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746节
【比如从“辫发”改为和汉人一样“束发”;比如禁止官员穿胡服讲胡话,必须穿汉服说汉话;他还强硬将都城迁到洛阳以便于更好地让官员和百姓学习汉文化;他甚至连自己的姓氏都改为汉姓“元”,表示一切归元,从头开始之意。】
【拓跋宏的卓越改革引起了很多鲜卑贵族不满,他的太子拓跋恂就是其中之一。】
【拓跋恂身材肥胖,受不了洛阳的炎热天气,常在宫中偷偷穿宽松的胡服,被拓跋宏多次责骂。】
【一次拓跋宏外出视察国情,命拓跋恂留守都城。】
【拓跋恂竟然想带兵逃回北方,并杀死了阻拦的大臣0 .... 】
【拓跋宏忍无可忍,于是大义灭亲“杀鸡儆猴”。】
【他下诏将拓跋恂废为庶人,史载“所供服食,仅免饥寒。”】
【”不久,拓跋宏用毒酒赐死了15岁的太子拓跋恂,仅用很粗糙的棺木和衣服草草将其掩埋,这一招有效地震慑了当时一批反对迁都的贵族。】
【拓跋宏改立次子拓跋恪为太子,而此时的皇后冯氏也想学姑姑冯太后窃取大权。】
【她想将拓跋恪立为养子,就暗中将拓跋恪的生母毒死。】
【《资治通鉴》载“后欲母养贰玖齐疚盈山〈(八)liuy?ue卅漪太子恪,恪母高氏入2.0洛阳,暴卒。”】
【南北朝一百多年的时间,南方和北方虽很少有大规模的战争发生,但小打小闹从未停歇。】
【拓跋宏也常常亲自带兵与南朝作战。】
【身居后宫的冯皇后跟姑姑冯太后“一脉相承”,竟然也公然与人私通,她与假太监高菩萨产生奸情。】
....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一个从头绿到尾的王朝!
...
【《资治通鉴》载“魏主连年在外,冯后私于宦官高菩萨。”】
【拓跋宏征伐在外,突然听到皇后在宫中与人偷情的消息,气得口吐鲜血,于是匆匆撤军回都。】
【拓跋宏亲自审问高菩萨和双蒙两个奸夫,又召入冯皇后当面对质。】
【冯皇后恬不知耻,大方承认。】
【不仅如此,她竟然还藏了把匕首在身上,企图万不得已时杀死拓跋宏,不过被侍卫搜出。】
【年轻的拓跋宏被这一连串针对他的悲剧压得喘不过气,他用真心实意对待这个世界,而最亲之人却伤他太深】.
04 【他一出生母亲就被赐死;父亲被祖母毒死;养育他的祖母也想把他害死;两任心爱的妻子被人害死;先有太子背叛,后有皇后出墙。】
【但到了此时,拓跋宏仍然保持善良。】
【他下诏诛杀高菩萨和双蒙二人,却并不忍心废掉或是杀死冯皇后。】
【年仅33岁的一代贤明皇帝拓跋宏抑郁病死。】
【他的最后一道遗诏是赐冯皇后死,但须“葬以后礼,庶免冯门之丑”。】
【或许赐死皇后都是他最无奈的选择,毕竟,崇信佛教的他“年至十五,便不复杀生,射猎之事悉止。”】
...
众人看到这里,都是目瞪口呆。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离谱的王朝!?
从开国到结束,一直都是在被皇后绿的路上。
不得不说,当这北魏王朝的皇帝还真是倒霉啊。
不过,让众人有些诧异的是,北魏到底是怎么付灭的呢?
难道说,是这拓跋宏没有留下什么后代吗?
仔细想想,好像还真的有这么一个可能!
就在这时候,空中出现了一道新的题目!
...
【无尽答题第二题:请问以下哪一个皇帝一玲壹7丝洽镹 司qun是北魏最佛系的皇帝?】
【1.元恪;2.元诩;3.元子攸;4.元晔;5.元恭;6.元朗;7.元修】
...
朱元璋在看到这题目的时候,脸上一下就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因为,这题目对于他来说,确实是有些不知道如何回答。
于是,朱元璋将目光放在了李善长的身上,询问道。
“善长。
这道题目,你可知道答案是什么?”
李善长听到这话,微微一笑,开口说道。
“陛下放心。
这道题目,老臣自然是知道答案的!”
说完这句话,他将目光放在117了眼前的题目上,然后开口说道。
“仙人,这道题目的答案是第一个选项!”
随着他话音落下,空中立刻就出现了一道提示!
...
【回答正确!】
【本题解析:】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崩,次子元恪登基,史称北魏世宗、宣武皇帝。】
【北魏在元恪的带领下,他坚持了父亲拓跋宏的全面汉化政策。】
【强大的北魏盛极而衰,自此天下无鲜卑。】
【拓跋宏的次子元恪出生,母亲为后被追尊为文昭皇后高照容。】
....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当皇帝竟然是一个悲惨的事情!
...
【按照北魏一朝之前均为长子继位的传统,元恪注定只可能成为一个“王”,帝王之位与他无缘。】
【不过,此时的元恪依然是幸福的。】
【就仅仅因为比大哥元恂晚生几个月,元恪躲过了北魏的“子贵母死”的制度,才能够在亲生母亲高照容陪伴下,度过了一个幸福、完整的童年。】
【元恪的母亲高照容崇佛,龙门石窟留下一幅《文昭皇后礼佛图》的浮雕,据说就是对高照容礼佛的记录。】
【而且,身为次子,元恪恐怕也没有存过多争权夺利的心思,这一切对元恪的性格都有着深刻的影响,《魏书》记载元恪幼年就有宽阔的胸怀,生性节俭朴素,喜怒不形于色】
【而且元恪在外表上更是风度翩翩、容貌俊美。这一切被父亲拓跋宏看在眼里,非常欣赏。】
【然而,元恪幸福平静的生活在没过几年被彻底打破了。】.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大张旗鼓地启动了北魏的全面汉化。】
【在拓跋宏的力主之下,虽然朝堂之上的思路是统一的,但在朝堂之下反对全面汉化的旧贵族势力也是暗流涌动。】
【非常不幸的是,反对汉化的太子元恂成为了那只“出头¨` 鸟”。】
...
众人看到这里,一时间有些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按理来说,太子不应该站在皇帝的那一边吗?
你站在大臣的那一边,帮着一起对付你老爹。
这叫什么事情啊?
这样的情况下,你老爹还能让你当太子?
当太子的时候,都想要骑到自己老爹头上了!
一旦当了皇帝,那岂不是他这个太上皇就完蛋了?
...
【北魏皇室发生了一件大事——太子元恂因反对汉化,被拓跋宏废太子位,贬为庶人。】
【我们不知道拓跋宏此举只是为了震慑,还是真心废太子。】
【但是在当时,又发生了两件大事。】
【先是有人告发废太子元恂图谋造反,被拓跋宏赐死;再之后,次子元恪被立为太子。】
【太子,国之储君,不出意外的话,元恪将成为下一任北魏皇帝。】
【这是一个千年来无数人愿为之付出任何代价的工作,而元恪就这样轻易的得到了。】
【他高兴吗?不!气】
【就在元恪被立为太子的同年,史书记载了他的亲生母亲在汲郡暴毙。】
【汲郡在地理位置上正好是在北魏旧都平城与新都洛阳的中间位置,所以高照容大概就是在从平城赶往洛阳的途中死去的。】
【《魏书》中称,高照容可能是被冯润派人(得得赵)所杀,原因是她想收养元恪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但确忽略了此时的元恪已经14岁了,或许可以认可冯润,但绝对不可能认可自己的杀母仇人。】
...
众人看到这里,都是摇头叹息。
这个制度实在是太过于离谱了。
不过仔细想想,也很正常,毕竟当时汉朝的事情让人历历在目!
....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