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万历1592

万历1592 第44节

张诚一挥手,一名蝎监把一封信递给了萧如薰,萧如薰接过一看,顿时吃了一惊——这封信是以一个密探的口吻向锦衣卫指挥使报告的事情,上面写下了日军登6的时间地点还有日军嚷朝鲜王京的时间和地点,以及目前所知的一支日本军队的大致方位,落款时间是五月十三日。

萧如薰立刻看向了地图,看了看日军登6的釜山地区还有朝鲜汉城的位置,四月十二日登6,四月十三日正式开战,十九天以后,五月二日,日军一部就攻下了朝鲜王都。

小西行长逼得朝鲜王甩开腿就跑了,目前战况焦急,密探推测朝鲜王会往平壤方向跑,最终会抵达边境地区的义州,前提是朝鲜无法阻挡日军兵锋。

虽然早就知道朝鲜初期战败的度极其快,但是却没想到是那么快,从釜山到汉城,他们居然十九天就让日本人把国都攻下了!

萧如薰还记得攻下朝鲜王都的是丰臣秀吉身边的外交官小西行长,这家伙是药商出身,对朝鲜相当熟悉,所以丰臣秀吉才让小西行长来做先锋军第一个攻打朝鲜。

不过每个国家里都会有党派,每支军队里也有山头,小西行长是一个备受鄙视的商人出身的家伙,在丰臣秀吉的麾下自然有不对路子的反对派,侵朝日军里和小西行长最为不对路子的,就是丰臣秀吉麾下第一猛将加藤清正。

这两个人分别统帅第一军和第二军,接连在朝鲜登6,为了争夺头功,两人展开了生死时,拼命赶路,就怕落在对方后面被羞辱。

他们是爽了,朝鲜人就哭了。

开战十九天丢掉都,这个记录只有后来的二战时期德国闪击欧洲小国的时候才能比拟了。

看起来,赢的人是小西行长,他攻下了朝鲜王都,这场生死时的竞赛胜利者,是小西行长,加藤清正被气的一佛出窍二佛升天,最后果断率兵前往朝鲜东北的咸镜道,小西行长则追击着朝鲜王去了西北角,日后第一个迎上了大明军队。

他们在短短的时间里把朝鲜凿了一个对穿,创下了战争史上一个相当出彩的战例,但是也正是因为这场“闪击战”,为他们日后的彻底败亡埋下了伏笔。

于是萧如薰根据这份珍贵的情报,在这幅朝鲜全图上画了几条线。

这是他前世每次战斗之前养成的一个习惯,按照敌军前进的路线徐徐推断敌军的目标和可能使用的战术,然后做出对应的策略,绝不贸然出兵迎敌。

第一条线和小西行长的行军路线,一直到汉城为止,第二条线是加藤清正的行军路线,一直到汉城为止,目前的情报只能到此为止。

接下来的情报里,探子只给出了两支部队一支往西北一支往东北而去,没有具体的消息,情报就没有更多了,探子更无法探明这两支军队的实际数目,只是推断人数不会太多,否则无法竞赶路维持秩序。

萧如薰很清楚,这成了明军入朝第一败的主要诱因之一的轻敌!第二个诱因是情报不足,以及负责担任向导的朝鲜人内部出了岔子。

朝鲜人再蠢再无能,也不会被日军用区区几千人从釜山打到汉城而不去反抗,就算是路上的义军都能吞掉这几千日军好吗?怎么可能只有几千人?辽东军的自大和被误导,是明军败的原因,如果换作萧如薰率军入朝,这一战,他根本就不会动用骑兵,要动用也不是用辽东军,而是努尔哈赤的骑兵!

努尔哈赤自己上书明廷请求率兵入朝助战,这是他自己找死,结果因为朝鲜人的反对而作罢,一直让萧如薰相当不爽,这一次,如果有机会,萧如薰一定会拉着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骑兵一起进入朝鲜!

天赐良机不取,必为其害!

ps:每日三更的勤勉作者求收藏和推荐了嘿!大家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第一卷 威震西北 五十八 惶惶不可终日的朝鲜君臣

很快,萧如薰就分析完毕,把自己的分析结果展示给了朱翊钧。网

“陛下请看,这是目前所知的情报里臣所汇总出来的所有信息,臣以为,此战若大明加入,进攻日军,则日本必败,大明必胜。”

朱翊钧闻言笑道:“没人会说大明会输,你且说说原因。”

“先,日人从釜山登6,再到两路进军攻打到朝鲜王都,一共费事十九天,将整个战线拉长到了朝鲜全国一半的地步,这就会让日军的后勤补给陷入困难,而且纵观朝鲜地形,多山,多小道,能通行大军的道路就那么几条。

而日军也正是控制了这些交通要道,就往前继续推进,把朝鲜正规军打垮,如此快的进军度,臣猜测日人一定是打下一座城池立刻就走,根本不去管城池周边的居民地,根本不注重控制地方。

这些交通要道的周边,散居着无数朝鲜民众,一旦日军进行残暴行为,必将激起朝鲜民变,朝鲜人必然会在这些地区结成民兵,到处袭扰打击日军交通要道,甚至切断之,使日人粮秣运输补给陷入困局,前线军队一旦缺粮,而又无法从当地获得足够的粮食,便不能继续前进,乃至于撤退,日本国小,资源不足,一旦出兵过多,后勤必将崩溃。

日人看起来兵锋锐利不可一世,实际上早已奠定败局,出兵越多,后勤压力越大,若不能就地取材补给,必将断粮,国内也会因此而陷入沃,时间越久,日人败面越大,总而言之一句话,从他出兵之始,就注定败局!”

“他当然会败!”朱翊钧神色傲慢的撇着这幅地图:“方寸之地,蕞尔小国,也敢撩我大明虎须,岂非夜郎自大?萧如薰,假设日人出兵十万攻打朝鲜,你要多少兵马才可剿灭日人,扬我国威?”

“如果日人出兵十万,臣,需要四万战兵,如果日人出兵过十万,臣至多需要五万战兵。”

萧如薰毫不犹豫的报出了这个大概的数目,日本第一次侵朝出动了十五万左右的6军和九千狐,算上运送粮秣和修理战斗器具的民夫,大约有二十万人左右,如果可以得到大明和朝鲜狐的相助,萧如薰完全有把握在朝鲜把这二十万人全部留在朝鲜,让丰臣秀吉直接气死,没有第二次进军的可能。

“太祖时,有人说日本民不过百万,兵不过十万,二百年过去,日人想必也有人口增长,真要全国出动,怕二三十万兵也还是拿得出来的,如果日人出战兵二十万,你也只要五万战兵吗?”

朱翊钧挑起了眉头,他不喜欢吹牛的人。

“如果日人出战兵二十万,那就要看看臣领兵打到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有多少人没被饿死,臣有大明作为依靠,无需担忧粮秣,而日本,蕞尔小国,兵越多,败得越快!隔断朝鲜、对马海峡,则日人生机立绝!”

萧如薰斩钉截铁的说道,他倒不是说这样就相信朱翊钧会任命他做主帅进攻朝鲜,明前期以公侯伯领兵出战的制度已经被文官集团撕的粉碎,一旦出兵,一定是以文官作为主帅,武将只能为其辅助,萧如薰无论如何也拿不到主帅的位置,至少现在来说的确是这样。

萧如薰甚至有理由相信皇帝还是会派辽东军先期入朝,辽东军自己都会要求先期入朝,因为这辰争从始至终,丰臣秀吉都没有一丝胜算,大明的胜利是必然的,只是战果多少耗时多久值得商榷而已。

但是加深皇帝对自己的芋,展现自己的军事才能,等到事情的展真的如自己所料,皇帝必然会相信自己的话,以自己作为主将率兵入朝。

万历皇帝一辈子干了不少荒唐事,却从未在军事行动中遥控指挥干涉前线,一旦被他信任的统帅就会得到百分之百的信任和支持,任何弹劾都会被留中不,三大征的胜利少不了万历皇帝这种用人不疑的性子。

鲜明的对比就是崇祯皇帝,一定要制衡制衡再制衡,国难当头,作死不止,一个皇帝哪里来的被迫害妄想症实在是不得而知,最后明明将星云集,却落得国灭身亡。

所以萧如薰对朱翊钧只是一句淡淡的“朕记住了”这样的回复一点疑惑都没有,但是临走之前,不知为何,朱翊钧叫住了萧如薰,把自己手上一直在把玩的一串檀木珠子送给了萧如薰。

“为将者免不了多造杀孽,这串珠子是得道高僧开过光的,朕送给你,打完仗念几句佛经,转几下,只求问心无愧,别被腐儒们的风言风语给击垮了,那些人下笔似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拖后腿倒是一等一的好手,这年头,能做事的人不多了。”

这个时候,明明知道这只是帝王拉拢人心的手段,萧如薰也不免心中感动,真心实意的道谢,而后离开了皇宫。

“主子,那珠子您可喜欢了,怎么赐给萧如薰了?”

张诚忍不住问了一句,这算是私事,不是国事,他敢问。

朱翊钧愣了一下,大抵没想明白,瞧瞧自己的手,缓缓说道:“也挺奇怪的,心血来潮,就给送了,送就送吧,至少朕知道,这个人是个能用的人,朕手上能用的人不多,能干事的人更少,多一个是一个,伺候朕就寝吧!”

张诚应了一声,帮皇帝宽衣,今晚皇帝没有让人来侍寝,一个人睡,张诚一边给皇帝宽衣一边犯嘀咕,这珠子皇帝好几年不离手了,怎么就送了呢?

和大明的稳坐钓鱼台从容不迫不同,此时此刻的朝鲜平壤城之内,朝鲜王李昖正处在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之中。

自从日本出兵朝鲜,整个朝鲜的正规军就没打过一长仗,败得干净彻底,就连他所无比倚重的军方最老资历的金命元还有宿将李镒,包括一直在北边和女真人打的风生水起的北地名将申砬也一起拉了过来,三把利剑握在手,准备和日本人拼个你死我活。

谁知道申砬就是翻版的种师道,带着强悍的东北边军骑兵来了,结果却认不清地形,被日本人在忠州城下打的全军覆没,自己也死了,在他之前,宿将李镒也惨遭大败,三把利剑断了一把废了一把,最后一把老剑孤掌难鸣,也干脆利落地败了,跟着主君一起跑路了。

大家凄凄惨惨的逃出汉城,在路上甚至被饥饿的民众们抢劫,官员还被杀死,狼狈不堪饥寒交迫的来到了平壤,刚没怎么休息,临津江之战就败的干脆彻底,平壤的最后一道屏障也失去了,平壤城内的朝鲜文武们惶惶不可终日。

首节 上一节 44/10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特种兵王

下一篇:闲臣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