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满唐春

满唐春 第940节

“高大上”刘远笑着说。

“高大上?”程怀亮一脸疑惑地说:“将军,这是什么意思?高大上,这是一个人的名字?”

郁闷,一不小心,又用了后世的口语了,刘远笑着解释道:“高端、大气、上档次,简称高大上。”

虽说不是很明白刘远说些什么,不过程怀亮还是听得出这是赞扬的意思,闻言高兴地说:“还是将军有眼光。”

能说没有眼光吗?如果说这个不好,传到的程老魔王夫妇口中,程老魔王估计给自己几下“铁沙掌”,而裴大美女会把自己拎去,让自已所一个给她看的。

就在众人赞不绝口之际,一旁的尉迟宝庆有些不以为然地说:“这算什么,只是大一点,镶几块破石头,将军的高大上,用在我们尉迟家的花灯还差不多,这个巨型花灯,只能算是普通货色。”

树要皮,人要脸,花这么多心思弄花灯,也是争一口气罢了,程怀玉一听,心里马上就不乐意了,扯着脖子说:“你说我们程府的大花灯一般般,那你们尉迟府的呢?在哪?一大堆人弄了半天,也没见把蜡烛点起来,不会是做得不好,粘不起来吧。”

“是吗?那你可要擦亮双眼,好好瞧个仔细了,将军,诸位兄弟,我们这边走,看看我尉迟府的花灯,保证你们赞成不绝口。”尉迟宝庆一边说,一边拉人到另一边。

程老魔王在长安城横着走,但有一个人是害怕的,那就是蛮横起来比他还要无理的尉迟敬德,二人好像天生就是冤家一样,经常斗气、相互拆台,两个老的在斗气,就是年轻的一代也相互看不顺眼,就是在扬威军中,程怀玉和尉迟宝庆也是相互竞争、互不相让,这不,二句话不到,又顶上了。

“怎么样,装好了没有?”程怀亮走到自家摆放花灯的位置,开口询问道。

一个下人行礼道:“少爷,刚刚装好,请少爷点灯吧。”

让刘远吃惊的是,这花灯非常大,有成人那么高,比程老魔王的还要高,尉迟宝庆有些挑衅地看了程怀亮一眼,接过一个火折子,熟悉地把点燃一根蜡烛,把那大花灯里的蜡烛点燃,随着那蜡烛点燃,没多久,那灯笼的竟然缓缓自己转了起来,随着那灯转,一幕幕精美的画面现在众人面前,看仔细一点,是神话传说中孙猴子大闹天宫,花灯设计巧妙、做功精致、画面栩栩如生,刘远觉得,这是不是花灯,而是一件精美绝伦艺术品。

太漂亮了。

“这不是转鹭灯吗?太漂亮了,这到底放了多少幅投影啊,精彩、精彩。”候军忍不住叫了出来。

转鹭灯?

刘远想起来了,这种被告西方称为魔灯的花灯,可是说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秦汉时称蟠螭灯、唐时称仙音烛,又称转鹭灯,后来改为熟知的走马灯,其原理是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像便不断走动,形成的很好的表现效果,说简单一些,可以说是古代的简易的投影机了。

关勇吃惊地说:“尉迟兄,这么漂亮的转鹭灯,你是怎么扎出来的?这手艺不凡啊。”

尉迟宝庆有些得意地说:“我们府上有一个丫环,家里就是做这个的,这次就是让她负责,几个女眷帮衬着,费了不少劲呢,因为马车放不下,只能到这里才组装”说完,扭头对程怀玉笑着说:“程兄,你看我尉迟府这个花灯怎么样?”

“马马虎虎。”程怀亮虽说有点不服气,不过还是认了。

这就是军人的气质。

“哈哈哈”尉迟宝庆看到程怀亮服软,高兴得哈哈大笑起来。

刘远一手拉着一个说:“好了,这有什么好争的,有能耐,到战场上,看哪个英勇,那个杀敌立功多,这才是真本事,别伤了兄弟的和气,走,我们再去看看其它的花灯怎么样。”

看到程怀亮一脸不爽要争吵,刘远连忙拉住二人,免得他们破坏内部团结。

两人虽说有些不太高兴,不过刘远的面子得给,再说这也是无关要紧的小事,两人又不是真的有仇,相视一眼,哈哈一笑,一切又烟消云散了。

于是,众人一起,去欣赏其它的花灯,花灯只是一个统称,实则上分为很多种类型,吊灯、座灯、壁灯、提灯几大类,从几个大类中又延伸出骰子灯、圆灯、关刀灯、龙灯、宫灯、纱灯、花蓝灯、龙凤灯、棱角灯、树地灯、礼花灯、蘑菇灯等,形状有圆形、正方形、圆柱形、多角形等等,什么形状、什么式样都有,看得众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刘远前面风头出得太多,此时也不想出这个风头了,与崔梦瑶等人一起努力,弄了一盏普通的宫灯凑一下热闹就算了。

当众人欣赏花灯游兴正浓,突然间,有人大声喊道:“让开,快让开,八百里急报”

“快点让开,八百里急报”

“八百里急报,八百里急报,快快让路”

八百里加急快件,那是大唐最高级别的急件,一路人停马停但信件绝不能停,任何人碰都要无条件避让,不仅撞死撞伤没有可怜,还要追究其责任,一听到八百里急件,在朱雀大街的人连忙闪出一条通道,让信使通过。

此情此景,何其熟悉,刘远心里一个颤:难不成,西线又出现了什么重大变故?

第864章 虚惊一场

去年,也是在上元佳节,也是八百里急报,最后的结局是刘远连夜出征。

还记得,当是小娘和杜三娘在自己的房间徘徊,想着主动献身,因为战场上刀箭无眼,随时死于非命,她们准备在上战场时给自己留个种、还记得,集合时,长孙冲有些得意地跟自己说,他一箭双雕,临出发时,在二个美女的身上洒下了自己的“种子”,此情此景,此刻回想起来是多么的熟悉,一切恍如昨日。

这时崔梦瑶她们回到刘远身边,一脸担心地说:“相公,发什么事?还出动了八百里加急快马?”

小娘走到刘远身边,小声地说:“师兄,不会又要打仗吧?”

刘远安慰她说:“没事,不会那么巧的,你想一下,现在大雪封山,吐蕃人就是出帐都困难,别更别说打仗了。”

“可是,上次不也是上元节,吐蕃不是兵犯淞州吗?”杜三娘有点埋怨地说:“果真是吐蕃有事,刘远二进吐蕃,对它非常熟悉,只怕……”

“好了,好了,你们这是怎么啦?”刘远笑着说:“不过是一个信使而己,一个个这么愁,好像我真要上战场似的,你们不用担心,西线有候将军镇守,肯定不会出什么乱子的,有些事,可一不可再,再说大唐边境建造了大量的水泥堡垒,吐蕃骑兵的空间已经被大量压缩,我等还是安心一点吧。”

众人正在相互安慰之际,关勇在一旁磨拳擦掌说:“嘿,最好是有异动,我要急不及待杀敌立功了。”

这个好战份子,话一出口,马上受到在场所有人的鄙视,就是小娘也给他翻白眼,吓得他退在一旁不敢再说话了。

“咦,你们看,那边还有一盏转鹭灯,我们过去看看吧。”崔梦瑶指着远处新挂出一盏转鹭灯说。

“是挺漂亮的,我们去看看。”刘远也不想再讨论那个话题,笑着的拉着众女去观赏别的花灯,走到中途,刘远扭头望去宫墙设宴处,只见一大堆人站起来,很快,隐约看到李二带着几个人离场,由于距离远,那几个人是谁刘远没有看清,不过李二穿着那一身黄袍,从远处看来,就像一根大黄蕉,而全场也有他一个人穿黄袍的,看起来异常的醒目,刘远一眼就认出来了。

刘远心头一凛:应是有了什么重大的变故,李二不等宴会结束,马上就拉人去商议机密大事了。

“将军”候军有意无意靠近刘远,压低声音说:“西线有变故了。”

“何以见得?”

候军娓娓而谈道:“那人骑的马,头大额宽、胸廓深长、腿短、关节肌腱发达,一看就知是上等的突厥马,这种马,是西线一带的府兵最常见的马匹,而那信使身上铠甲,也是西线防军的制式,所以说,候某可以肯定,这八百里的急报,是来自西线。”

说完,好像自言自语地说:“其实,大唐除了西线,也没什么紧急要事,即使有急件,亦不会选择在上元节这天上报的。”

刘远闻言,沉默不语,心中也在猜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难道是吐蕃人重施故技,又选择上元节突袭?

不得不说,关心则乱,刘远在扬威军经常教导士兵观察细致、深思熟虑,当信使纵马飞奔而过时,刘远的脑里只是想着到底发生什么事,并没有注意他的穿着打扮,而一旁的候军,却是很用心地注意到。

首节 上一节 940/11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单兵为王

下一篇:醉迷红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