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698节
因为他们没有想到,这家伙的评价,竟然会如此之高!
可以说,他们看到这么多解析。
见识过这么多皇帝的所作所为。
这柴荣的评价,可以排的进前三了!
一时间。
众人对此人都是有些好奇。
纷纷将目光望向了眼前的解析,继续开始查看了起来。
...
【司马光在史书上写到:若周世宗,可谓仁矣,不爱其身而爱民。若周世宗,可谓明矣,不以无益废有益。】
【司马光笔下的周世宗,正是柴荣。】
【柴荣,出身于富贵人家,只不过他出生的时候,家族已经开始没落。】
【他有一个姑姑,曾被选入后唐庄宗的后宫,后来被遣散回家,他姑姑在回家途中,带着嫁妆跟着一落魄小兵跑了,那小兵名叫郭威,柴荣后来投奔郭威,并成了郭威的养子。】
【柴荣的姑姑也算慧眼识人,这郭威后来成了刘知远的心腹。】
【刘知远称帝,建立后汉,郭威也晋升成统帅大军的将相,手握重兵,柴荣也因此进入了军队。】
0 ····求鲜花·· 0
【后来刘承祐继位,他开始谋划诛杀郭威。】
【没成想,刘承祐的计谋提前败露,郭威为了自保,在澶州起兵,建立后周。】
【刘承祐以谋反为由,杀了郭威留在京城的所有家眷,就连尚在襁褓的婴儿都没能幸免。】
【郭威虽然称帝,但是他的家人全部被杀,仅有养子柴荣还在身边,柴荣也成为郭威皇位的唯一继承人。】
0 ... ....
【为了将柴荣培养成合格的继承人,郭威称帝之后,有意将军队交给柴荣掌管,好让他可以立军功,树威望。】
【后周开国功勋王峻等人并不认可柴荣,立国第二年,慕容彦超在兖州造反,柴荣主动请缨,可王峻不愿柴荣领兵,后来只能郭威亲自领兵出征。】
【郭威是个聪明人,他很快就察觉出王峻的野心,设计将王峻软禁起来。】
【郭威向大臣哭诉,说王峻野心昭昭,想要离间他与唯一的儿子,大臣怒斥王峻,第二天,王峻就被贬为商州司马,柴荣则被封为晋王。】
...力.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地位堪比朱标的太子!
...
众人看到这里,都是赞赏的点了点头。
“这郭威不错,没有听信其他人的话,就直接对柴荣出手!”
“倒是一个知道不能随便听别人一面之词的君主。”
“不过此人对于柴荣应该也是十分了解,否则不至于会这么果断,好歹也应该把柴荣抓过来核对一下。”
“没错,再不济“零三七”也应该自己去调查一下,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相信柴荣。”.
这般信赖,让众人对于眼前的情况倒是有些惊讶。
于是,他们将目光重新放在了眼前的解析上,想要继续看下去,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
【后来,郭威又让自己的外甥,禁军将领李重进当着他的面跪拜柴荣。】
【自此之后,郭威算是为柴荣扫清了所有的障碍。】
【郭威驾崩,柴荣继位,是为后周世宗。】
【郭威死后,柴荣的政治才能才一点点展现出来。】
【柴荣所处的那个年代,政权十分混乱,整个五代时期,54年的时间,出了14个皇帝,换了8个姓,折算下来大概四年就要换一个皇帝。】
【也正是因为这样动乱的政权,给柴荣继位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柴荣刚继位不久,北汉开国君主刘崇立马联合契丹,发兵五万,进攻后周。】
【面对这个局面,柴荣决定亲征,却遭到了以太师冯道为首的群臣的反对。】
【冯道历经四朝十帝,对他而言,忠于皇帝没有任何用,因为皇帝的更换太频繁了,而他之所以反对柴荣亲征,并不是担心柴荣的安危,他只是单纯的想直接投降罢了。】
【此时柴荣的处境就是,外有强敌,内有懦兵。一番思量之后,柴荣不顾群臣的反对,毅然决定亲征。他这次亲征其实是很冒险的,因为朝廷内部不是一心御敌,这也就意味着柴荣此行可能会遇到很多的突变情况。】
【柴荣的军队与北汉的军队在高平交战,可双方刚开打,后周军队的右路军将领樊爱能等人就带着部下向北汉投降,他们一路南逃,沿途抢夺粮草0 .... 】
...
众人对此还是有些惊讶的,他们虽然知道柴荣的地位很稳,但没有想到竟然会稳成这样!
“恐怕,历史上也只有太子殿下的地位能够这般稳固了吧?”
众人想到这,都是齐刷刷的看向了朱标。
如果要说,有谁的台子地位可以和这柴荣相比。
恐怕也只有朱标了。
至于为什么?
很简单。
举个例子。
如果有一天,皇帝看到太子穿龙袍,绝对会认为太子有谋反之心。
然后就会动手把2ling二'`贰艺叁0VIII二太子给杀了!
可朱元璋不一样!
2.0他如果看到朱标穿龙袍,估计会高兴的不行。
指不定都直接退位了!
不过,一码事归一码事。
现在最关键的不是这个。
现在最关键的是,柴荣那边已经打起来了。
他们很好奇,柴荣会如何获得这一场战斗的胜利!
....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柴荣的顶级操作!让僧侣还俗!
...
于是,众人重新将目光放在了眼前的解析上,继续开始查看了起来。
...
【胜负尚未分出,自己的军队就乱成了一锅粥,这对柴荣来讲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这样完全劣势的情况下,柴荣决定孤注一掷,他亲自率领军队迎战,终于在箭雨之中斩杀了北汉将领张元徽,这场战争,柴荣终于赢了!】
【这场战争取得胜利,也意味着柴荣的皇位终于稳了。】
【高平一战之后,柴荣迅速整顿军队,第一件事情就是斩杀当时投降的将领,总共70余人,这也让柴荣在军中立下了威信。】.
【柴荣常说“兵在精不04在众,宜令一一点选”。】
【后来,后周开始挑选精锐士兵充当禁军,裁汰老弱之兵。】
【柴荣还公开招募武艺高强的人充当殿前军,设殿前都点检统一指挥禁军。】
【后周的军队在柴荣的整顿下,开始逐渐强大。】
【史书上是这样形容的:士卒精强,近代无比,征伐四方,所向皆捷。】
【除了对军队进行整顿,柴荣还下令废除国中佛寺,只留下一些国家允许的大型寺庙。】
【因为五代时期,朝堂是按人头征税,很多人为了躲避赋税,就会选择遁入空门,不事生产,这样一来,国家的劳动力就会严重不足。】
...
朱元璋看到这,脸上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专门培养一批精兵...”
他还没有开口,一旁的朱棣就眼前一亮,连忙说道。
“父皇。
这似乎是一个好办法啊!
从我们的军队之中挑选出一批精兵,然后去对付那些普通人将士们对付不了的!
而且,不一定要是我们军中,还可以是民间。”
朱元璋听到这话,默默的点了点头。
这和他想的一样。
因为现在所有的将士都已经是修炼者了。
所以,他自然不像是之前,会跳出精兵悍将。
可随着数量的提升,军中肯定有实力更强大的存在。
这些人专门挑出来。
给他们更好的待遇。
更好的训练。
更高的军饷。
如此一来,或许可以发挥出更大的用处。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