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571节

  【冯润太过幸运,遇上了那个爱她爱到骨子里,不管她怎么样都不愿意放手的男人,这是冯润一生最大的幸运,却是孝文帝一生最大的不幸。】

  【如果不是遇见了冯润,或许孝文帝的一生还要精彩许多,如果不是爱上了冯润,以孝文帝的雄才伟略,或许历史会多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不过这一切都只是如果罢了,历史不会重来,孝文帝终究还是成为了历史上让人唏嘘不已的悲情帝王。他治理得了天下,却奈何不了出轨的皇后,而这一切,都不过是因为“情”之一字,刻骨铭心。】

  ...了.

第七百五十八章:黄袍加身赵匡胤!

  ....

  众人在看到眼前这些内容之后,顿时忍不住啧啧称奇了起来。

  不过,他们终究还是没有过多评价什么。

  毕竟,这人实在是太倒霉了。

  而且,也实在是太过于为情所困了。

  如果当时此人能够换一个皇后,说不定一切都会迎来不同的转机。

  于是乎,众人倒也没有多想,只是将自己“八三三”的目光放在了眼前的解析上,开始查看了起来。

  不过,此刻题目已经解析完毕了。

  取而代之的是下一道题目,也就是无尽答题的第十一题。

  ...

  【无尽答题第十一题:杯酒释兵权的宋太祖,结束五代十国的战乱局面,基本统一,请问,此人是谁?】

  ...

  众人看到这题目之后,都是一愣一愣的。

  因为这题目实在是有些太简单了。

  这让他们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这答案还直接出现在题目上啊...”

  朱元璋忍不住吐槽了一句,随后开口说道。

  “仙人,这道题目的答案是赵匡胤!”

  随着他话音落下,紧接着空中立刻就出现了这道题目的提示。

  ...

  【回答正确!】

  【当前答题进度:11题!】

  【本题解析:】

  【宋太祖赵匡胤,涿州人。】

  【在“陈桥兵变”中赵匡胤被拥立为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一举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混乱的局面,统一了大半个中原。】

  【宋太祖又以杯酒释兵权等策,削夺了禁军宿将以及藩镇兵权,加强朝堂集权。】

  【天下安定,慎刑薄敛,务农兴学,但因宋太祖重文轻武,他实行“守内虚外”的方针,致使宋朝长期的积弱不振。】

  【在位十六年,庙号太祖。】

  【赵匡胤21岁的时候,告别父母流浪异乡。】

  【最初,赵匡胤投奔了后汉大将郭威,因为喜爱武艺,他得到当时正担任后汉枢密使郭威的赏识。】

  【郭威即位(后周太祖)后,赵匡胤为禁卫军长。】

  【在周世宗柴荣即位之后,赵匡胤因为战功显赫而被提升为殿前都点检(皇帝亲军的最高将领)0 .... 】

  【掌握了后周的兵权,同时还兼任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负责防守汴京。】

  【在周世宗死后,其子柴宗训即位,当时仅7岁。】

  【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后周的君臣正在宫中庆贺新年,一片热闹景象。】

  【突然接到镇、定二州的急报,北汉勾结了契丹正大举南侵。】

  【后周符太后和宰相范质、王溥等不辨真假,急忙派赵匡胤率领大军北上迎敌。】

  【赵匡胤在接受命令的第三天,就点齐了部队,声势浩荡地开出了汴京。】

  【老谋深算的赵匡胤并没有直接去前方1.9迎敌,而是带领兵马在距离汴京二十里的陈桥安营扎寨。】

  【一天夜里,赵匡胤假装喝醉了,便早早睡去。】

  【而赵匡义和赵普等亲信们就在将士中散布谣言,说当今皇帝尚且年幼,即使将士们出死力破敌也没有地方去领功受赏。】

  ....

第七百五十九章:使不得啊!这黄袍怎么能穿在我身上?

  ...

  【更何况,“如今天子弱小,强敌入侵,国将不保,如果再另立一位英主,国家和百姓就会转危为安了。】.

  【而这个皇帝之位,非赵匡胤不可!”我们不如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

  【这样,将士们的兵变情绪很快被煽动起来。】

  ...

  众人在看到这里之后,并不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

  毕竟,正常情况下,将领04一开始或许会忠于皇帝,不过当他们效忠的对象换人之后,自然不可能会继续效忠了。

  否则,在历史上,朱元璋也不至于会直接把蓝玉给杀了。

  众人倒也没有多想,毕竟,这样的事情在现在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于是,他们纷纷将目光重新放在了眼前的解析上,继续开始查看了起来。

  ...

  【次日黎明,赵匡胤酒醉初醒,走出卧室,只见众将士一个个都手执武器,列队站在庭前。】

  【这时,赵匡义和赵普带头齐声说道:“诸将无主,愿请点检做天子。”】

  【众将士没等赵匡胤回答,就把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他身上,然后一齐下拜,并高呼“万岁”。】

  【而赵匡胤则做出疑惑不解的样子看着大家,将士们都指着他身上的黄袍说:“上苍所赐的黄袍在你身上,你就是当今圣主,万万不可以推辞。”】

  【于是,赵匡胤就装作非常不情愿的样子,被将士们扶上了战马。】

  【这件事,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

  【虽然陈桥兵变是按预定计划有秩序进行的,并没有发生任何流血冲突,但是赵匡胤仍然担心。】

  【他见多了五代时期一些被部将拥立的皇帝一旦进入京城后,那些自以为功绩卓著的将士就会趁机纵兵,肆意抢夺百姓。】

  【这样,既失掉了民心,也助长了将士们的骄纵情绪,最终自己也会落得自掘坟墓的下场。】

  【因此,赵匡胤深知严整部队,对自己的统治至关重要。】

  【之后,赵匡胤率领大军返回汴京。】

  【后周大臣韩通听到此消息,忙从内廷飞奔回家,准备召集兵力对抗。】

  【走到半路,赵匡胤部下就把他杀死了。】

  【而宰相范质、王溥在威胁下屈服。】

  【于正月5日下午,赵匡胤废了柴宗训,自己称帝,建国号为宋,定都于汴京,即开封,833史称北宋,建年号为“建隆”。】

  【赵匡胤称帝后,天下割据势力林立,这让他日夜担忧。】

  【建隆元年,盘踞在潞州的昭义节度使李筠和在扬州的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先后起兵造反。】

  【李重进是周太祖郭威的外甥,北宋代替后周后,他既不满,也心怀不安。】

  【当他知道李筠在潞州起兵时,就秘密派人前往潞州,打算与李筠结成反宋同盟。】

  【最为可惜的是,他派人秘密送信的时候,那个人却向宋太祖告了密。】

  ....

第七百六十章:不费一兵一卒,完成权力收拢!

  ...

  【赵匡胤在赵普的帮助下,首先击败了后周李筠和李重进等反抗势力,然后又采取了“先南后北”统一的策略,并先后消灭了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同时又派兵力驻守在北方以防契丹的侵略。】

  【虽然割据政权被消灭了,但是赵匡胤内心还是惴惴不安。】.

  【他想,自己当初之所以能登上皇帝的宝座,是因为以前自己手握兵权。】

  【而现在,兵权全掌握在几个节度使和大将的手里,或许有一天他们也会效仿自己当年兵变,把自己从皇位上赶下来。】

  【于是,建隆二年七月初九晚上,赵匡胤让在便殿设下酒宴,准备宴请禁军将领石守信、高怀德等人。】

  【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说:“我要不是靠众将拥立;就不会有今日。但是,当了皇帝,日子也实在太难受,还不如当节度使那时逍遥自在。如今我几乎没有一晚能睡得安稳.‖ 。”】

  【石守信等人问道:“陛下如今贵为天子,还有什么忧虑?”】

  【宋太祖道:“我这个皇位,谁不想坐啊?”】

  【石守信等人听出话中有话,急忙说:“如今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

  【太祖苦笑着说:“虽然你们不会有异心,但是有朝一日你的部下将黄袍披到你们身上,即使你们不想做皇帝,恐怕也不行吧!”】

  【石守信等一听,惊慌失色,慌忙下跪拜叩,流着泪说:“我们实在愚蠢,没有想到这一点,请皇上为我们指出一条生路。”】

  【赵匡胤说道:“一个人的寿命,白驹过隙般短促,那些要富贵的人,不过是为了聚敛更多的钱财,多多娱乐罢了,让子孙后代不至于受穷罢了。】

  【为了你们着想,你们不如交出兵权,去地方上当官,多买一些良田美宅,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产业,自己也能天天饮酒作乐,快活一辈子。】

  【朕再与你们联姻。】

  【这样,我们君臣之间就没有了猜疑,上下相安,难道不好吗?”】

首节 上一节 571/8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