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万历1592

万历1592 第93节

朱翊钧陷入了纠结之中——他的内库的确有点挟,但是绝对没到可以任意拨款不顾及其他的存在。

朱翊钧的纠结和朝堂上的风暴暂时还没影响到萧如薰,但是朝鲜半岛上陡然转变的天气确实影响到了他,十一月二十五日开始,气温陡然下降,据萧如薰观察,气温用下降到了零下,因为他放在帐篷外的碗里的水第二天一早完全上冻了。

临津江还没有上冻,但是估摸着按照这样的态势,临津江的上冻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渡江和倭寇进行决战的时机快要到了。

而在这个时候,宋应昌给萧如薰写来的信也送到了萧如薰的手上,萧如薰拆开来一看,陡然一惊,看完整封信之后,萧如薰才惊觉自己的后背都被汗透了,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宋应昌和刘黄裳这样的文将看到自己的那封捷报,自己一定会死无葬身之地。

皇帝可能真的来不及动手保护自己。

看完信之后,萧如薰把这封信烧掉了,烧的干干净净只剩灰烬,彻底消失在天地之间。

又欠了一个大人情啊

萧如薰走出了军帐,让凛冽的寒风吹在自己的身上,深深吸了一口寒气,让自己燥热的心冷却下来——不得不说,连续两次大胜让自己也有些飘飘然,忘记了这里不是大唐,而是大明,武将是没有资格议论政务的,急切的想要让自己的“行政才华”施展一下,却忘了自己的根本处境。

自己还是太急躁冒进了。

萧如薰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阿嚏!”

正在反思见,萧如薰听到有人打喷嚏,回身一看,看到是守在自己的军帐外边的两名士兵。

“怎么,冷吗?没有好好穿衣服?”

萧如薰上前微笑着询问。

“提督!没没有B来的冬衣我们都好好的穿着;是只是”

左边这名浙兵明显是有些紧张了,虽然萧如薰一直以来对士兵都相当和蔼,但是该严肃的时候也绝对不含糊,士兵们十分敬畏萧如薰,站在右边的士兵便开口接了话茬儿:“我们都是南人,在浙江长大,浙江往年冬天的时候还没有那么冷,所以有点不习惯。”

“打喷嚏是要感冒热的前兆,这大军估摸着没几天也要准备渡河了,你们要是这个时候病倒了,那可不划算了,找人换个班,你们一起去找医师要点姜汤驱驱寒,然后跑几圈,身子就热了,都是当兵出身的,普通的小哺一扛也就过去了!去吧!”

萧如薰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两名卫兵傻呵呵的笑着,行了一礼就要离开,没走几步,被萧如薰叫住了。

萧如薰的面色变得十分奇怪。

“等一下,你们过来一下。”

“欸?”

两名卫兵有点不明所以,但还是遵命走了过来,萧如薰伸手在他们伸手摸了摸,扯了扯他们的冬季军服,脸色一变,眉头皱了起来。

ps:喜欢的读者请点个收藏投个推荐票哦

第一卷 威震西北 一百二十六 利益驱动的猛兽

“你们下的冬衣都是这样的吗?”

两名卫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点了点头。 网

“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弟兄们都觉得有点薄,但是觉得北人也穿那么薄,我们不好意思要更厚的,免得让那些北人看不起。”

大头兵说话没轻没重,没注意到萧如薰也是他们口中的“北人”,但是萧如薰不在乎,只是点了点头,就让两人离开了,然后萧如薰带着几名卫兵来到了军需仓库,囤积备用冬衣的地方,这几日,来自平壤的物资源源不绝的抵达开城,明军的军需物资也差不多到齐了,已经到了开战的边缘。

军需官看到萧如薰黑着脸过来了,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连铆上来,刚要请安问候就被萧如薰一把推开,萧如薰径直来到了储存冬衣的地方,拿起一套冬衣掂量掂量,脸更黑,一用力撕开,薄被层棉花和一些芦苇絮的填充物散落开来。

“军中冬衣的填棉量,只有这些吗?”

萧如薰指着地上散落的少量棉花冷冷的看着军需官,军需官立刻跪伏余地:“小人该死!人该死!但是提督,这,这历年来冬衣都是如此啊d然朝廷有定量,但是下的冬衣从来没有足数足额足量的,有八成就算不错了!人小人也是无可奈何啊!”

萧如薰望着那破碎的冬衣,仿佛能透过这冬衣看到快要被掏空的大明朝。

外强中干,足以形容此时的大明朝了吧?

谁掏空了大明朝?谁让大明朝没有钱?谁让大明朝的农民吃不饱饭?谁让大明朝的士兵穿不上厚实的棉衣?谁让大明朝的士兵用不上精良的鸟铳?

“起来吧,我不杀你,做好你该做的事情,另外,给南兵兵营再下一套冬衣,现在立刻马上!”

萧如薰转身就走,留下跪伏在地害怕的快要死掉的军需官一脸懵逼。

马上就要开战了,这种体制上的问题,自己一个体制外的武将是解决不了的,至少现在是解决不了,但是有朝一日,等我手握生杀大权之时,我会让你们每一个人都付出代价。

萧如薰咬牙切齿的望了望西方,然后把冷酷的目光投向了临津江东岸的倭寇。

十一月二十七日晚,萧如薰接到了来自锦衣卫的加急密报,一名锦衣卫徐趁着夜色送来,告诉萧如薰,这是陛下的亲笔。

萧如薰连忙接过之后打开,只看到了一张薪条,上面写着卿之忠诚朕亦知晓,然朝中阻力太大,水师出战耗费更多,国库难以负担,不知是否还有别的策略云云。

萧如薰看完之后就知道文官集团又在要挟皇帝拿内库的钱填补国用了,感到无奈的同时,决定祭出自己的杀招——佐渡岛和石见银山。

这两个地方基本上举世闻名,佐渡出名的是黄金,石见银山所在的岛根县自然就是白银最出名了,丰臣秀吉攻打朝鲜的大部分军费来源就来自于石见银山,因为这座几乎可以达到年产百万两白银的银山,丰臣秀吉才有底气对朝鲜宣战。

而佐渡金山在此时还并不出名,说起来要到快十年以后才被人现有大规模的金矿,现在也就是有一点白银矿,但是年产量四百公斤的黄金也不是个旋目,更别说开采时间那么长,几百年才枯竭,这对于想钱想疯掉的万历皇帝来说,难道不是致命的诱惑吗?

打败日本,逼迫他们割让佐渡岛和岛根这两个地区作为大明的殖民地,一方面驻军威慑日本,一方面开采金矿和银矿,用外在的诱因保证大明的海上航行能力,保证大明旺盛的海上运输能力,为今后往更远的地方伸手打下基础。

文官们不是喜欢说打这些小国没有利益吗?老子现在就把利益摆给你们看,只要有足够的利益,这些混蛋还拿什么做理由阻止水师出兵?水师的军费需要一年一百万两白银和八千两黄金吗?更别说大明动员的那些人力物力,能开采的更多也说不定,瞬间就能让皇帝的腰包鼓起来。

皇帝出钱支持水军出击,打下来的自然也是皇帝的,占据道德高峰的点笔先生们难道还好意思和皇帝抢食吃?你信不信朱翊钧一顿大板子下来招呼你?

萧如薰请那位锦衣卫徐稍微等一下,然后提笔写下了关于佐渡金山和石见银山的金银产量和矿藏之大,萧如薰相信,这由不得皇帝不动心。

“请以最快度交给陛下,必须由陛下亲自开启阅读,其余人不得阅读,这是最高机密。”

萧如薰非常严肃的把这份资料交给了锦衣卫徐,这名徐点了点头,很快就消失在了夜幕之中。

徐走后没多久,萧如薰便接到了卫兵的报告,说临津江已经开始上冻了,水已经不流了,一层薄薄的冰面已经形成了,萧如薰大喜过望,立刻赶赴了临津江边,伸手探了探江面的冰层,感受了一下这份温度和冰层的厚度,然后下达了趁夜色立刻调派炮手在此处建立炮兵阵地的命令。

首节 上一节 93/10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特种兵王

下一篇:闲臣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