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67节

  而且又是广纳人才,其他人朱元璋或许不知道,但是戚继光是认识的。

  没想到戚继光之前竟然是在此人手下抗倭。

  只可惜这上面没有详细的战术内容。

  否则朱元璋也能学习一下。

  【B、戚继光为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联合俞大猷等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为祸多年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镇守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保障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

  戚继光自然是不用明说。

  朱元璋已经将戚继光册封为抗倭将军。

  等到未来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可就指望着戚家军给自己多砍几个脑袋回来,给船队出发前祭天用呢。

  这般想着。

  他又是看向了第三个答案的解析。

  【C:胡宗宪与徐渭策划多年,终于将倭寇中堪称土皇帝级别的船老大汪直骗上岸,准备利用其劝他手下十数万的倭寇投降,同时许诺大量好处,计划进行到一半时,汪直便是爽快答应,顺便高高兴兴地回家一趟】

  【消除倭寇之患近在咫尺,不过胡宗宪并未立刻庆祝,因为他深知杭州御史王本固乃是臭石头,便是千叮万嘱让他一定要好好招待汪直,谁料王本固表面答应,但等到汪直来到之后,立刻便是将其打入监狱!】

  【眼看数年计划居然要被一个呆子破坏,胡宗宪愤怒不已!要表奏朝廷;谁料王本固对付倭寇很白痴,但是对付同僚却是有一手,当即向朝廷上书,说自己做得没错,与此同时,他还极其无耻地进行了猜测——胡宗宪如此袒护汪直,是否是受了倭寇的贿赂??】

  【虽然胡宗宪反复上书,可是王本固自带的士大夫属性,导致他的上书一定会有大量盟友帮助,而胡宗宪却没有;朝廷最终决定将汪直斩首,汪直死后,十数万倭寇群龙无首,全部冲击明朝沿海,自此为期三年的倭寇之患彻底爆发!】

  看完这个选项的解析之后。

  朱元璋的脸色,忽地一下,便是阴沉了下来。

  为期三年的倭寇之患。

  居然就是因为一个呆瓜的白痴操作??

  他要是胡宗宪,恨不得把这个王本固给宰了。。

  论为什么猪队友会这么可恨??!

  ......

第五十四章:朱元璋大喜!大明三代雄主,尽聚答题空间!!(1/4)

  ....

  不。

  根本不需要他是胡宗宪。

  不管是朱元璋,朱标,还是其他人,看着王本固的傻逼操作,都恨不得把这个可恨的家伙给斩了!

  这样的家伙,还能成为杭州御史??.

  “这个该死的老学究!”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怒火。

  数年大计,毁于一旦!!

  十数万倭寇冲~击大明沿海!!!

  什么概念?

  以今天的大明来计算,平均每年来进犯的倭寇也不过万余人,就已经让明朝沿海的边防很难受了。(倭寇基本上都是东瀛武士和自带火器的弗-朗机人)

  现在直接十数万冲击而来!!

  这将会对大明沿海的百姓造成多么恐怖的后果??!

  这个该死的王本固,他算过吗??

  还是说。

  他在意的只有自己的名望??

  只有自己的功劳??!

  朱元璋感觉自己的身体都愤怒得颤抖。

  脸色-柒贰删0qi鏾丝狰狞!

  比见魏忠贤为祸朝政,江彬作恶多端。

  这个王本固,更加让他愤恨!!

  天空中。

  朱允熥的眼中也满是冷色。

  或许老爷子的愤怒,仅仅是来自于他的推测。

  但他是知道历史的。

  汪直死前,曾仰天高呼:“杀我一人无碍,只是苦了两浙百姓(浙东和浙西),我死之后,此地必大乱十年!”

  这句话对了一半!

  因为有戚继光,所以只乱了三年。

  可是三年时间....

  两浙彻底化为了地狱!!

  曾有汉代封王谋反。

  渭河以北,无数赤裸的女子,拖着脏乱不堪的身体,如同泼妇一样跪地痛哭,手中或还抱着残缺的死婴。

  渭河以南,无数老人推着独轮车,颤颤巍巍地挪动,上面装着的是他们全家的尸体。

  而这种惨状,在历史上只剩下一句话。

  【代王谋反,劫掠代、赵两州】

  而这一次倭寇入侵。

  足足在历史上记载了半页!

  而且两浙的百姓,足足有数百万,远多于汉代!!

  三年之内。

  多少大明男儿被杀害?

  多少大明女儿被淫辱??

  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尸骨无存???

  又有多少大明的孩童,被掳走被卖到东瀛当做倭人的奴隶???

  答案是:上百万!!

  如果这个世界有地狱的话。

  那这个王本固。

  一定要下十八层!!

  因为有两浙数百万百姓,全部因为那个顽固的白痴。

  遭受了无妄之灾!!!

  不过这一刻。

  在所有人都极致愤怒的时候。

  朱标。

  却是罕见地冷静了下来。

  “此儒士也!”

  他冷漠地开口道。

  听到这句话。

  朱元璋从怒火中渐渐清醒过来:“何以见得?”

  朱标冷冷地回道:“天下儒士皆如此。”

  这一句话,直接把天下儒士给骂了!

  但是骂错了嘛?

  朱元璋想了想。

  没有!

  或许儒士里面,有厉害的。

  但是人家是因为先是儒士,所以才厉害吗?

  不。

  那是因为人家本来就厉害,儒士的身份只不过是给人家划分的一个标签罢了!

  当代的刘伯温,李善长等;后世的于谦,王阳明等。

  不用想也知道,他们绝对不可能只恪守四经。

  难道能用一个儒士的标签,简简单单地将他们概括??

  当然不能!!~

  可除了他们呢?

  天下的儒士当中,王本固这样的白痴会少吗?

  朱元璋回答,何止不少,简直太多了!

  洪武一朝。

  死谏后撞死在奉天殿的言官只怕有十数个。

  论顽固。

  这些言官或许不比王本固要低半分。

首节 上一节 67/8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