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臣

权臣 第907节

  “只是可惜……”太子摇着头,轻叹一口气:“这些勇士,那都是建勇儿郎,虽说在黎谷关大显身手,但是……终究是明珠蒙尘。那样一把锋利的匕首,若只是待在东海,就如同丢在角落里,难以物尽其用啊!”

  韩漠微垂头,眼中显出冷厉之色,只是太子却是瞧不见。

  他并不做声。

  太子见他不说话,亦是淡然一笑,道:“韩漠,本宫想让你的骑兵此番随同前往临阳关,也好长些见识……到时候若是能得萧怀玉的指点,你那匕首便可磨得更快,日后若是国家有难,说不定还能为国尽忠……你意下如何?”

  韩漠心中吃了一惊,想不到太子竟然将主意都打到了风骑的身上。

  只是他却有些奇怪,这太子要将风骑带到临阳关,那又是有何目的?

  “回殿下,那些私家兵,并没有经过专门训练,乃是乡野粗人,不知礼仪,更是不通军纪。”韩漠缓缓道:“若是将他们也招来,随同殿下前往边关,只怕要惹出不少麻烦来。他们中间,许多都是粗野之夫,不同于御林军,若是惊了殿下,扰乱了军规,臣下便是万死不能赎罪了!”

  太子淡淡道:“正是因为粗野,才要出来见见世面,长长规矩,否则一支军纪涣散的私家军,又能如何为国尽忠?韩将军,一群军纪涣散的私家军,那可是危险得很啊,若不不守军纪,到时候在东海扰民,你韩将军是难辞其咎的。这一次刚好调过来,见识一下御林军的军纪,学一学,想必对你那支私家军大有好处吧?”

  韩漠还要辩驳,太子已经冷声道:“莫非韩将军觉得本宫之言有错?”

  韩漠沉默了片刻,终于道:“太子既然如此吩咐,臣下只能遵命。只是到时惊扰了太子殿下,还请殿下从轻发落!”

  太子见韩漠答应,微笑道:“你不必担心,本宫不会怪罪!”

  ……

  ……

  当夜,礼部尚书府书房之中,韩玄昌父子相对而坐。

  韩玄昌眉头紧皱,几次拿起茶盏却又放下,显得很是心神不宁,而韩漠亦是一脸肃然,在韩玄昌对面的椅子上坐着,一根手指在自己的下巴轻轻抚动,亦是若有所思。

  这一对父子,自然都是感觉到了某种极其诡异的事情正在悄悄进展着,可是让父子二人最不安的是,他们却不知究竟是什么样一个布局正在形成。

  许久之后,韩玄昌才道:“八百风骑,不可调往临阳关……他既有心将风骑调过去,那么必定有所图,而图谋的目标,很有可能就是我们韩家。”

  韩漠点头道:“孩儿也是觉得奇怪。”顿了顿,皱眉道:“可是……他既然下了命令,要将风骑调过来随同前往,咱们又如何拒绝?难道要违抗他的意思?他娶了萧明玫,实际上就成了萧家的女婿,到时候若是暗中知会萧家,借风骑这件事情,往我们头上扣一个抗命不遵的罪名,那又如何应对?”

  韩玄昌眉头拧在一起,显然也是感到十分棘手。

  “父亲,这些怪事一桩接一桩,大伯那边怎么一句话也没有?”韩漠看着自己的父亲,低声道:“他怎么不给一句话来?”

  韩玄昌道:“风骑一事,黄昏之时,我也去那头问了一声,你大伯却说由我们自己做决定,即使将风骑调过去,想必也不会有什么事情。”

  韩漠“哦”了一声,轻声道:“父亲,孩儿觉得,大伯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你?以往所有的事情,你们都会商量,但是最近一阵时间,大伯似乎低调无比……”

  韩玄昌打断韩漠的话,严肃道:“莫要胡言乱语。你大伯这样做,那也是有原因的。你二姐被立为后,宫里宫外,我们韩家都已被人死死顶住。你大伯低调行事,那也是迫不得已……这个时候,不单是你大伯,咱们韩家每一个人,都要尽量低调下来!”

  韩漠摇头道:“父亲,不是孩儿说胡话。只是孩儿想不通,以往大事小事,都是大伯拿主意,如今这种关头,他却反而低调下来……”

  韩玄昌摆摆手,道:“你大伯这样做,必然有他的道理。他的一举一动,事关整个韩族安危,那是谨慎小心,马虎不得!”

  韩漠见父亲这样说,便也不多问,只是道:“父亲的意思,是不能将风骑调过来?”

  韩玄昌闭上眼睛,靠在椅子上,沉思许久,才道:“如你方才所言,太子的吩咐,咱们还是不能违背的。你大伯那边虽然没有明说,但是看他意思,将风骑调过来,却也无妨……这样吧,你从那边调出五百骑兵过来,找个理由,便说那帮私家军不懂规矩,不服军规,听说要往边关涉险,一下子跑了好几百人,只能调集过来五百骑,那些临阵脱逃的骑兵,回头再重重治罪……保留三百骑兵在东海,护住老宅子那头,保护你大爷爷和爷爷的安全!”

  韩漠点头道:“孩儿明白,即刻修书过去!”

  他站起身来,便要出去,韩玄昌却是叫住,走上前来,帮韩漠整理了一下衣服,很是慈爱地凝视着自己的儿子,终是道:“这次前去临阳关,你自己多留心眼,务须小心谨慎!”

  韩漠用力点头,轻声道:“父亲,府中上下,就要辛苦你了!”

第730章 风雪隆山

  十二月未过,只是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降临于大地,相比起去年,今年的大雪早了半个月,一场大雪过后,一个月前被大火烧的千疮百孔的隆山山脉便笼罩在皑皑白雪之中,似乎上天怜惜隆山那惨不忍睹的面貌,所以给它披上了白色的外衣。

  这一场雪一下就是连续三日,积雪深厚,魏军在大雪初降第一夜便对隆山发动了一场按捺已久的进攻,但是庆军早有准备,一场激烈的交锋,最终魏军又一次撤退。

  庆军每一刻都不敢掉以轻心,时刻关注着山下那联营的魏军阵地,山下那骏马的低沉嘶鸣,无日无夜不往山上传过来。

  自火烧隆山之后,双方又僵持了一个多月,魏军的几次进攻,虽然并没有拿下隆山,但是庆军花费无数精力在山脚修筑的三道防御工事,已经被魏人摧毁了第一道,第二道防御工事也是破损不堪,或许再经过两次冲击,第二道防御工事也会被完全摧毁。

  如果不是这一场大雪突如其来,或许第二道防御工事在这几日之内便即被摧毁。

  魏人火烧隆山,那时以为是绝妙之计,当隆山大火燃烧的那一霎那,几乎所有的魏军都认为,隆山已是掌中之物。

  所以当时所有的魏国将士,充分地展现着魏人的勇悍,冲锋上山。

  但是正因如此,那一战之后,他们才豁然发现,他们的激动,让他们错失了一个天大的时机。

  当时庆军为了引诱魏军上山,三道防御工事的守兵俱都佯装四散,这在魏人看来,那是溃散,所以更加坚定了他们向隆山冲锋,根本想不到要将防御工事先行摧毁。

  而且商钟离乃是一流的防守名将,防御工事之坚固复杂,那也是一等一的强悍,即使想要摧毁,也要花费许久的时间。

  魏军中伏,士气跌落至谷底,全线撤退,若非后来司马擎天亲帅铁马骑稳住阵脚,后果实在不堪设想,但是仓促败退之下,更想不到要占下庆军的防御阵地。

  魏军撤,庆军反扑之间,重新控制山脚的数道防御工事,而魏军也错失了损毁防御工事的最好机会。

  ……

  商钟离善守,天下闻名,他一生最大的钻研,就是对于防御阵地的建设。

  隆山山脚三道防御工事,每一道防御工事都是极其复杂的阵地。

  当先挖深渠,深渠之后便是倒尖木,斜而向外,尖木顶端如同枪锋般,其后便是大石垒成的石墙,之后又是巨木栅栏,栅栏后面部署弓兵,层层相连,组成一道坚固的防御工事。

  面对如此工事,骑兵冲击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连续三道这样的工事,其防守之严密,令人叹为观止。

  火烧隆山后,魏军稳住阵脚,在这一个月来,连续对防御阵地进行攻击,魏人勇猛,剽悍异常,竟是生生地将第一道防线摧毁,而第一道防线也已经被魏军所掌控。

首节 上一节 907/13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极品小军阀

下一篇:庆余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