  【春秋初期的时候,魏国首先进行变法,然后吴起去魏国做官,并且帮魏国训练出强大的军队。】

  【但是后来,吴起因为战功太大,被魏国国君猜疑,所以才去了楚国。】

  【而到了楚国之后,吴起深知楚国的旧势力根深蒂固,所以就在照搬魏国制度的时候,先是从他最擅长的军事改革入手,尽量不去出动楚国那些旧贵族的利益。】

  【经过吴起的改革之后,楚国的军队确实迅速强大了起来。】

  【但接下来,就在吴起入楚七年之后,还没等到他来得及进行其他方面的改革,老楚王就死了。而老楚王死了之后,那些旧贵族就直接袭杀了吴起。】

  【这就导致楚国的变法,不太完整。】

  【而吴起去世之后,因为吴起给那些旧贵族带来的记忆太深刻,导致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没人敢再在楚国提变法。】

  ....

第五百三十九章:若是下面的人不从,那也不过是一个光杆司令!

  ...

  【直到几十年之后,楚国才有人敢再次提出来,这个再次主张变法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屈原。】

  【但也正是因为主张变法,所以屈原一生郁郁不得志,而且最后也没实现自己的目标。】

首节 上一节 488/8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