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599节

  朱元璋低喃一声,海山与爱育黎拔力八达联合时,是不是真心实意合作,这一点无从考证。

  但海山继位之后,爱育黎拔力八达的位置,其实十分的尴尬。

  身为皇帝的海山,面对着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有着很大的压力。

  而面临着皇帝海山,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作为皇太子,实际上更是压力巨大。

  【海山继位之后,为了压制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官员任免方面,前期表现出了无比的慷慨,对于各种官职,以及金银财物的赏赐一度超越铁穆耳,但海山,铁穆耳的目标不同,海山的根本目标,是保证爱育黎拔力八达无法占据优势,铁穆耳则是为了总体安稳】

0 ····求鲜花· ·········

  【‘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地位,在海山近乎于疯狂的封赏中被逐渐压制,保证了自身的地位,不会被皇太子威胁,爱育黎拔力八达被逐渐排挤,失去了本身的权威,海山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元朝的官吏制度越发紊乱,金银财物的消耗更大,朝政越发的紊乱,但在制衡爱育黎拔力八达之后,海山又是尽量选拔一些新的官员,授予真正实权位置】

..... ..... 0

  【及时保证官制改变的海山,确保了自身统治稳定性的同时,也让冗官的问题,在执政后期逐渐减少,同时加大了财物赏赐,逐渐收归一部分权力,爱育黎拔力八达被彻底排挤之后,海山又是接连提升文臣权力,将朝政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对于文臣也是较为重视】

  ……了.

第八百四十三章:计划赶不上变化就是如此!

  ...

  海山执政期间,其实大部分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对付爱育黎拔力八达。

  而海山真正行之有效的措施,刚准备逐步施展的时候,海山去世了。

  官制真正的整改到了关键时候,海山自己出了问题。

  “如果没有爱育黎拔力八达的话,海山的改革,或许真的有效果。”

  郑和有些莫名的失落,“八八零”毕竟如果没有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存在,海山一上来大刀阔斧的变革,或许是扭转大局.

  爱育黎拔力八达,海山争斗,导致元朝的国力直接损失太多,海山不管输赢,其实都是折损了元朝国力。

  毕竟赏赐到臣子手中的东西,实际上也不可能回到海山手里,而且大部分的东西,都是从国库公产变成私产。

  “如果是这样的话,没有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帮助,海山也不一定可以继位的!”

  朱标对于郑和的假设,有些调笑的反驳一句。

  爱育黎拔力八达帮助海山,两人合力才是保证海山继位。

  如果没有爱育黎拔力八达的话,海山想要真正上去,其实是不可能做到。

  “而且根据海山的性格,实际上没有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便海山成为了皇帝,实际上也是会选择攻杀各方!”

  朱棣赞成朱标的说法,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之间,大部分都是党争。

  海山不是说赞成汉臣,汉化,只是说反对爱育黎拔力八达而已,这之间的差距多大,还是很清楚的。

  如果海山真的想着改革,那么自然是爱育黎拔力八达的问题,但海山是因为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是继续变革。

  爱育黎拔力八达和大军很多人,草原贵族关系很好,海山只能选择改革。

  没有爱育黎拔力八达,那么海山很有可能会想着,不针对各方。

  【海山在军事方面,对于草原贵族的混乱,以及汗国,藩王的动荡进行严厉处置,除此之外并没有太多更为激烈的行动,大部分时候都是以养军,赏赐军官保证忠诚为主】

  【爱育黎拔力八达并没有得到,帮助海山震慑各方的机会,反而因为爱育黎拔力八达,军中各方的关系,海山对于大军一直充满戒备,也并未真正对于大军有更多的调动】

  【在这一方面,海山的谨慎,让元朝有了更多的喘息时间,不用陷入到无休止的战争中,没有了战争的侵扰,元朝财政上的根本危机得到缓解】

  ……

  海山在战争方面,并没有什么大的举措,而这一切的原因,还是因为爱育黎拔力八达0 ....

  党争造成的后患太大,这一点佐证了朱标的看法,海山不是说不想打仗,不想扩充将于,海山只是不相信大军。

  “互相的争夺,还是带来了一定的好处!”

  朱元璋有些惊诧,倒是未曾想到还有这一点。

  爱育黎拔力八达,海山的党1.9争,居然阴差阳错的,让整个元朝,可以更好的喘息。

  海山本来多么信任弟弟,后面就是越发怀疑,身为皇太子的爱育黎拔力八达。

  毕竟到了后期,能够真正推翻海山的,只有这位所谓的皇太子,如此一来,双方的争斗当然是无可避免了。

  ....

第八百四十四章:屁用没有的改革!

  ...

  这里的人都有些感慨,与其是说爱育黎拔力八达促进海山的变革。

  倒不如说是爱育黎拔力八达,海山的争斗,反而是让元朝保住了生机。

  “割肉饲鹰的办法,虽然十分惨烈,但像是元朝这种朝局,真正想要变革的话,实际上还是要经历这些!”

  “能够愿意这样的赏赐,其实就已经代表了,海山的胸襟!”

  李善长赞赏海山,至于爱育黎拔力八达与海山的争夺,只能是说人之常情了。

  爱育黎拔04力八达的能力不弱,所以让海山有压力,只不过爱育黎拔力八达越厉害,实际上海山压力越大.

  而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势力逐步扩展,海山被影响更多,元朝也是借此,有了暂时的稳定。

  “元朝太大了,只要安稳发展经济,哪怕是这样给出诸多赏赐,实际上皇帝也是可以维持统治!”

  “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压迫,其实也只是一方面,海山继位,爱育黎拔力八达作为皇太子,其实本身并不需要太争夺。”

  朱元璋这么讲,实际上一语道破本质,海山,爱育黎拔力八达之间,实际上许多时候,是海山故意压制爱育黎拔力八达。

  或者说是海山这个人,早就是有些谋划,上位之后的一脉相承,做的过于明显了。

  在这种问题上,不用争辩爱育黎拔力八达做得对,还是海山做得对。

  权力争夺中,没有什么真正的是非对错,胜者为王而已。

  “陛下言之有理!”

  在场的人都是这么说,爱育黎拔力八达作为皇太子,确实是只需要安稳继位。

  海山想着撕毁合约,实际上是人之常情,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反抗,也是很正确,找不出太大的问题。

  唯一的问题,或许就是海山,爱育黎拔力八达都是有本事的人,海山可以制衡爱育黎拔力八达。

  而爱育黎拔力八达在作为‘皇太子’时,又是可以针对海山。

  【海山在发展生产,遏制通货膨胀方面,选择另辟蹊径,不再使用原本的纸钞,而是选择使用铜币,让混乱不堪的纸钞使用,逐渐恢复正常,铜币的使用,遏制了逐渐崩溃的各方面行业,让元朝有了一段时间的稳定】

  【为了确保百姓正常的生存,调解底层矛盾,海山选择对水运方面进行改变,修筑,修缮一部分运河,保证了各地的基础物资足够,并且确保基础的粮食,布匹,盐铁不会被一部分商贾控制880,保证了底层民众的生存,让原本的矛盾逐渐化解】

  【即便这些举措,依然是海山为了针对爱育黎拔力八达,不得已使用的文正举措,但海山的行动,还是在位期间坚持下来,并且是保证了,纸钞更滑能成为铜币之后,带来的波澜,爱育黎拔力八达在此期间的阻挠,并未真正影响到海山】

  【在登上帝位初期,海山整饬官场的行动开始,很大一部分因素,是为了保证国库收入,铁穆耳时期,加上海山自身的滥发财物,导致国库空虚继续告急,被逼无奈的海山,只能是快速进行变革】

  …….

第八百四十五章:元朝也有割肉饲鹰!

  ...

  海山的变革,每一点,每一步实际上都是被人逼迫。

  而逼迫海山的,并不只是爱育黎拔力八达,草原贵族,以及军队,文臣,各方面实际上都是盯着海山。

  爱育黎拔力八达,只是直接威胁到了,海山的统治,而爱育黎拔力八达,海山理念不同,也让爱育黎拔力八达,海山矛盾加剧。

  【运输通畅无比,刺激元朝各方面的货物往来,保证了商贾的利益,确保基层民众,商户不会反对变革,与此同时,海山提升了对于富人的税收,保证了国库内部,不会因为大量赏赐产生危机,本来应该是贵族,官员掠夺商贾财物,转而成为海山的赏赐,而海山又是保证了商贾行商的安全,在海山执政期间,这种诡异的变革逐渐维持】

  【海山在稳定了民间矛盾之后,选择继续对富商增加税赋,从而保证整个元朝的稳定,面对草原贵族,许多官员的开销,海山没有选择盘剥基层,而是对于商贾进行打压,这一举措保证海山的国库不会有问题,但一定程度上,计划了草原贵族,一部分官员的不满】

  【海山从富商手中得到的赋税,大部分都是用来建造运河,以及一些道路,需要花费很久看到收益的设施上,因此消耗很大,并且影响到了贵族,官员的既得利益】

  【海山执政前期,为了针对爱育黎拔力八达,从而许下的诸多利益,也是因为后期无法快速兑现,导致海山改革的政令,后期很难真正落在实处,烦热是让海山的变革,变得毫无希望,加之爱育黎拔力八达以及草原贵族,军队逐渐对海山不满,变革带来的机遇,也是快速消弭】.

  【而海山得罪了各方官员,贵族,导致了人死灯灭,在海山去世之后,许多的政策都是被直接取消,各种变革大部分也都是毫无作用,整个元朝也是走上了,本来应该走上的‘道路’】

  ……

  “爱育黎拔力八达的逼迫,导致海山这些不得不变革,而海山自己被逼无奈之下,做出的许多选择,也算是比较聪明.‖ !”

  “但根本原因还是元朝基础强大,只要是不让局势真正恶化,元朝总是可以恢复。”

  李善长对海山的评价,也算是很高了。

  爱育黎拔力八达,海山的争夺,促进元朝诡异的发展,这是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

  但海山当时没有别的路可走,只能是选择改革,这样变革产生的效果,并不只是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争权夺利产生的。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元朝太大了,疆域无比广阔,山川湖海更是很多。

  说句好听的,是海山与爱育黎拔力八达互相抗衡,导致元朝变革,只能是快速进行。

  说句不好听的,随便一个人坐在上面,只要保证局势不恶化,元朝自己都会慢慢恢复,逐渐的强大。

  当然李善长不是说海山没本事,也不是说爱育黎拔力八达不行,只是海山稍微调整方向,并不是特别厉害。

  ....

第八百四十六章:变革倒也不是一点收获没有

  ...

  海山的结局,以及海山变革最后被爱育黎拔力八达彻底杜绝,让这里的人都有些默然。

  李善长的说法,是说明元朝强大,所以可以经受各种变革,但真正执行变革的是人。

  元朝越大,容错概率越高,实际上就是越发难以变革,总是有些地方,不是海山可以控制。

  “有道理,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忽必烈,铁穆耳如果不变革,只是大力压制草原贵族,选择改变军制,元朝初期也不会有那么多危险!”

  “错误变880革的尝试,导致了整个元朝初期,有着很大的危险!”

  李善长的话,引起了朱棣的赞同,不只是海山,爱育黎拔力八达兄弟,之前的忽必烈,铁穆耳,也是改革走错了路。

  各自的变革,都有一定的作用,但主要还是依靠元朝自己恢复。

首节 上一节 599/8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