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万历1592

万历1592 第887节

要不是看你杏的确有点才华,你看我会不会把你丢给其他将官去收拾!

毛文龙被两人一顿训斥之后,浑身冷汗就冒出来了,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虽然的确是靠自己消灭掉了努尔哈赤,玩死了建州兵,拿到了功劳,但是他忘记了后面跟着过来奔波劳碌的近三万辽东军和狐陆战队。

要说没他们的事儿也就算了,但是因为有他们的事儿,大老远的奔波劳碌到朝鲜,结果仗打完了,没他们的事儿了,就是来维持一下秩序走个过场,这让他们情何以堪?

往小了说这是讯息传递不及时造成的信憾,往大了说,那就是贪功蝎军贪功心切把大家都给忘了,把全军给耍了。

大秦军中的派系之分远没有前明那么严重,但是要说是没有,那也是瞎话。

七大营卯足了劲儿竞争的事情他也不是没见着,这一回要仅仅只是辽东兵团的事情,也就是内部通报批评解决。

但是牵扯到了江大海的狐陆战队和皇帝送来的军粮,那就和皇帝那边也有关系了。

要是处理得好毛文龙也就是弄个贪功的名头被大家骂几句,并不放在心上,要是给有心人闹腾起来,毛文龙会被全军视为抢功熊手,人人忌讳,人人不看好,一家伙得罪一大批人,军队还要不要混了?

毛文龙擦着冷汗向廖忠请求解决方案,廖忠也没给他好脸色看,晾了他一天才给他指点迷津,让他去找人喝酒。

其实要不是因为毛文龙属于辽东兵团,代表着辽东兵团的脸面,廖忠还真不想干这个事情。

但是眼下大秦的主旋律是军队和谐协力打胜仗,最忌讳的就是军队之间闹矛盾,所以廖忠不得不这样做。

而且眼下只有他们辽东兵团有仗打有功劳拿,其他几大营都在累死累活的训练,廖忠可不想让辽东兵团成为出头鸟被全军妒忌,眼下还是低调一点好,所以江大海的水师蛟龙营参与进来,他还是瓦兴的。

江大海那可是萧如薰的死忠,就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和萧如薰的关系是非元从派系里最好的,让江大海帮着分担一点,自然对辽东兵团有好处。

结果让水师白走一趟,你看这事儿给闹的,不仅让水师不爽,还让其他军队不爽了。

不过大家还真没什么好说的,虽然心里不爽,但是毛文龙没做错。

他的确把建奴给弄死的透透的,达到了皇帝的要求,而且没有要求援兵,一支军队两千人解决了这辰斗,避免更大范围的兵力投入和损失,这当然是好事。

眷解决战斗也符合皇帝的要求,毛文龙虽然让同僚不爽,但是他没做错,人家不可能凭这个去问罪他,最多也就是以后合作上给他穿鞋,或者有机会给他上上眼药之类的。

毛文龙的确想要战功,但是也想要未来,要是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他这样一个新人泻米哪里抵得上人家一个那么大的侯爷将军?

又过了几天,十一月初的时候,战报走水路送到了京师,送到了萧如薰手上,当萧如薰看到立下头功的是一个叫做毛文龙的蝎的时候,顿时愣住了,然后立刻派人找来毛文龙的资料。

得知毛文龙是在杭州参军的消息的时候,萧如薰终于确认这个毛文龙就是那个毛文龙,如假包换,只是现在比较年轻,刚刚冒起头。

和大多数明末将领不一样,毛文龙小的时候可是接受过正统的儒家教育,按照传统读书人的方式启蒙入学,家里是想让他走正统读书人考科举的路子的。

而且他还是在杭州这样一个风景秀美衣食富足的文人墨客之乡里长大的。

这样的生活可谓是谈行鸿儒往来无白丁,从杏触的都是文人,读书识字身上薰香,过优渥的文人生活,理应长成个举人进士,再不济也是个员外地主。

结果他倒好,考科举考到三十多岁考不上,然后摇身一变成了个极具冒险挑战精神的敌后武工队,大放异彩。

不仅弃文从武,还专门跑最危险的地方,距离后金的地界只有八十猴,努力的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菊花,一捅就是七年。

他手下还全是能人,汇聚了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这三个当时的勇将、日后大名鼎鼎的汉奸。

苏杭这样的鱼米之乡怎么就能养出这样一个人来?

只能说他骨子里就不是个安分的主儿,从辛四书五经,可怎么都读不进去,就是喜欢孙子吴子,越长大越喜欢,最后干脆参加了武举,成了军官,去往辽东这个风起云涌数十年的地方,搅动了一池浑水。

哪怕历史的走向发生了剧变,但是人还是这个人,这家伙还是通过一系列萧如薰根本就不关注的人事变动成为了麻冲的亲将,参与到了此次的平定州的战事中,主导了战争走向。

他和建奴还真是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不过这一次,算是了结了。

萧如薰也有点想见见这个家伙。

正文 一千零八十五 遍读史书的太上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遣,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

旭邦曳晃脑的站在萧如薰面前背诵着三字经,萧如薰刚刚中止和大臣们商议政务,约定下午再商量,现在正端着一碗茶坐在旭邦的面前,一边喝茶一边盯着他背书。

彩云临近产期,萧如薰下令宫中内侍宫女全力准备她的生产,自然她也就没有精力管束教育振邦和盈盈了。

振邦和盈盈都才六岁,正是好奇顽劣的年纪,萧如薰可不相信六岁的孩子有自控能力,能在家长不在的前提下自己认真学习。

所以萧如薰便打算把振邦和盈盈交给父亲去帮忙带一阵子,正好父亲一个人在宫里也寂寞,结果萧文奎同意帮着照顾盈盈,却不愿意带着振邦。

“当年你们兄弟四个从星为父与你母亲一起抚养的,后来你母亲去世,为父更是不敢放松,等你们长大做官,为父才去京城就职,为的就是看足们,不让你们学坏,不让你们变得顽劣不堪。

所谓养不教父之过,盈盈是闺女,无伤大雅,但振邦是大秦太子,未来的皇帝,若学不到好,不仅伤及国家百姓,以后人们都会说是你教子无方,你愿意被后人这样说吗?

为父知道你国务繁忙,但是再繁忙,太子也不是你可以忽略的,这些日子为父在宫里遍读历朝历代史书,发现自古以来的皇帝很少有可以处理好父子之间关系的,而由此引发的悲剧也很多。

远到汉武帝和废太子刘据,近到唐太宗和废太子李承乾,如此这般英明之主却处理不好父子之间的关系,大伤英名,遗恨千古,为父实在不希望本朝也出现这样的事情,你明白为父的意思吗?”

萧文奎拉着萧如薰的手语重心长的对他讲道理举例子。

“父亲,儿子的国务实在是繁忙,若是把振邦带在身边,的确有诸多不便,振邦还太小了。”

萧如薰想了想,觉得这样还是不妥。

“不,四儿,你把振邦带在身边抚养是有必要的。”

萧文奎正色道:“为父遍读史书,发现太子做的时间太长,对太子本人而言并不是好事,眼下太子小,若长大了,全天下的眼光都集中在太子身上,太子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你若不立太子也就罢了,既然立了太子确定了正统,作为皇帝,你就要维护他,你把振邦带在身边抚养,就等于昭示天下,你对振邦的期望和感情,旁人就自然而然的清楚了你的态度。

彩云快要生了,若是个男孩,你这样做便可以打消旁人的一些心思,稳固振邦的地位,你须知夺嫡之争有些时候并不是皇子之间的争斗,而是皇子背后的某些试图当从龙之臣的人推动的。”

萧如薰是没想到父亲这段时间没有大手大脚花钱享福,反而深居简出在宫里读史书,研究自古以来皇朝兴衰之道,还能如此告诫他,心下实在是感动。

首节 上一节 887/10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特种兵王

下一篇:闲臣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