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581节
【哲宗驾崩后,宰相章惇主张依礼、依律当立赵煦同母弟简王赵似,否则当立长弟申王赵佖。】
【但向太后(宋神宗皇后)以自己无子,宋神宗诸子皆庶子,排除患有目疾的赵佖后,主张立哲宗次弟端王赵佶,章惇指出赵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向太后以神宗语驳斥反对派:“八五零”“先帝尝言,端王有福寿,且仁孝”,当立!】
【向太后最终在曾布、蔡卞、许将等大臣支持下,立端王赵佶为帝。】
【自此,大宋王朝迎来了一位集文玩家、收藏家、书法家和艺术家为一身的皇帝,开启了北宋灭国的倒计时。】
...
众人看到这里,都是忍不住露出了遗憾的神色。
因为他们知道,现在宋朝虽然厉害,但是马上就要灭亡了。
或者说,马上就要成为历史的耻辱了。
毕竟,南宋可以说是被打的抱头鼠窜,而且各种割地。
不得不说,历史的耻辱,确实没有说错。
所以众人倒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将自己的目光放在了眼前的解析上,继续开始查看了起来。
...
【2.宋徽宗赵佶:】
【此人可以说是天下第一!】
【宋徽宗赵佶,是宋代开国以来的第八位皇帝,曾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
【其兄宋哲宗病逝时尚无子嗣,向皇后于同月拥立其为新帝,次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
【赵佶自幼爱好诗词书画,他自创“瘦金书”,开创院体画的“宣和体”画风等,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全才。】
【宋徽宗在位26年,亡国后被俘,饱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后葬于永佑陵,后世对他的评价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宋徽宗赵佶所处的北宋王朝,是一个经济发达、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的黄金时期,更是一个艺术发展兴盛、名家大师辈出的时代,从而为他提供了优异的文化艺术环境。】
【宋哲宗元祐年间,赵佶被封为端王,在他的身份还只是王爷时,便与当时一些有名的画家十分交好,如王诜、赵令穰、吴元瑜等。】
【据史料记载,王诜、赵令穰皆擅长山水画,且王诜富于收藏,他身为北宋重要的收藏鉴赏家,常邀同好评诗论画于府园内。】
【吴元瑜曾任端王府知客,并且师从崔白,是崔白画派的重要画家。】
【据《宣和画谱》记载,赵佶的花鸟画从师于吴元瑜,吴氏的绘画风格以描法纤细著称,且晕染效果给人以鲜润之感,超越了当时以黄氏父子笔法为评判标准的院体画固定程式,大变自晚唐以来,历经五代1.9,直至宋初的“黄家富贵”之法。】
【由此可见,赵佶年轻时便与这些名家雅客经常往来,切磋画艺,在耳濡目染的交流和学习,以及潜移默化的引导和熏陶下,必定使其获益匪浅,颇受启发,更为他今后的花鸟画艺术之路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
第七百七十九章:宋朝被粉饰的太平!
...
【宋徽宗赵佶的艺术风格受“黄家富贵”和崔白画派的影响,将工笔形态的花鸟画艺术进一步发展,使北宋院体花鸟画形成了以形象写实、饱含诗意、法度严谨为特点的“宣和体”。】.
【首先,赵佶特别重视写生,并要求符合客观事实,遵从自然规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赵佶遵循了谢赫“六法论”中的“应物象形”,即画家所描绘的物象形象要04与事物本身一致,所以,这就要求画家在作画过程中要进行深入的观察,所描绘的画面要反映生活中的真实情况。】
【宋徽宗赵佶观察孔雀细致入微的典故是十分经典的,同时也具有教育意义。】
【人面对孔雀都是想当然地进行作画,唯有赵佶独具慧眼,观察入微,并指出“孔雀升高,必先举左”。】
【可见赵佶对待艺术一贯秉持严谨的态度,不在任何的细枝末节处犯低级错误。】
【据《画继》记载:“月季鲜有能画者,盖四时朝暮花蕊叶皆不同。】
【此作春时日中者,无毫发差,故厚赏之”。】
【我们可以看出赵佶对绘画的真实性要求极高,他对月季花盛开的具体时间及不同形态都了如指掌,若不是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与写生,是不会有如此深刻地感受和精准的理论判断的。】
【除去他的艺术天赋不谈,应该说说他当皇帝的事情。】
【赵佶的历史定位基本已经明了,评价他为一位十分具有艺术天分的昏庸的帝王。】
【宋朝祖制是抑文轻武,那么端王这样一个与众不同、专心作学问的人才,就应该是帝位的最佳人选无疑。】
【赵佶原本不是皇帝的备选,难得的是他讨得太后向氏的喜欢。】
【太后力排众议,是定夺大局的关键人物,这无疑是赵佶继位的一个重要筹码。】
【徽宗那些被后人唾骂的行为的发生,几乎都是蔡京在朝时。】
【虽然原则上统治国家的是皇帝,但臣子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徽宗自继位后身边没有一个良臣。】
【注意一下,这里说的是良臣和忠臣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王黼、蔡京、童贯属于忠臣但绝不是良臣。】
【他们的出现加速了北宋末年的陨落。】
【与徽宗气味相投的蔡京拜相后,形成了所谓的宋徽宗—蔡京集团,北宋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专制腐败统治,并最终被崛起于白山黑水850之间的金国所灭。】
【为了迎合徽宗,这些奸臣为了利禄而阿谀奉承,大兴花石纲,为皇帝搜刮钱财。】
【宠臣们贪污受贿也成了家常便饭,即形成了招权纳贿、货赂公行的社会风气。】
【生活上,徽宗及其君臣极端奢侈腐化。】
【大兴土木,铸九鼎,建明堂,制礼乐,更有建延福宫和艮岳用以夸耀、粉饰太平。】
【在蔡京宠臣的怂恿下,徽宗发动了党禁的活动。】
....
第七百九十章:历史上最奇特的皇帝!
...
【这场残酷党争的目的,就是要树立宋徽宗—蔡京集团的统治权威,清除所有的障碍,结束纷争,以便实行其独裁统治,为其开始腐败奢靡的生活提供有利的环境。】
【徽宗朝对外政策的形成还与当时的内部政治局势有关。】.
【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某些大臣,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从而影响着徽宗朝的对外政策。】
【当时的一些权臣利用外交来谋求自己的私利。】
【第一、权臣需要军功来凸显自己的军事才能以及政绩,以达到固位之计。】
【童贯从宋夏战争中捞取政治资本,从大观二年拜节度使到政和七年领枢密院事,宣和元年,进位太傅。】
【徽宗刚继位时期,也身负一番理性,尤其是想收回祖宗失去的幽云十六州。】
【第二、但他天水不是打仗的主,周围的臣子也没有一个会打仗的,偏偏得到他的重用,深信不疑。】
【在北宋轻启战争,虽然表面上占据了上风,取得了胜利,但是实际上这也是穷兵黩武的一种表现,大量的军费开支,大大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第三、他在蔡京、王黼、童贯等人的诱说下,要收回幽云十六州,问题在于宋人武力不精,再加上对外战争成为了蔡京、王黼等人固权的手段,内政腐败,外交失利,联合金抗辽是外交政策上最大的败笔。】
【金在灭辽之后,发现宋军的战斗力实在是差的不能再差,于是金人遂起野心,即南下颠覆了北宋王朝。】
【宰相集体的腐败也是北宋灭亡的征兆。】
【统治阶级内部勾心斗角,矛盾不断加剧,陷入这种局面之中,必然会把国计民生之事抛之脑后。】
【最终也给整个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因此可以说宰相阶层的整体堕落是北宋政治形势发展,官僚内部互相倾轧的必然结果。】
【北宋末期腐朽的政治与宋徽宗及宰相群体有着直接的关系,其政局就是在以宋徽宗为统治中心,以宰相蔡京为首的股肱大臣的操纵下发展的,纵观徽宗朝的内政外交,宰相在其中都起着消极的影响。】
【北宋晚期的腐败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积重难返。】
【北宋的灭亡,已成定局。】
【北宋中期看似天下升平的局面其实只是虚有其表,实际上国家不断增长的开销远远超过国库的收入。】
【在政府的体制和国库上高祖赵匡胤建立大宋时就已经想到了这点,重文轻武又加速了政治体系的弊端。】
【不仅是在宋王朝,即使(钱李的)于整个历史,赵佶也算是个另类皇帝。】
【无独有偶,纵观封建君主中倒是有个李后主与赵佶颇有几分相象。】
【同样的才华横溢,只是一个以词而闻名,一个以书画而著称,又同样以亡国被俘的下场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宋太祖赵匡胤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对李煜做的事许多年后竟也发生在自己的子孙身上。】.
第七百九十一章:逍遥10年死活不登基的太子!
...
朱棣看完了解析,似乎想到了什么,随后开口说道。
“我突然发现一个事情。
似乎不论是哪一个王朝,只要灭亡,基本上都是因为没钱。”.
众人听到这话之后,一脸震撼的看着朱棣。
那表情十分精彩。
因为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朱棣竟然现在才总结出这么一个事情。
这不是很明显的吗?
朱棣看到众人的眼神之后,讪讪的笑了笑,脑子飞速运转,思考自己到底说错了什么。
可是仔细一琢磨,似乎什么都没有说错啊。
...
【3.赵桓:】
【他15岁当太子,逍遥10年死活不登850基,父亲将其打晕后强行抬上龙位。】
【历史上几位比较特殊的太子,有等待几十年才登基的太子,有参与谋反的太子,甚至还有娶比自己大12岁女囚犯的奇葩太子。】
【其实娶女囚犯的太子倒也可以理解,爱情的降临,热血男儿如何能够抵挡?】
【正所谓“爱江山更爱美人”,就是这个意思了。】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