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奋斗在初唐

奋斗在初唐 第2270节

  “秦国公,你说这话自己信吗?”

  “相……相信!当然相信了!”

  王圭叹了一口气,道:“秦国公,你昧着良心来宽慰老夫,老夫足感盛情。不过老夫明白,那是不可能的!人生七十古来稀,老夫也活不了几天了,恐怕这个名号就是对老夫的盖棺定论!”

  郭业还要安慰,王圭一摆手,道:“您别说话,听老夫把话说完。”

  “晚辈洗耳恭听。”

  “有时候老夫扪心自问,此事到底应该怪谁?怪秦国公?怪李侍郎?还是怪大德寺的和尚?最后,老夫发现,谁都不怪,最应该怪的就是老夫自己……是我贪念一起,才酿成了如此大祸!”

  说到这里,王圭站起身来,躬身一礼,道:“认真说起来,秦国公对老夫有恩无仇!多谢!多谢!”

  郭业赶紧还礼,道:“有恩倒是谈不上,王老先生不怪郭某人多事,郭某人就心满意足了!”

  “那不知秦国公对王某人可有什么怨恨之心?”

  “那哪能呢,咱们俩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就是在大德寺内和郭某人有了小小的误会,那也是您受了大德寺内和尚们的蒙蔽,并不是故意和郭某人为难。郭某人怎么可能怨恨您老人家?”

  “既然您对我王圭没有什么怨恨之心,那就好办了。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在大德寺内,老夫可没对您说谎。那些琉璃器皿确确实实是五大士族交给老夫秘密储存的,和大德寺内的和尚们全然无关。”

  “呃……这……”

  “您把那些琉璃器皿物归原主,完全是秉公执法。而把那些琉璃器皿没入宫中,那才称得上是徇私枉法呢!”

  郭业道:“老先生,在这里只有你我二人,我也实话实说。在下相信您老人家没对我说谎。不过……要想物归原主……”说到这里,郭业轻轻摇头,道:“郭某人恕难从命!”

  “那是为何?”

  “想当初,在板桥镇的时候……”郭业把自己和五大士族的恩怨和王圭说了一遍。

  最后他说道:“现在您老人家明白了吧,郭某人和五大士族之间,非常不对付。这次查扣这批琉璃器皿的目的,就是公报私仇。说白了,此事乃是郭某人和五大士族之间的私人恩怨,你老人家还是不要搀和了。”

  郭业略微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当然,这番话出了我郭业的嘴,入了您老人家的耳。出了这个门,郭某人可就不认了!”

  王圭点了点头,道:“多谢秦国公坦诚相告,这一番前因后果,王某人还真不知道。不过……”

  说到这里,王圭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他说道:“秦国公,说实话,有二十年了,除了陛下和皇后娘娘,我王圭可没再跪过什么活人!不仅如此,陛下的亲生女儿南平公主,因为嫁给了我的儿子,她以公主至尊,还得向我下跪!”

  说到这里王圭眼圈发红,道:“就在今天,老夫给您跪下了,还请您高抬贵手,把那些琉璃还给五大士族吧!”

  郭业脸一沉,道:“这么说来,您老人家是一定要帮助五大士族与我郭业为难了?”

  “当然不是!”王圭苦着脸说道:“老夫虽然认祖归宗了,但也不愿与插手您和五大士族之间的私人恩怨。不过您别忘了,那批琉璃器皿,可是五大士族交给老夫的。”

  “老夫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就应该把这批琉璃器皿原物归赵。您把这些东西扣下了,五大士族可不管那个,只会向老夫索要。老夫还不了东西,岂不是失信于人?”

  “所以,老夫才不得不出此下策。秦国公,您能不能看在我这张老脸的份上,把那些琉璃器皿发还?”

  王圭跪这一跪,还真给了郭业巨大的压力。不说王圭原来的身份有多么贵重,就是一个普通的七十岁老人,跪在自己的面前,郭业也不能坦然受之。

  不过,压力也仅仅是压力罢了,王圭和郭业一不沾亲二不带故,事关价值千万贯的琉璃的归属,这点压力还不足以让郭业改变决定。

  郭业伸出双手,把王圭扶起,道:“王老先生,不好意思,请恕郭某人不能答应!咱们俩的确没什么仇恨,但是……”

  王圭摆了摆手,道:“秦国公,不必再说了!老夫早该想到的……自己这张老脸不值钱……事到如今,老夫也没什么好办法了……告辞!”

  ……

  把王圭送走,郭业不禁长出了一口气。他心中暗想,这样就把王圭打发走了,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如果他像是在门口那样,来个长跪不起,耍起了无赖,今天这事儿还真不好办。

  不过很快,郭业就发现,自己完全想错了。

  第二天一早,郭业还没起床呢,就听孙子善在门外大喊大叫,道:“老师,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何事惊慌?”

  “王圭……他……”

  “怎样?”

  “他死了!”

第1745章 深合朕意

  准确的说,王圭是悬梁自尽。

  就在昨天晚上,王圭先是召集家人吃了一顿团圆饭,然后就搂着最宠爱的小妾,早早的安歇了。等那小妾半夜里醒来,却发现王圭已经吊死在了房梁上,床头还留着一封遗书。

  在这封遗书里边,王圭详细说明了自己自尽的原因,那就是郭业公报私仇,扣留了属于五大士族的琉璃器皿。王圭无颜面对五大士族,惟有一死相谢!

  王圭是死了,但是人家还有儿子。他有两个儿子,长子王崇基,幼子王敬直。王崇基也就罢了,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刑部郎中。

  但是王敬直可不得了,他虽然官职也不高,却是李二陛下第三女南平公主的老公。换言之,他是李二陛下的女婿。

  自己的老父被人逼死了,做儿子的岂能善罢甘休?当时,时间太晚,宫门早已落锁。于是,王敬直就和南平公主一起敲响了登闻鼓,把李二陛下从被窝里叫起来,要他给王圭这个老亲家主持公道。

  李二陛下对他们二人温言抚慰,好不容易才把二人劝走。

  登闻鼓一响,举朝瞩目!王圭被郭业逼死的消息,象长了翅膀一样,就迅速的传遍了长安城!

  郭业听了孙子善的讲述,不由得暗叫了一声,完了!这下子麻烦大了!

  麻子不是麻子,王圭这尼玛是坑人啊!有道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这封遗书一出,不用什么证据,我郭业就得承担公报私仇,逼死老丞相之罪!

  可以预见,今天早朝之上,我就会被无数的言官御史攻讦!

首节 上一节 2270/28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二战之狂野战兵

下一篇:抗日之兵魂传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