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万历1592

万历1592 第124节

王锡爵心里还有点心虚,因为这件事情和他也有关系,当日他在内阁为朱翊钧打抱不平,结果被顾宪成听到了,顾宪成出言讽刺王锡爵,王锡爵看不过去,又给反讽了回去,谁知顾宪成回去之后气不过,上表弹劾王锡爵,正好撞在了朱翊钧的枪口上,朱翊钧大笔一挥——革职,贬为庶人,永不录用。

这下子就让那个老古板陈有年不爽了,我是吏部尚书,你贬斥我的下属连个招呼都不跟我打,是不是太不把我当回事儿了?陈古板不爽了,上疏要求辞官,此时正值皇帝谋划政变的时候,没搭理他,陈古板大为不爽,连上七道奏疏要求辞官,朱翊钧还是没搭理,现在这个事情落到了内阁的头上,王锡爵正在头疼。

“回禀太后,此人是在为被陛下贬斥的吏部郎中顾宪成打抱不平。”

李太后一听就皱起眉头:“堂堂天官,居然为一个官员打抱不平而辞官不做,难道还有比公务更重要的事情吗?如此不顾全大局,这样的官员要之何用?要是张实还在,怎会出现这样的官员帐{要辞官,那就允了,让他走吧且不允许给他尚书致仕的待遇,他是被贬斥的官员,永不叙用!”

王锡爵算是领教到当初大明铁三角的厉寒处了,当年,大明铁三角横行天下,所到之处,无能庸吏纷纷下马,朝廷一度扭亏为盈,财政结余甚多,足以支持朝廷支用数年之久,可惜张居正一死,变法就没了,其实就王锡爵自己来看,也是佩服张居正的,可惜人亡政息,得罪的人太多,张居正也不得不死。

可惜了这大明唯一相啊!

第一卷 威震西北 二百七十八 不爽的李成梁

作为一个曾经有热血有理想有追求的读书人,王锡爵是有梦的,然而再名利钞中挣扎徘徊,王锡爵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初心,变质的儒学已经无法造就孔子和他三千门徒的那般盛况,他的门徒虽然不下百万,可真正承袭了他的理念的还不足三千,道学家们理学家们所承袭的思想是极端保守陈旧的学说,出不了圣人。

王锡爵显然不是圣人,他只是一个官僚,连个学者都算不上了,他虽然曾经有过理想,但是现在只剩下了求生之心。

王锡爵得以活命的条件就是余生都要活在皇室的监视之下,他将清清楚楚的知道他的身边有皇室的眼线,他将很清楚深知自己身边睡着的侍妾都可能是皇室的人,但是他无可奈何,他必然要和这些随时会冗自己性命的人共舞,因为他掌握了一个惊天大秘闻,一个足以动沂帝统治的秘闻。

他虽然成功阻止了惨剧的发生,但是代价就是付出自己的余生,他将最迟在三个月之后辞职,离开京师,永远的离开这个名利场,回到自己的家乡,过自己的余生,生死天注定,他也无力反抗,这样想着,他逐渐看破了红尘。

大军抵达京师的前一天,李成梁终于按耐不自己的交际,跑到了王锡爵的府上请求接见,王锡爵这一次没有阻拦李成梁,大大方方的接见了李成梁,微笑着和李成梁诉说着过往的情分,但是对于李成梁最关心的地方却丝毫不说,这让李成梁万般的郁闷和不解。

终于,李成梁按耐不啄中的疑惑,开口询问道:“阁老,萧如薰的事情和我儿如松的事情到底该怎么说呢?萧如薰立下如此大的功勋,陛下该不会想要以萧如薰取代我李氏镇守辽东吧?”

王锡爵微笑道:“你为什么会这么想?”

“难道不是吗?”李成梁焦急的说道:“萧如薰能打,能带兵能练兵,把倭国收拾的服服帖帖的,还给朝廷弄了那么多银子,皇帝肯定会想着用萧如薰彻底解决蒙古和女真的问题,再说现在萧如薰的威望大涨,眼看着很多京中勋爵都不把我当回事儿了,全都跑到萧家去巴结萧文奎,我又该如何自处啊?”

王锡爵看着着急的上窜下跳的李成梁,仿佛透过李成梁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你就不要担心了,此战之后,辽东总兵会由李如松出任。”

李成梁先是一惊,然后又是大喜,忙问道:“萧如薰不会取我李氏而代之?这太好了G萧如薰他”

李成梁又变得患得患失起来,看起来是被萧如薰这个后起之秀的凶猛给吓怕了,早些时候那个气吞万里如虎的李成梁已经见不到了,现在的这个被岁月侵蚀的毫无雄心壮志退化成为政客的李成梁真的老了。

“萧如薰会被陛下任命为提督云南御边总兵官,统帅云南之兵征讨洞武国,彻底将袭扰我边关十数年的洞武国收拾掉,同时,进爵平虏侯。”

“封侯了?”李成梁一愣:“我李成梁在边关十数年,大旋百战,大捷十次,才得了一个伯爵的爵位,萧如薰不过两场大战,就能封侯?!”

李成梁看起来很不甘心,感觉自己奋斗一辈子的荣耀被人超过了,万历年间第一武将的位置被夺走了,这让他很不爽。

王锡爵冷笑不已,他当着面不好说,但是李成梁的十大捷里面到底有多少水分,他是清楚的,封个伯爵只是辽东系文臣顺势而为,为了政治斗争而塑造了李成梁这位战神的角色,可萧如薰两战都给国家带来了无法忽视的好处,尤其是朝鲜之役。

数千万两银子抵得上大明数十年中央税收,等于大明一年就有两年的税收可以使用,大大缓解了朝廷的财政负担,这在不清楚皇帝政变消息的群臣看来是极大的加分项。

所以在皇帝收回三王并封召令,并且下令进爵萧如薰的时候,才没有任何阻力的被群臣通过,让萧如薰成为了万历年间军功封侯的武将第一人,这算是实至名归,没有争议,但是你李大帅的争议至今为止还没有消散,这个含金量的对比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所以,你还说什么呢?

“萧如薰给朝廷弄来了数千万两的银子,朝廷未来十年之内的财政都将宽裕不少,所以萧如薰在朝臣内部的名声相当好,尤其是户部和兵部的官员,十分推崇萧如薰,还在私下里将萧如薰誉为大明第一将,李将军,你,还是不要在这件事情上多做纠缠了,再说了,李如松将被封为辽东总兵,难道不是你梦寐以求的事情吗?”

李成梁被王锡爵堵的无话可说,但是心里就是不爽。

“阁老,这个我也知道,我就是看不惯那杏一来京城就和我作对,还和我儿争夺主将之位,要不是他,此战就是我儿去打,我儿肯定也能立下如此大功,到时候封爵的就是我儿,而不是萧如薰了!”

李成梁这话就说得很没有水准了,所以王锡爵冷冷一笑:“别把萧如薰的功勋套在李如松的头上,换个人结果还就真的不一样,李如松善于用骑兵,而不善于使用火器,这次萧如薰可是足足用了六百多门火炮和不计其数的鸟铳和倭寇大战。

如此善于使用火器作战的大将,萧如薰还是大明自戚少保以来的第一个,此次作战萧如薰手下只有李如松一支骑兵,规模从没上过五千,换作李如松,行吗?”

李成梁郁闷不已,这话他还真的不好说,辽东军一向鄙视火器,根本也不怎么用,用的还是三眼铳,而据说萧如薰很不喜欢三眼铳,推崇大样佛朗机和鸟铳,主张冷热相济的火器大阵战法。

甚至萧如薰在给兵部的公文里建议全面淘汰如三眼铳迅雷铳碗口铳等上个世代的火器,大明军队建立专门的火器部队,列装佛朗机铳和鸟铳,实现远近程火力打击网,骑兵也要配合如车炮之类的快速机动火器部队的配合。

辽东军和沿海地方的部分军队自然是强烈抗议的,鸟铳使用起来太难,根本没有火门枪使用起来简单,他们都不愿意更新换代,也没有更强大的威胁,还浪费钱财,所以阻力还不小,辽东军内部更是抗议不小,加上萧如薰之前和辽东军有过节,只是碍于萧如薰一时无两的威望,才让辽东军不敢闹事。

可是李家父子的不爽是难以磨灭的。

第一卷 威震西北 二百七十九 门庭若市的萧府

就在正式的消息传出来之前,甚至还传出过萧如薰接任辽东总兵的消息,这让李成梁日夜不安,现在知道这个消息是假的,但是萧如薰即将挂帅出征洞武国的消息还是让李成梁有些郁闷,在他看来,有战事就有功劳,有功劳就有赏赐。

他赋闲也就算了,但是李家不能倒,可萧如薰马上又有仗可以打,而李如松还要带着辽东军舔伤口,没什么仗打,也就没有功劳,这不又要被萧如薰甩在后面了吗?

李成梁十分不爽。

“萧如薰刚刚回京,又有仗可以打,这是不是不合规矩啊?”

李成梁竭力想要阻碍,然而不知道内情的他根本无法体会王锡爵的苦心。

认为不合规矩的文官也不是没有,觉得这边刚刚解决战斗,那边又要征伐,有钱也不是这么个花法,王锡爵只用一个理由就堵住了所有人的嘴——如薰,良将也,善征伐,亦善谋利。

萧如薰是难得的良将,不仅善于打仗,还善于搞钱,用战争的名义搞到大笔钱财,一下子就能给你们缓解十年的经济危机,你们还不让他多出去搞点钱?他把钱搞来了,大家都有得赚,这难道不是好事?这个洞武国自己找死,屡次挑衅,大明有大义名分在手,征讨不臣,谁敢说大明不好?

大家都不说话了,立刻按照王锡爵的意思把这个命令贯彻下去了,鉴于萧如薰之前和宋应昌的良好配合,还有为了笼络萧如薰,便依旧任命萧如薰为提督衔,而云南巡抚陈用宾则为大军经略,负责后勤,前线军事指挥属萧如薰管辖。

就这一点,也让李成梁羡慕嫉妒恨,他是足够强势才能不被文官上司压制,而萧如薰这里是直接被文官看重,直接给了平等的地位,以提督衔主持兵务,文官只能搞后勤,颇有些当年文官武将地位平等的架势,天下武将哪个不愿意?但是做到这一点的武将,从土木堡之变以后,也只有萧如薰一个了。

之前是主将出征,这一次,王锡爵刚才用的词语是“挂帅出征”,帅啊!

“阁老,这个大军出兵作战,文官为帅,武官为将,这是规矩啊,怎么到了萧如薰这里就变了?他怎么能挂帅出征呢?”

王锡爵瞧着李成梁一副羡慕嫉妒恨的样子,就忍不住的冷笑,但还是耐心的解释道:“你要是能给朝廷弄来金山银山和八百万两银子,老夫也能给你一个挂帅出征的名义,这是兵部和户部提议的,其实本来萧如薰是可以做到京营提督的,但是蹿各方面的考虑,这个职位被塞了,萧如薰还不能待在京城,要出去打仗,为了安抚功臣之心,才给了一个挂帅出征的名义。”

李成梁眨了眨眼睛:“那他以后不就是真正的萧大帅了?”

王锡爵不置可否地点点头:“可以这样认为,正式的说起来,他还真就是萧大帅,但是你又担心什么?你的根基在京城和辽东,和他没有任何关系,好歹也是一方镇守,心胸要宽广一些。”

李成梁撇撇嘴,又问道:“那阁老,此战之后,萧如薰又该如何安排?他要是又打了大胜仗”

首节 上一节 124/10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特种兵王

下一篇:闲臣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