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502节
【随着李牧身死,挡在秦国和王翦面对的最大一块顽石,也彻底消失了。没有李牧的赵国大军,是绝对不可能挡得住王翦的。】
【所以,就在李牧被换下去不到三个月之后,王翦便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攻破了赵国都城,俘虏了包括赵王在内的大部分赵国高层。】
...
众人看到这里之后并没有评价什么,因为在战场上使用阴谋诡计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
虽然说当时他们双方确实是在作战。
而且双方都是顶级名将的作战。
但是他们的背后可是自己的国家。
如果说打输了的话,那么自己的国家肯定是要受到巨大的打击的。
因此不论是谁都不想输。
如果不是因为没有合适的阴谋诡计的话,说不定李牧也同样会使用这样的东西。
只不过唯一可惜的就是这李牧!
他本身确实是一个大将军没有错。
但是他并不是所有人里面官最大的那一个。
在他头顶上还有国王。
因此其实并不需要打败他,只需要把他的国王给打败了,让对方怀疑李牧那么这一场战斗其实就已经获得了胜利。
事实证明这一次的计谋还是很成功的。
“可惜了,这一代名将啊。”
朱棣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世界上有很多厉害的人,但是却很少有那种能够看出对方厉害的伯乐。
就像这位赵王。
如果说他足够坚定的话,那么或许一切都会迎来转机。
说不定赵国就不会被灭亡,甚至就连秦国也不一定有机会灭掉六国。
不过那样的话,或许第一位皇帝就不会出现在秦国。
如果是那样的话,天下就没有办法统一。
所以说他倒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将自己的目光重新放在了眼前的解析上,继续开始查看得起来。
1.9 ...
【至此,赵国被灭,成了战国七雄当中,第二个被消灭的国家。】
【赵国被灭之后,接下来,秦国高层在围绕着到底要打哪个国家,存在一些争议。】
【有人认为,应该先消灭魏国,因为魏国当时已经没多少土地了。】
....
第五百七十一章:这是刺杀秦皇吗?这是送头啊!
...
【也有人认为,应该先灭燕国,这样秦国就彻底横扫北方了。】.
【还有人认为,应该先打楚国,因为剩下的这几个国家当中,似乎也就只剩下楚国最强了。】
【不管当时这场争论到底是怎么进行的,王翦这头的动作,可是一点都不慢。】
【他可是知道白起当初就是因为别人的讨论,最后才落得一个身死的下场。】
【如果说他当时压根就不搭理,秦王自己一路高歌猛进打到赵国过去,那么天下就只有六国而不是七国了。】
【在赵国投降之04后,残存的赵国贵族,逃往北方建立了一个代国。】
【这个代国,只能勉强算是苟延残喘,整体实力其实还不如被灭之前的韩国,所以王翦根本不放在眼里。】
【但即便如此,王翦还是小心行事,直接调遣秦国大军,继续北上,直接驻守在赵国和燕国两国的边境地区。】
【如此一来,既可以防备燕国趁火打劫,也可以防备代国作乱,同时还可以给齐国魏国造成一定的压力。】
【不过,这样一来的话,燕国可就难受了。】
【当时的燕国,根本不可能是王翦大军的对手。】
【面对屯兵边境的数十万精锐秦军,燕国高层此时则是呈现出两种态度。】
【一种是尽力交好秦国,生怕要惹怒秦国,给依企1-洱児揪児燕国招来灭顶之灾。】
【另一种则是积极抵抗,直接联合剩下的齐国和楚国,一起反击秦国。】
【就在燕国高层还没做出最终判断的时候,燕国当时的太子,却做出了第三个选择。】
【他选择直接派人刺杀秦始皇。】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荆轲刺秦事件。】
...
朱元璋看到这之后微微点头。
“谨慎永远都不会有错的。”
不论是在大的战役之中还是小的战疫之中,如果说什么都不管不顾一路高歌猛进的话,那么结局自然不用多说,肯定是会输的很惨。
毕竟谁也不知道一路上会遇到什么样的埋伏。
说不定你所看见的落荒而逃,只不过是对方所表现出来的计谋罢了,所以说这一点谁都说不清。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这位王翦是一代名将啊!”
蓝玉的眼中仿佛有熊熊战意在燃烧。
如果不是因为双方所处的时代不一样,他都希望自己有机会可以去和对方打一架试试了。
双方比一比谁的指挥能力更加强大。
不只是他一旁的朱棣,还有郑和710也同样如此。
毕竟大家都是武将,自然是谁都不服谁了。
他们认为自己是大明最强大的三个武将,既然如此,那自然是想要和对方会一会了。
“不过刺杀秦始皇这样的事情似乎有些不太理智啊。”
张老道摸了摸自己发白的胡须开口道。
“最后也正是因为这一次计划失败的原因,才导致秦始皇愤怒无比,直接大军压境一举将燕国给灭掉了。”
荆轲刺秦皇这件事情大家都知道,只不过很明显这件事失败了。
....
第五百七十二章:这王翦,这都能忍住?
...
听到这话的朱标却开口说道。
“此言差矣.
虽然说这一次刺杀秦皇确实失失败了,但是也是燕国的孤注一掷。
如果说他们可以成功的话,那么秦灭六国的步伐肯定会被打乱。
到时候秦国将会进入到争夺权力的纷争之中。
更何况先不说失不失败,反正就算他们没有派人去刺杀秦始皇,最后也是会落得一个被灭国的结局,所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区别。
既然如此,倒不如搏一搏。”
张老道听到这话之后仔细琢磨了一下,突然发现说的好像还挺有道理的,于是微微点头,不再继续多说什么,只是将目光放在了眼前的解析上,继续查看了起来。
其他人倒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跟着一同将自己的目光放在了眼前的解析上,一样查看了起来。
...
【荆轲刺秦事件发生之后,秦始皇自然是勃然大怒。】
【恰好,此时王翦又率领重兵,驻守在燕国周围边境。】
【所以在荆轲刺秦失败之后,王翦直接率军,对燕国发起决战。】
【王翦进攻燕国的时候,燕国这边根本没有李牧那样的名将,自然也挡不住王翦。】
【而且,因为秦国在外交战场上的发力,此时仅存的楚国、齐国以及魏国,根本不敢增援燕国。】
【只有那个代国,勉强派了不少人,来增援燕国。】
【而这支燕代联军,则是由之前派出荆轲的那位太子丹统领的。】
【结果不出所料,这位太子丹在王翦面前,连一个回合都没走过去,直接被就地歼灭了。】
【讽刺的是,太子丹战败的地方,就在他之前为荆轲送行的易水河畔。】
【所以说这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位君王不一定就是一位好的统帅。】
【说不定他在指挥国事上面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可是让他去率兵打仗,可能还是有点超纲了。】
【太子丹率领的这支精锐,已经是燕国的最后一点力量了。】
【所以,太子丹战败之后,王翦就直接率兵横扫燕国,占据了燕国的地盘!】
【因为打不过王翦,残存的燕国高层,只能逃往东北地区。】
【如果说继续追击的话,这会给秦国的补给线形成很大的压力。】
【所以在这之后,王翦并没有继续追击。】
【但此时的燕国,也只能说是名存实亡了。】
【连续灭了赵国和燕国,王翦的声望,已经骤然膨胀。】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