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881节

到后来,魏特琳只能自己守在校门口,严防日寇兽性大发。但日寇却总是几个人把她包围控制,再分出人手进校抢妇女,让魏特琳分身乏术,心灵倍感煎熬。

如今魏特琳还留在中国,但她的精神已经出现问题,再过两年就要抑郁自杀,在她家乡的墓碑上刻着四个中文字——金陵永生。

同样自杀的,还有半个多世纪后的张纯如。她长期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她的著作引起西方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的关注,自己却长期受到精神折磨和日本右翼分子的威胁,终于在抑郁当中吞枪自尽。

《拉贝日记》中记录了500多起屠杀案例,《魏特琳日记》也记录了多起强暴、绑架和杀害妇女案例。周赫煊不仅要出版这两本日记,他还要根据大量一手资料,自己写一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籍,并且要在美国和欧洲出版。

不能等到20世纪末,才让张纯如一个弱女子,备受煎熬的揭露南京大屠杀,在得到欧美社会关注后却抑郁自尽。

有些事情,必须让世人铭记,而且越早越好,越久越好。

周赫煊无法做保护者,但他却能做一个揭露者。

“两位神父先生,还有史汀生先生,我准备写书揭露南京大屠杀,请你们务必帮忙,不能让血腥残酷的事实被掩盖和遗忘。”周赫煊突然鞠躬道。

“我们会的,请放心。”普利兹兄弟立即保证。

史汀生也承诺道:“我会保证书籍顺利出版。”

史汀生的承诺,才是周赫煊真正想要的。因为在此时美国孤立主义盛行的政治气氛下,就连日军轰炸美国战舰的影像资料,都被刻意删减后才公开放映,更何况是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

史汀生已经伺候了六个美国总统,他在美国政界影响力极大。更难得的是,加盟骷髅会的惠特尼家族,也跟史汀生站在一边,迫切希望美国尽快参战——惠特尼家族想发战争财大卖军火。

有了史汀生帮忙,就能保证大屠杀书籍的顺利出版。

第八百六十一章 拉贝日记

周赫煊来到纽约的第二天,胡适和张彭春也过来了。他们和普利兹兄弟关系很熟,胡适甚至和亨利·普利兹有将近十五年的交情。

发起“美国不参与日本侵略委员会”,胡适、张彭春二人也是出了大力气的。关于日本侵华的宣传工作,胡适在美国是搞演讲,而张彭春则编写话剧在美国演出,与美国教会的宣传活动互相配合。

周赫煊隐约的感觉到,美国有一双无形大手,把胡适、张彭春、美国教会和美国学界串联起来。

但肯定不是骷髅会,因为骷髅会内部也非铁板一块。有的家族希望美国不参战,有的家族希望美国赶快参战,有的家族则希望美国在合适的时机参战。

史汀生虽然在骷髅会有巨大影响力,但依旧无法调和这种矛盾。他是倾向于美国尽快参战的,问题是别人不愿意啊,只能通过支持民间抗日援华运动来达成目标。

周赫煊想要在美国造势,史汀生和惠特尼等家族也想造势,他们现在的目标是一致的。

于此同时,反对制裁日本的力量更为恐怖,那些利益财团联手起来,把罗斯福和史汀生都压得不敢轻举妄动。

6月中旬,约翰·拉贝终于来到美国。

他高高的个子,身材微胖,戴着一副圆框眼睛,头顶已经全秃了,只剩下周围还有些头发。

约翰·拉贝在见到周赫煊之后,第一句话就是:“抱歉,周先生。关于大屠杀的影片,我没有能够带来,它们被盖世太保收走了。”

“你也拍了影片?”周赫煊惊讶道。

拉贝解释说:“是美国的马吉先生摄制的,我拿到了一份拷贝,打算带回德国揭露日本的战争罪行。但是……”

经过拉贝先生的仔细说明,周赫煊终于了解了事情经过。

拉贝在刚回德国的时候,是受到了热烈欢迎的,还被德国国务秘书授予一枚红十字勋章。

紧接着,拉贝将自己的报告寄给希特勒。几天之后,盖世太保将他逮捕,并带走了他的日记和影片拷贝,审讯了几小时又将他放出。同时,盖世太保警告拉贝,今后不许再做报告,不许出书,不许放映马吉的大屠杀影片。

历史上,直到1938年十月,拉贝才把自己的日记要回来。现在稍微有些不同,因为周赫煊答应帮拉贝在美国出书,拉贝托关系从警察总局那里提前要回日记。

拉贝离开德国的经历也很惊险,他将日记藏在皮箱夹层里,差点就被监视者搜出。他以旅游为借口,带着家人前往瑞典,因为瑞典跟德国关系好,所以没有受到盖世太保刁难。到了瑞典之后,他再坐船去英国,紧接着连夜坐船来到美国。

拉贝庆幸道:“周先生,幸好你发给我的电报,是通过中国驻德大使馆转交的。如果直接发给我的话,肯定已经被盖世太保发现了,他们一直在秘密监视我的对外通信。”

“你今后有什么打算吗?”周赫煊问。

拉贝说:“以后不知道,但现在我只想把日记公开,让更多的西方人知道日军暴行。虽然没有明确数据,但日军至少在南京屠杀了十万人以上!”

周赫煊连忙问:“你是怎么推算的?”

拉贝说:“红卍字会每天最少掩埋200具尸体,竟然还有3万具尸体尚未掩埋,这只是2月中旬的数据。所以,仅从红卍字会的尸体掩埋报告中,就可以推测日军屠杀了4万2千人以上。在南京城里,负责收埋尸体的,除了红卍字会以外,还有红十字会、回民掩埋队、同善堂掩埋队、崇善堂掩埋队、南京临时政府掩埋队,以及零星的私人掩埋队。就算这些掩埋队埋葬的尸体比红卍字会少一半,那加起来也超过了10万受害者。至于更多的数字,我不敢去想。”

周赫煊沉默片刻,说道:“我能先看看你的日记吗?”

“当然。”拉贝连忙打开皮箱,入眼便是三枚勋章和一块红绸布。

三枚勋章的其中一枚,是国民政府颁发的采玉章。而那块红绸布,则是拉贝离开南京时,他救济的难民们所赠送,红布上写道:“您是几十万人的活菩萨。”

拉贝解开红绸布,把日记翻出来交给周赫煊,自己则站到一旁不停抽烟。

说实话,周赫煊虽然喜欢看各种史书史料,但他穿越前没有读过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内容。因为读高中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次爱国教育展出,南京大屠杀的照片让他反胃,之后便坚决不肯再接触。

此时此刻,周赫煊带着异常沉重的心情,翻开拉贝的日记手稿仔细阅读。

开头的一部分还很正常,是关于筹建国际安全区的,接下来就显得触目惊心了。其实拉贝的用语很普通,日军闯进安全区他使用的是“光顾”,妇女被日军抢走他使用的是“拉走”。

但在这些普通用词背后,却隐藏着无限的血腥、残暴和丑恶。

有时候,在同一天内,就密密麻麻的记述着,几点几分谁被拉走,几点几分又有谁被拉走。

在拉贝的记述中,日军也有少数好人,比如日本宪兵制止士兵强暴和抢劫,比如某个日军救治受伤的尼姑。但这种“好日军”的记录,只有寥寥几次,剩下全是一群禽兽不如的东西。

同时,从日记中可以看出,日本人在刻意隐瞒真相。稍微大一点的屠杀现场,都会事先把西方人驱走,但还是让拉贝目睹到一次屠杀数百人的场景。而且日军还会给国际安全区提供食物,尽量装出伪善的面目,让西方人以为被屠杀的平民并不多。

其中12月份的日记,拉贝有提到过一个传闻,说是已经有6万中国人被杀。但拉贝对此存疑,因为他没有亲眼目睹,更不敢相信那是事实。

周赫煊一页一页的翻看着,于珮琛在旁边跟着看。

没看多久,于珮琛便已不忍卒睹,跑出房间到外边去缓和情绪。

首节 上一节 881/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