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875节

黄明堂问:“定思指的是谁?”

陈其尤气愤道:“还能有谁?老蒋的连襟,刚刚当上行政院长的孔祥熙!孔祥熙利用职务之便,在香港大做军火生意,老百姓捐献的血汗钱,不知被他损公肥私吞了多少。”

“此人着实该杀!换做十几年前,我早就亲自带兵弄死他了。”欧阳丽文突然发声,这位夫人一开口就要杀人。

陈其尤继续道:“老蒋让我做他的私人代表,常驻香港负责联络致公党。咱们致公党的海外支部踊跃捐款,那些钱都是华侨的血汗啊,一分一厘从指缝里抠出来的。结果呢?我发现华侨的捐款,被孔祥熙的心腹上下其手,以次充好、以少充多购买战略物资。这些军火物资运到香港,账目根本就对不上,差得也太离谱了。这次我回内地,就是要揭露孔祥熙发战争财的无耻行径,让他这个行政院长立马下台!”

周赫煊劝道:“算了吧,你搬不倒他的。虱多不痒,孔祥熙搞这些早就被曝光多次了,还不是照样官运亨通?”

“搬不倒也要使力,我看不惯!”陈其尤怒道。

周赫煊也不再多劝,求仁得仁吧。

历史上,陈其尤这次揭露孔祥熙贪污舞弊,不仅惨遭老蒋撤职,还被囚禁于息烽集中营,直到三年后才被放出来。

可怜在抗战期间,南洋华侨每年的捐款多达7亿元(法币),美洲华侨每年捐款2亿到3亿元(法币),以司徒美堂为首的致公党高层共捐5400万美元。这些钱有多少用于抗战,又有多少被四大家族揣进腰包?难以统计。

冯玉祥在四川号召捐款,四川人民勒紧裤腰带,当年就捐出7亿多元法币。还有两湖、云贵、两广、陕豫……全国百姓捐出的钱,又被某些人贪污了多少?

想到这里,周赫煊就对募集捐款和寻求借款毫无动力。那些硕鼠连美国支援的军用罐头都要倒卖,给前线将士派发“猪食”,还有什么做不出来?

活该被赶到台湾去!

“这种事不提也罢,实在败兴。”陈演生说,“明诚此去美国,如果能说服罗斯福售卖飞机,那我致公堂的美洲捐款,干脆直接换成飞机运回国,免得遭到孔祥熙的私吞。”

周赫煊说:“我试试看吧。”

黄明堂感慨道:“唉,还是年轻好啊,可以为国效力。我这个老头子行将就木,只能站在旁边为你们摇旗呐喊了。”

周赫煊安慰道:“有心为国即是英雄。”

历史上,再过半年广州就要沦陷。而黄明堂以72岁高龄,带着妻子回广西老家募兵抗日,结果因旅途劳累,走到半路上就一病不起,抱憾而终。

第八百五十五章 话不投机

离开广州之前,周赫煊还是忍不住见了吴铁城。

如今广州作为中国进口物资的转运中心,吴铁城和曾养甫整天都极其繁忙。一方面忙于应付日军轰炸,组织抢修铁路和厂房民舍;另一方面忙于战略物资的运输调度,里面弯弯绕绕的事情太多,很多都需要吴铁城亲自过问。

“子増兄,别来无恙啊!”周赫煊抱拳笑道。

吴铁城快速签署了一份文件,才起身说道:“明诚兄,你怎么到广州来了?”

周赫煊说:“奉中央命令,出访美国。”

吴铁城打着官腔说场面话:“明诚乃国之大贤,在西方名声显赫,此去美国定然收获累累。”

“子増兄过誉了,略尽绵薄之力而已。”周赫煊谦虚两句,说道,“我这次来广州,发现一路上都有日机轰炸,广州恐怕不久就要成为日寇进攻的目标。”

吴铁城颇为自信,摆手说:“明诚勿虑,广州靠近香港,是英国人的利益重心。日寇是肯定不敢进犯广州的,否则必然引来英国的干涉。”

“上海也是列强利益之重心,比广州更重要。”周赫煊提醒道。

“那不一样。”吴铁城详细解释道,“明诚兄虽是国际问题专家,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此事另有内情。早在淞沪会战刚刚结束时,日寇就准备进攻华南,但因为日机轰炸美国和英国战舰,引起了英美两国的强烈抗议。因此在去年底,日寇怕引起列强干涉,就已经改变了作战计划,敌人在未来一两年内都不会攻打华南。再则,苏联跟中国签署了和平协定,日寇必须派兵在北方防御苏联,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南下。”

吴铁城所说的都是实情,也是从老蒋到余汉谋等各级统率,彻底忽视华南防御的根本原因。

于是乎,老蒋不但没有加强广东防御,还不断从广东抽调粤军精锐北上。福建和广东虽被设为第四战区,但都是样子货,只有一个名字而已,连战区统率机构都没有建立起来。

历史上,在日寇进攻广州的一个月前,吴铁城就向老蒋紧急汇报,说得到了日军要进攻广州的消息。直到日寇攻打广州的四天前,吴铁城又急电老蒋,说香港的英军情报机构发来消息,日寇将在11日前后发动进攻。

老蒋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是日本人的谣言,不但没有指示广州加强防备,反而继续抽调粤军增援武汉。在广州遭到攻击的两天前,老蒋还给余汉谋发命令:“无论如何,须加抽一师兵力向武汉增援。如能增此一师,即可确保武汉。否则武汉将失,粤亦不能保。只要武汉能守,则粤必无虑。切盼吾兄不顾一切,勉抽精兵一师,以保全大局。”

余汉谋没有办法,只能抽调粤军增援武汉,兵还没派出去,日寇就已经发动了对广州的进攻。

广州的三位大佬吴铁城、余汉谋和曾养甫,搁在民国政坛都极有能力,至少不是庸碌无为之辈。但他们被老蒋坑惨了,最后还得站出来为广州沦陷背锅,蒋委员长实在害人不浅。

就拿余汉谋来说,抗日名将啊,后来指挥的两次粤北会战打得极为精彩,跟一塌糊涂的广州保卫战形成鲜明对比。

当然,这三人虽然属于背锅,但也难辞其咎,他们确实在广州做了太多令人诟病的事情。以至于,三人后来对广州避而不谈,只大肆夸耀他们其他的成就。

周赫煊感觉自己无法说服吴铁城,只能退而求其次道:“子増兄,不论如何,日寇肯定是要进攻广州的,因为广州乃粤汉线之起点。中国从欧洲购买的军火物资,都要从广州运进来,日寇岂能坐视不理?即便像你说的那样,广州一年半载之内没有危险,但一年半载以后呢?所以,我恳请子増兄,赶快下令转移广东南部地区的工厂和学校,免得到时候慌乱无促。”

“不可。”吴铁城抬手说,“既然日寇没有攻打广东的计划,我们现在就搬迁工厂和学校的话,必然造成社会各界恐慌,属于自乱阵脚之举。”

周赫煊气得直想发笑,继续苦劝道:“子増兄,战争期间,搬迁工厂和学校属于正常行为,老百姓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吴铁城叹气道:“明诚兄,实话跟你说吧。广东现在负担着重要任务,必须为前线和中央输送物资。广州周边地区大大小小的工厂,每天机器连轴转,上午被轰炸,下午就要赶紧复工。为了什么?还不是在为前线和中央生产后勤用品!一旦搬迁,何时才能复工?而在复工之前,又拿什么输送到武汉去?”

周赫煊顿时语塞,他实在无话可说了。

广州如此重要的交通枢纽,如此危险的沿海城市,在国府官员的眼中,居然不是潜在前线,而是负责生产输送物资的战略大后方……

强忍着吐血的冲动,周赫煊再退一步道:“好吧,广州的工厂需要完成生产任务,那学校呢?就拿中山大学来说吧,从七七事变到现在,中山大学已经被轰炸了近10次,师生死了好几个。为什么不搬迁?为什么让学生顶着轰炸上课?”

吴铁城耐心解释道:“中山大学是广东最好的大学,社会各界都盯着呢。只要中山大学还在广州,那就表示国民政府没有放弃广州。一旦中山大学迁走,则广州民心必乱。民心一乱,局面将不可收拾。至少资本家们会很担忧,会想着把自己的工厂搬走,整个广州的工业就全毁了,广州的后勤生产任务也没法完成了!”

“你是拿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当儿戏!”周赫煊怒道。

吴铁城正色道:“为了抗战胜利,一切皆可牺牲。”

“我……”周赫煊强忍住怒火说,“那好,中山大学可以不搬,其他学校必须搬走!”

吴铁城也不想跟周赫煊吵架,敷衍道:“我需要先开会讨论,毕竟诸多学校内迁是大工程。怎么迁?迁到哪里?这些都需要慎重考虑。”

开会讨论?

恐怕日寇兵临城下了,讨论都还没有结果。

首节 上一节 875/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