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544节
毕竟现在最关键的还是要先查看解析之后再说。
不过现在他们也终于知道为什么会说司马懿宁愿把士兵们冻死不发棉衣,这件事情是正确的。
如果没有这一件事情的话,那么或许之后司马昭也不一定能够有如今的成就。
如果不是因为这一个原因的话,那么或许三国尽归司马懿这一句话已经不会出现了,这天下都是曹操后代的天下。
...
【后司马昭灭掉蜀国,被封为晋王,这时魏国名义上是曹奂当家,实际上是司马昭当家。】
【继司马昭之后,司马炎建立了晋国,混乱的三国时代终于落下帷幕。】
【纵观司马懿的一生,他辅佐曹操到曹芳,经历了四代人,这长达四五十年的时间里,却很少得到皇帝的放心,他的一生几经波折,起起落落,最后终究是得以善终。】
【他的隐忍,他的机智,他的大局观,是他得以善终的原因,这也是值得人细细品味的地方。】
...
最后的这一段解析其实并没有多长,不过众人也算是把这一段解析给看完了。
朱元璋看到这一段解析之后,冷哼一声,然后说了一句。
“司马懿这样的阴谋家,宁愿把将士们冻死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野心。
换成咱可不一样。
如果换成咱的话,宁可去和那魏明帝说清楚咱的野心,也不可能会让无辜的将士们平白无故冻死。”
在朱元璋看来,不论如何,那些将士们都是无辜的。
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死在了权力的斗争之中。
虽然说这些人不是他大明的将士,但也让他感慨权力的争夺总有牺牲品。
....
第六百八十三章:背叛黄巢,毁灭大唐,最后死于儿媳们的侍寝?
...
不过众人倒也没有多说什么,既然现在已经错误了一道题目,还剩下两次错误的机会,那也差不多该继续答题了。
朱元璋将目光放在空中的解析,然后开口说道。
“仙人。
还请赶快进入下一道题目。”.
随着他话音落下,紧接着空中的题目立刻就发生了变化。
...
【第三题:请问以下选项之中,哪一个人背叛黄巢,毁灭大唐,最后死于儿媳们的侍寝?】
【1.朱温;2.尼禄;~3.文彦博;】
...
朱元璋看到这题目之后,-微微有些惊讶。
因为他还是第一次看到,只有三个选择的答案在此之前,要么就是直接让他们解答,要么就是四个以上,像现在这样子,只有一二三三个选项的情况还是很少见的。
不过这倒是无所谓。
因为朱元璋自然是知道这一题的答案是第一个选项,在此之前他们已经看到过相关的解析了。
“就是不知道这个叫做尼禄的人是谁。”
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很明显他并不知道此人是谁。
一旁的朱棣似乎想到了什么,随后开口说道。
“父皇。
当初儿臣在征战世界各地的时候,曾经听说过类似的名字,似乎跟这个名字有些相似,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这应该是其他国家的名字。”
朱元璋听到这话之后,顿时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既然是其他国家的名字,那就无所谓了,反正和他们大名没有什么关系。
于是他立刻回答出了这一道题目的答案。
“仙人。
这道题目的正确答案应该是第一个选项。”
随着他话音落下,紧接着空中立刻就出现了这一道题目的提示。
...
【回答正确!】
【当前答题进度:4题】
【本题解析:】
【1.草根阶层出身的后梁太祖朱温起家于乱世,他成年后自愿加入书生黄巢所拉起的义军队伍,积极反抗唐朝的暴政。】
0 ····求鲜花· ·········
【后来,朱温背叛了黄巢并出卖了义军,摇身一变竟成了唐朝一个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
【野心勃勃的朱温看到李唐王朝君弱国孱,不禁横生了夺权篡位的恶念,他先命手下杀死了唐昭宗,随即立了傀儡太子李柷为唐哀帝。】
.... .... 0
【朱温逼迫唐哀帝禅位,随后朱温自立为帝,建立了朱氏后梁,结束了大唐的国祚。】
【后梁太祖朱温虽为一介枭雄,生平却做尽了世人不齿之事,他嗜血残暴、性情乖张、私下生活无度。】
【最终,这位伦理败坏的皇帝死于儿媳们的侍寝,做了一个风流花丛下的亡魂。】
【后梁开国皇帝朱温降生在一个贫寒的布衣家庭之中。】
【朱温在家里排行第三,上边还有两位兄长,但在父母看来,膝下孩儿之中唯有朱温性情最为顽劣,他不仅厌恶耕读之事,还经常在村里惹麻烦、搞事情,弄得街坊四邻人人都唯恐避之而不及。】
...了.
第六百八十四章:枭雄朱温,不甘于人臣!
...
【时值唐末,世道乱象频生,经常因闯祸而遭人殴打的朱温逐渐学会了好勇斗狠,尚武的他不但一有空闲就托举石臼练臂力,还经常找会武功的人讨教几招几式。】
【久而久之,朱温就从一个市井流氓变成了一个无人敢惹的年轻武夫,有了武艺傍身,朱温便愈加藐视庸俗平凡的生活,其后“七八七”,他的内心还日渐萌生了出人头地、成为豪强的想法。】
【后来,朱家老父病逝,朱温就跟着二哥朱存一起加入了黄巢的反唐义军。】
【不料命弱的二哥不幸在阵前战死,而从军5年的朱温则受到了黄巢的信重。】
【随着一次次战功的荣立,骁勇果敢的朱温节节升迁,成长为黄巢帐下的高级将领。】.
【然而阅人无数的黄巢却没看出朱温这个人还有“阴鸷无情”的一面,纵然他对朱温有提携之恩,但当黄巢处于低谷之际,朱温看到了黄巢的败落之象,便毅然决然地带着几位军中弟兄“叛黄降唐”了。】
【彼时,晚唐的朝廷正值缺少猛将勇士之际,唐僖宗一见到膘肥体壮、气势汹汹的朱温,就认定此人孔武有力、可堪大用。】
【于是,朱温就被唐王拜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管辖4个州府。】
【受唐王重用后,朱温彻底撕掉了旧日II艺氵〒五泣玖陸?彡贰峮的“虚伪忠颜”,他对黄巢倒戈相向,用恩人和往日同袍们的头颅当成了对唐王示忠的祭礼。】
【而后,朱温奉诏率军彻底剿灭黄巢大军,再度被唐王加官进爵,敕封为中书门下平章事,并授予“吴兴郡王”之爵号。】
【后来,善于拥权揽势的朱温不断做大自己,成了晚唐最大的一支藩王割据势力,同时也就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实力。】
【朱温率领大军浩浩荡荡进入了关中,继而控制了晚唐朝廷,3年过后,朱温逼迫唐昭宗由长安迁往洛阳,以使自己可以在长安域内为所欲为、独揽政权。】
【早就怀疑朱温有篡唐之意的藩镇军阀李继徽、李茂贞等人合力举兵讨伐朱温0 .... 】
【朱温因害怕此时东都也趁势掀起事变,遂授意心腹干将杀掉了唐昭宗,旋而扶立了傀儡太子李柷为唐哀帝。】
【朱温逼迫唐哀帝禅位,随后朱温自立为帝,建立了朱氏后梁,结束了大唐近300年的国祚。】
...
朱元璋看到这里之后,评价了一句。
“不论是那黄巢,还是唐朝。
两边都看错人了。”
两边都犯了一个一样的错误,那就是重用此人。
结果此人偏偏有自己独特的野心。
不甘成为他人的手下。
1.9 所以说先是背叛了一开始的老大,后来又背叛了,唐朝之后更是直接挟天子以令诸侯,再之后更是直接抢走了大唐皇帝的皇位。
所以说此人的野心始终没有被看出来,实在是这些人识人不明啊。
如果他们的眼神好一点,都能看出来,问题很大。
....
第六百八十五章:朝堂之上,全是青青草原!
...
虽然说朱元璋还有这朱温都姓朱,说不定五百年前是一家。
但是他对于此人实在是没有抱有任何的好感。
毕竟此人实在是一个见利忘义并且恩将仇报的家伙。
众人又重新把目光放在了眼前的解析上,继续开始查看了起来。
他们对于这个朱温接下来做的事情,还是很好奇的!
....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