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743节
...
众人看到这,脸上都是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仔细想想,好像还真是这样!
之前他们看到其他朝代的皇帝,倒是没有这样的情况。
不过现在这些南北朝的皇帝,倒是有这样的情况。
...
【拓跋浚的早熟最早展现于他5岁的时候。】
【那一年,拓跋浚跟随祖父拓跋焘北巡,遇到一个夷人首领绑着一名奴仆准备用刑!】
【拓跋浚走上去说:“今天这个奴仆遇到我了,你就应该放了他。”】
【夷人首领立马照办。】
【拓跋焘知道这事后评价说:“这孩子虽然还小,却俨然以天子自居。”】
【于是对拓跋浚更是倍加喜爱,让他常伴自己左右,并称之为“世嫡皇孙”。】
【待拓跋浚长大一点以后,拓跋焘在每次朝廷遇到大的政事的时候,都让拓跋浚参议决定。】
...
众人看到这里,都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一个五岁的孩童,竟然能够得到这般器重!?
....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这皇帝其实也没有那么特别!
...
虽然说他们觉得这个事情太过于匪夷所思了。
可是,既然这个事情在答题空间之中出现。
那就证明,这事情是真实发生的~!
而且,就在南北朝的时候-!
虽然他们觉得有些难以置信,但还是-没有多说什么。
估计也幸好是发生在正在汉化中的北魏,如果这事再往后过上百来年再发生,拓跋浚可能直接就会被拓跋焘猜忌,直接拉出去砍了。
他们没有交谈。
只是将目光放在了解析上,继续开始查看起这个特别的皇帝!
....
【其实,拓跋浚5岁时候的那个故事,多少还有另一重暗示,其暗示的是另一个有点虚无缥缈的东西——“帝王气”。】
【拓跋浚刚一登基就封赏了两位拥立有功的大臣,一个是骠骑大将军拓跋寿乐为太宰、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
【另外,同时封尚书长孙渴侯为尚书令,加授仪同三司。】
【这两个官职都是差不多宰相级别的顶级官位。】
【但是,拓跋寿乐和长孙渴侯这两人升官以后,不好好的做事,倒是两人间开始了相互争权。】
...
朱元璋看到这,顿时微微点头。
其实宰相的权利虽然很大,可如果三权分立的话,反而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不但宰相不像是原本那么有用,而且还容易乱政!
也正是因为这么一个原因,后来人们才慢慢的变成了只有一个宰相。
...
【《魏书》记载了拓跋浚的处理方式。】
【拓跋浚下令将两人全部赐死,根本不考虑这两人谁对谁错的问题。】
【要知道,当时的拓跋浚才12岁,一个月前才刚被这两人拥立登上帝位,而且此时的拓跋浚父母皆亡,根本毫无依靠。】
【之后,在拓跋浚仅13年的执政生涯中,他还赐死过无数人,有谋逆的臣子、造反的起义军首领、贪腐的官员、威胁他皇位的王爷等等,其中更不乏功臣元勋。】
0 ····求鲜花·· 0
【然而,“冷酷帝王”拓跋浚从来不会考虑人情世故、过去功劳这种乱七八糟的事情,他只会考虑统治的需要。】
【只是,拓跋浚的“冷酷”与祖父拓跋焘晚年的“残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在《魏书》之中,拓跋浚的“冷酷”基本都只针对个人,除了对付害死自己父亲、杀死自己祖父的宦官宗爱采取过屠灭三族之外,基本没有祸及家人的记录。】
. . ....
【拓跋浚的“冷酷”更在于,身为帝王,他只要认为对的一定会去做,不会考虑其他所有的束缚。】
【他才刚登基,就废除了祖父拓跋焘所下的灭佛令,因为他也信奉佛教,他认为是对的,所以颁布了《复佛法诏》。】
...
这一点就有些愚蠢了。
朱元璋看到这,忍不住摇了摇头,随后说道。
“这家伙也没有解析中说的这么特别。
如果真的这么特别,就不应该恢复佛教!”
...力.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除了信仰问题,没有缺点的皇帝!
....
佛教不从事生产。
反而还要吃老百姓的粮食,需要老百姓供奉。
可以说,根本屁用没有!
让他们存在,纯粹就是浪费罢了。
本来,上一个皇帝好不容易给人废除了。
你小子又给他恢复了。
这一刻,这皇帝在众人心中的好感度直线下滑。
在他们心中,这已经“一一七”不是一个合适的皇帝了。
连对错是非都分不清!
只是凭借自己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虽然皇帝确实是有这样的权利,但这不适合国家发展!
...
【与在朝堂上的冷酷不同,对于北魏百姓来说,拓跋浚算是一个温暖到家的暖男。】
【与废除祖父拓跋焘的灭佛令这种“倒行逆施”不同,拓跋浚几乎完全继承了祖父拓跋焘对百姓的爱待与渴求。】
【当时的北魏民族矛盾依然激烈存在,所以时有百姓造反,拓跋浚在平叛之时,多次下令不仅放过妇孺,更放过十五岁以下男子,只是让他们到官员家中为奴。】
【拓跋浚还延续了祖父喜爱行走民间的做法,时常巡视州郡。】
【他曾下诏称:“农民不耕田、土地荒芜,就一定是徭役过重或不合时节;老人吃粗粮、青壮年如果连粗布衣服都没有,就是征收太频繁;乡里民众逃散,就是官员安抚无方;盗贼猖獗,就是刑罚有亏。】
...
众人看到这,心中一时间觉得。
这个皇帝,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难道说,他只是在佛教上有点问题吗?
至少其他方面,在众人看来,这人处理的还是相当不错的。
不过解析距离结束还早。
所以,众人又重新将目光放在了解析上,继续开始查看了起来。
...
【结果就是好人躲起来,坏人四处横行。导致这种问题的是官员,这样的官员,杀!】
【能施善政的官员要奖励。】
【一切的一切,只要关乎民生,拓跋浚一定是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由于自己不能时时监察,拓跋浚在下令减轻徭役、降低赋税的同时,派出了大量使者,行走民间,了解百姓疾苦,诛杀贪官污吏0 .... 】
【当时的北魏虽然已一统北方,但与北方柔然还时有战事,同时要防备南朝宋的入侵,所以兵役依然不能减少,但拓跋浚下令,只要家中有80岁老人就可以有一个晚辈男子免除兵役。】
【上面这些,其实还不足《魏书》所记载的十分之一!】
【在《魏书》记载之中,拓跋浚所下达的政令,超过90%都是关乎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如何赈济灾民、如何惩处贪官污吏、如何减轻兵役徭役和赋税的内容。】
【为了改变祖父拓跋焘严刑峻法留下的后遗2.0症,拓跋浚甚至不惜一切的找机会大赦。】
【自己登基了大赦、自己改元大赦、自己儿子出生大赦、自己立太子大赦……】
【当然,拓跋浚的大赦是及其有原则的,所有大赦的范围均不包含死刑犯,所有大赦的罪犯也不是释放,而是罪减一等。】
....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历史上所有王朝都绕不开的弊端!
...
朱元璋看到这,思索片刻,随后开口说道.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