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963节

周赫煊趁机说道:“我这次是代表中国政府来访问英国的。我知道,英国人民一向热爱和平,现在却被迫接受战争,无数英国人丧生于德国的枪炮之下。对此,我代表中国人民,向英国人民给予由衷的同情和慰问。法西斯是破坏人类和平的恶魔,而中国,已经和法西斯势力战斗了十年!早在十年前,日本法西斯就侵略中国东北,我们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而今,我希望中国和英国能够携手起来,共同抵抗法西斯势力的入侵,打赢这一场被法西斯强加于头顶的战争!”

记者兴奋道:“周先生,你是要代表中国与英国进行结盟谈判吗?”

周赫煊越说越起劲:“中国愿意和任何反法西斯力量结盟,因为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战争,这是一场法西斯恶魔妄图统治全世界的战争。”

一个记者突然发问:“中国能够抵抗日本的进攻吗?你们好像打了很多败仗。”

周赫煊立即反驳:“英国也打了很多败仗,几十万英法联军被堵在敦刻尔克,难道你认为英国无法赢得胜利?”

“呃……当然是英国必胜。”那记者尴尬道。

周赫煊慷慨激昂道:“中国永远不会屈服,就像英国也不会屈服一样。日本或许可以占领整个中国,但他们占领的中国,绝对没有活着的中国人,因为在中国人死完以前,绝不可能放弃抵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必胜,中国必胜,英国必胜!”

记者们飞快速记,又有人问道:“你对中英结盟有信心吗?”

周赫煊突然严肃起来:“我感到非常遗憾,作为反法西斯国家,中国和英国应该是天然的盟友。但是,英国政府却要对日妥协,英国居然要关闭滇缅公路。那是中国对外仅有的两条交通线之一,英国政府的做法,无疑是把中国推入绝境。这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因为中国拖住了日本的侵略步伐,一旦中国丧失抵抗力,日本必然加快入侵英国的远东殖民地。英国政府的行为是短视的,是懦弱的,我希望丘吉尔首相能够仔细考虑!”

医院完全变成了周赫煊的演讲舞台,许多病人都好奇的跑来聆听,直讲到临近中午才终于结束。

等记者散去以后,马珏钦佩地说:“先生,你讲得真好!”

周赫煊问:“他们没事吧?”

马珏说:“汪先生已经醒过来了,居先生还需要住院休养。”

“我没事了。”汪日章缠着一额头绷带,竖起大拇指道,“周先生厉害,居然连飞机也会开。要不是你临危出手,咱们全都要交代在英吉利海峡。”

周赫煊苦笑道:“我真不太会开飞机,赶鸭子上架而已。”

马珏突然指着外边:“先生,郭大使来了!”

郭泰祺依旧打扮得非常骚包,但脸色却有些憔悴,他拄着文明杖过来关切地问:“你们都没事吧?我刚收到消息,吓死我了。”

周赫煊说:“没事,一点小伤。对了,英国政府作出决定了吗?”

郭泰祺摇头叹气:“还没有决定,但差不多就那样子了。”

事实上,就在周赫煊开飞机的时候,英国内阁已经通过了关闭滇缅公路的决议。但这个决议暂时没有公布,因为英国需要获得美国的首肯,若是美国反对,那这项决议就只能作废。

第九百四十八章 再会艾德礼

伦敦,中国驻英大使馆。

“英国具体的政治局势是怎样的?”汪日章迫不及待地问。他虽然名义上是安排给周赫煊的秘书,但却有责任随时给常凯申传递消息——毕竟老蒋喜欢玩微操,什么事情都想管一下,包括外交谈判。

郭泰祺说:“现在英国内阁属于战时联合政府,丘吉尔所代表的保守党主管军事和外交,艾德礼所代表的工党主管内政,自由党可有可无。”

汪日章又问:“保守党和工党对中国分别是什么态度?”

郭泰祺说:“工党主张联合一切潜在的国际盟友,包括中国。如果英国是工党执政,肯定不会关闭滇缅公路,但工党很少插手外交事务。你可以理解为,工党在英国外交政策上,只有建议和讨论权,决定权在保守党那里。”

“那保守党呢?”汪日章问道。

郭泰祺苦笑道:“保守党分为两派。张伯伦虽然下台了,但他对保守党还有很强的影响力,他是主张妥协求和的。丘吉尔在上台之初就是个傀儡,但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丘吉尔已经得到了许多保守党议员的支持。现在保守党在大方向上由丘吉尔主导,他的外交理念是放弃亚洲,先联合美国解决欧洲问题,再回头顺手把亚洲问题搞定。”

周赫煊概括道:“也就是说,丘吉尔根本没把亚洲放在眼里,日本和中国打得再热闹,也比不上欧洲的任何一次战役。”

郭泰祺说:“是啊,丘吉尔的全部目光都聚焦在欧洲,只要日本不进攻南洋地区,他才不会管中国的死活。”

汪日章扭头问周赫煊:“周先生准备怎么着手谈判?”

周赫煊想了想说:“我想先见见工党领袖艾德礼,如果能说服他,那就更好办了,毕竟工党也是执政党之一。”

当年周赫煊访问英国时,艾德礼只是个小角色,还奉命给周赫煊当过导游,二人算是有些点头之交。

说来很可笑,几年前的工党还反对一切战争,奉行理想主义外交政策。他们认为战争是罪恶的,在国联的领导下大家一起裁军,世界就能变得无限美好。

甚至1935年时英国政府重整军备,工党还站出来指责,工党的部分党员竟然要英国政府“关闭征兵站,解散军队,解除空军武装……废除可怕的战争设施”。

嗯,就是主张英国去军事化。

如果真的执行工党这一理念,那啥都不用说了,希特勒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占领英伦三岛。

艾德礼属于工党中的异类,就像丘吉尔是保守党异类一样,两人都奉行强硬的军事外交政策。于是他们上台了,现在丘吉尔是首相,艾德礼相当于副首相(此时为掌玺大臣,两年后正式出任副首相)。

但两人在具体看法上又有些不同,丘吉尔想要联合美国解决欧洲问题,艾德礼想要联合所有反法西斯国家解决世界大战——但他们都无法完全做主。

丘吉尔这个首相当得很憋屈啊,他刚刚上台时,张伯伦依旧相当于太上皇。

因此在德国进攻比利时的时候,英国政府虽然已经出兵,但内阁却在讨论如何求和,甚至打算割让殖民地给德国。当法国正式投降以后,英国内阁又在讨论向意大利议和,打算放弃地中海利益讨好意大利。

丘吉尔每次做出强硬措施,都要大费口水说服内阁,并一次次答应内阁的软弱求和之举。用丘吉尔的话来说就是:“明知无用,还要讨好猪一样的队友而硬着头皮去做。”

……

周赫煊抵达伦敦的第二天,英国外交部秘密致电美国,再次征求罗斯福的看法。如果美国不明确反对,英国就将暂时关闭滇缅公路。

胡适在美国得知消息,立即电告中国外交部,老蒋遂命令周赫煊和郭泰祺立即展开外交游说。

郭泰祺忙着做演讲和会见英国外交部官员,周赫煊则直接找到了艾德礼。

“周,好久不见。”艾德礼握手笑道。

周赫煊微笑道:“恭喜阁下成为英国掌玺大臣。”

艾德礼摊手道:“这可不是个令人愉快的工作,情况太糟糕了。”

周赫煊说:“你能推翻张伯伦的绥靖内阁,这就是对世界反法斯西做出的最大贡献。”

首节 上一节 963/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