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75节

乾坤颠倒,黑白不分,巍巍民国,一向如此。

“别看了,走吧。”冯庸叹气说。

周赫煊无奈摇头,成功办学的欢喜心情,瞬间被冲得荡然无存。

郁闷无比的返回报馆,周赫煊屁股还没坐热,胡政之和张季鸾就一起找上他。

张季鸾说:“我们刚刚收到警告,北平方面勒令《大公报》淡化万县惨案,报道言辞不得过于激烈。好像直隶地区所有报馆,都收到了这条电令。”

“社长,你说怎么办吧。”胡政之看着周赫煊。

周赫煊反问:“你们的意见呢?”

张季鸾说:“该如何报道,就如何报道。不党、不私、不卖、不盲,这八个字不能丢了。”

周赫煊仔细考虑着其中得失,最终咬牙说:“报!”

胡政之和张季鸾相视一笑,前者说道:“这次的社论我来写,尽量含蓄一些,但事实必须讲清楚。”

想要在民国办报纸,骨气和圆滑都得具备。胡政之不会傻到故意激怒军阀和洋人,但关键时候还得坚持底线,这才是《大公报》真正的办报方针。

上次周赫煊说的那个深度报道,各地军阀近年来的军费开支,胡政之早就收集齐了。但此时正值北伐军接连大捷,他选择暂且按住不发,因为一旦这种呼吁和平的文章写出来,等于变相在帮吴佩孚说话。

真正的报道时机,是在南北军队僵持不下的时候。

打发走胡、张二人,周赫煊坐在办公室里唉声叹气,他发现自己不管怎么做,对中国的糟糕局面都无济于事。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

周赫煊没好气道:“请进!”

一个年轻人推门而入,恭敬道:“周先生你好,我是来送请帖的。”

周赫煊打开帖子,却是张学良以前的副官、如今《北洋画报》的社长冯武越,邀请他周末参加舞会。

“劳烦通知冯社长,我到时会去的。”

周赫煊感觉很讽刺,如今全国老百姓都在抗议列强,有钱人家的舞会却还照开不误。而他周赫煊,也是那“不知亡国恨”中的一员。

……

褚府。

褚玉凤歪趟在榻上,抽着大烟问:“都半个月了,还没找到机会?”

杜笑山苦着脸说:“那姓周的太鸡贼,平时都待在租界不出来。今天倒是去了东郊,但随行的还有张学良和冯庸,这事不好办啊。”

褚玉凤满不在乎道:“他不出租界,那俺们就在租界下手。”

“可不行!”

杜笑山连忙劝阻:“二爷,在租界动火器是大忌,一不小心就会引来洋人干涉。”

“你呀,就是胆子太小。”褚玉凤笑道,“找个枪手,躲在人群里放枪,打完枪子儿就跑,洋人能查得出来?”

“这……”杜笑山欲言又止。他真不想管这事,好歹周赫煊是张学良的人,而且还是个知名大学者,万一出了纰漏,就得轮到他杜笑山来背黑锅。

褚玉凤面色狰狞道:“你是天津的地头蛇,去给俺物色一个不要命的枪手。给他1000大洋,务必把周赫煊的脑袋提来。这是军令,不得违抗!”

“好……好吧。”杜笑山勉强答应,心里已经把褚玉凤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

别看褚玉凤在天津城横行无忌,其实还是个怂货。他根本不敢在租界杀人,就连请枪手都委托杜笑山,以后出事可以推得一干二净。

杜笑山当然不是傻瓜,凭白给人当枪使。他回到家中左思右想,唤来心腹说:“你去给周赫煊传句话,让他出门小心,谨防刺客。”

第七十一章 狗血

周赫煊很快就收到杜笑山的提醒,那天他出门上班,突然迎面走来个人,没头没尾地说:“先生出门小心,谨防刺客!”

自穿越以来,要说周赫煊得罪过的人,也就溥仪和褚玉凤。

就溥仪那软弱性格,是绝对干不出刺杀这种事的。那就只剩下褚玉凤了,周赫煊感觉如芒在背,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应对。他也不敢再让孙家兄弟轮换着去李公馆练武了,每天出门必然带在身边,好歹能增添些安全感。

但天底下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周赫煊琢磨着要解决这个隐患,而不是被动等待杀手出现。

按照历史轨迹,褚玉璞和褚玉凤还能风光一两年,真要铁了心杀周赫煊,足够他死上好几次!

好在租界足够安全,就算安排刺客,那也得谋划很久。

周末。

周赫煊换好衣服,在楼上窗户观察许久,才带着孙家兄弟出门。

他叫了三辆黄包车,孙永振在前,孙永浩在后,自己乘坐中间那辆,对车夫说:“往北,去博目哩道!”

车夫讶然回头:“先生,博目哩道在南边。”

“我喜欢绕路看风景。”周赫煊懒得解释。

“好嘞,先生坐好!”三位车夫大喜,绕路跑他们赚得更多,巴不得能绕一整天。

每次出门都变着法子绕路,自然是为了防止有人埋伏。

周赫煊暗自吐槽:妈蛋,真是日了狗了。出门参加个舞会,都搞得跟地下党接头一样!

博目哩道在英租界最南边,也就是后世天津的彰德道。半个小时的路程,兜圈子足足花了两个钟头时间,黄包车才终于在冯公馆门口停下。

首节 上一节 75/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