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电影世界穿梭门

电影世界穿梭门 第588节

  这么短的时间,官府的公信力还没有被质疑,算有心人蛊惑,也敌不过民心似铁,官法如炉,你二大爷还是你二大爷。

  薛牧山先是满意的点点头,随后竖起一根手指:“再加十倍!”

  “还加?”

  王旭眉头紧缩,整个溧阳县,也不过八百万人口。

  九泉镇,只是溧阳县下面,数十个镇级单位之一,涌入十万灾民尚且能周旋一二,要是涌入百万灾民...

  王旭不敢想,真要是有那么多灾民,一人一口也能将九泉镇吃光,祖祠门口的老槐树都得被啃掉。

  到了这个时候,不是九泉镇救济灾民,而是要担心灾民别将九泉镇吞掉了。

  正所谓,匪过如梳,兵过如篦。

  梳子是梳头发用的,篦子也是梳子的一种,但是却梳子更密,古人用来刮头皮屑跟虱子。

  乱民与乱兵有的一拼,土匪来了,跟过梳子一样,梳子的齿距之间还能留下点东西。

  乱民,乱军,那是过篦子,什么也别想剩下,头发都要给你梳走几根。

  “赈灾不是数人头,更不是过家家,为什么遇到灾情,很多世家大族宁可袖手旁观,也不愿下场捞一份善名?

  是他们吝啬粮食,怕被灾民吃喝吗?

  不是,他们怕的是一个不好,羊肉没吃到,反而惹了一身腥,乱民、乱匪、乱军,你仔细想想,沾这个乱字,他们真的有区别?

  赈灾是好事,能捞名,能捞望,为什么赈灾,却一直被称为苦差事,连朝廷派下来的赈灾特使,一个个都黑着脸呢?

  人,不能只看表面,你看到狼吃肉了,要想到狼挨打,想不到,容易折在里面。”

  薛牧山语重心长,看向王旭的目光带着鼓励:“人心险恶,朝堂之更是如此,这一次你放手施为,老师帮你兜底。有了这次的经验,下一次,你能从善而流了。”

  王旭闭眼睛,想了下百万灾民,齐齐涌入九泉镇的画面。

  好一会之后,他吐了口气,凝重的回答道:“灾民百万,主在一个驭字。第一天,要选出其的刺头,杀鸡儆猴,将灾民震慑住。

  一旦灾民被震慑,十万九泉镇居民,管理百万灾民不在话下。

  但是,这一步走的一定要巧,不巧容易激起民变,火候非常重要。

  第一步成功,下一步便是分流。

  灾民不能没事做,没事做的话这么多人聚在一起,不乱也得生乱。

  实在没事可做,让他们去伐树,选空旷的地方搭建房子。

  眼下是冬天,哪怕南方温暖,没房子这些人熬不过去。我们一边施粥,一边带动灾民劳作,不让他们闲下来。

  熬到明年春天,万物复苏,出来小半年的灾民,八成是要回家的。

  到了那时,危机也解除了,可以选取不愿走的,或者无家可归的灾民融入村镇。不管是留下做工,还是做佃农,都是合格的劳动力,久而久之都会被同化。”

  说到这里,王旭看向薛牧山,请教道:“先生,此法可行吗?”

  “别问我,问时间,人非圣贤,谁能机关算尽?”

  薛牧山没有给出肯定回答,或许答案他有,但是他不想说,想让王旭自己去找。

  有当代大儒坐镇,哪怕灾民百万,也不会演变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可进,可退,并无后顾之忧。

  王旭了解到薛牧山的良苦用心,喜悦拜得良师的同时,也忍不禁有个疑问。

  薛牧山都这么厉害,朝堂之,将他打的溃不成军,不得不辞官隐居的人又该多厉害。

  跟这些老狐狸相,自己除了有唐、宋、元、明、清,五代先贤的著作以外,在智慧恐怕还不够看啊。

  幸好,自己没有当官的想法,不然进了朝堂,武斗改成斗,还不得被人玩死。

第871章 难民张青

   “我叫张青,铜山县道口村人,今年十七岁。

  我家是给周老爷当佃农的,祖祖辈辈都是如此,小时候听爷爷说,好像已经有几百年了。

  佃农,佃农,都是没有自己土地,租种地主家土地的人。

  我家的土地是怎么没的,爷爷也言语不详,应该跟村东头的赵老实一样吧。

  赵老实,是个老实人,以前家里有四亩地。

  前年开春的时候,赵老实的媳妇害了场病,四亩地都塞进了药罐子里,将土地也抵押给了周老爷。

  村里多半的佃农,土地都是这么没的。

  穷人病不起,活不起,如果遇到天灾,更是颠沛流离。

  在我的想法中,未来,我或许跟父亲一样,老老实实给周老爷干活。

  三五年后,娶一个膀大腰圆,手上能跑马的农妇过日子。

  这没什么不好的,活着最重要,只要人活着就有希望,不是吗?

  可惜,在那个落叶的深秋,这一切都改变了。

  今年的收成并不好,地里的收成只有往年的七八成,道口村又是个小村,没有秀才老爷庇护,历年来最怕天灾。

  漏屋偏逢连夜雨,从县上来的催粮官说,今年北方大旱,南方也要为圣上分忧,交的粮食要比往年多两成。

  两成并不是个小数字,我们这些佃农,租种地主老爷的土地,要上交三成的亩产,还要交两成的皇粮,自己只能留下五成粮食,一家人勉强过活。

  今年本就是灾年,粮食减产,再多交两成,那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我一家有六口人,家里的粮食算起来,只有三口人支撑到开春。

  前天晚上,父亲去周老爷家里借粮了,拿着一口破口袋去的,也是拿着一口破口袋回来的,回来之后就坐在门口发呆。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被叫到了外面。

  父亲对我说,家里的粮食不够了,养不活我,让我往东边走,那边有活路。

  弟弟妹妹懵懂的看着我,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淡然的点了点头。

  我就这样走了,带着六块饼子,走向了那个有活路的地方。

  春江水暖鸭先知,世代在土里刨食吃的人,自有应对天灾的办法。

  我是村里第一批离开的人,但是父亲告诉我,我不会是最后一批,如果情况不好他也会来找我,我们约定在金山府会合。

  和我一起离开的,还有一家三口,一个中年人,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一个村上的泼皮。

  一家三口,是一对老夫妻,带着个三十多岁的大姐。

  老夫妻中,男的叫徐老汉,是个庄稼汉,看着七老八十,实际上才五十八,跟我家一样也是周老爷的佃农。

  老妇人没名字,大家就喊他徐老太,他们家的女儿有病,干活就会喘,动不动就心疼,三十多岁了也没嫁人,就守着老两口过活。

  中年人是个乞丐,跟我父亲差不多大。

  他是二十年前来的,从哪来,为什么来,没有人知道,问他也不说,只是笑着摇头。

  中年人整日就以乞讨为生,没东西吃就去地里偷,从不偷我们村的,所以村里也能容得下他。

  中年人心肠不坏,小时候村里的玩伴们,最喜欢去他住的破庙里玩。

  他会制作陷阱,偶尔能抓到野兔,山鸡之类的玩意,村里穷,吃不起肉,也见不到油水,我们去了他也不赶,反而乐呵呵的给我们肉吃,在他那吃的肉比在家里都多。

  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叫绣娘,我爹告诉我,她爹是个烂赌鬼,她娘是个破鞋。

  绣娘很懂事,经常帮家里干活,我问她为什么要走。

  她跟我说,家里的粮食不多了,她父亲跟她娘商量着,要把她嫁给周老爷的傻儿子,换三百斤粮食,然后她就跑了。

  我无言以对,绣娘长得很漂亮,我也曾经幻想过,能娶到她这样的女人做老婆。

  可是我知道自己不行,她爹娘都是势利眼,看得上周老爷的傻儿子,也看不上我这个正常人。

  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傻子,却能生而富贵。

  而我,手脚健全却要颠沛流离,往扬州去逃荒。

  我还想再问,绣娘却不想说了,她不觉得这事值得高兴,反而在担心她走之后,爹娘怎么渡过这个冬天。

  但是她不会回去,从爹娘要将她卖给周老爷那一刻,她的心就走了,离开了那个小村子。

  绣娘跟我说,他们一家三口其实是一样的,都是自私人。

  我不懂,难道听天由命,嫁给傻子,给父母换来口粮就不自私吗?

  这些年,周老爷给他的傻儿子,寻觅了四个媳妇,其中有两个怀了孕。

  村里人都说,孩子是周老爷的,傻子连洞房都不会,我娘告诉我那是个火坑,把女儿嫁过去的都是畜生。

  最后一个是泼皮,他比我大五岁,整日游手好闲,听说还在镇上认了个老大。

  不过泼皮的胆子很小,有一次老大出去打架,见了血,泼皮被吓跑了,然后就被赶了回来。

  被赶回来之后,他依然不改本性,什么也不干,谁家有事就去帮忙,帮完了就留下吃饭,就这样对付着活着。

  但是我觉得泼皮是个聪明人,他有很多鬼点子,还偷偷告诉我,其实他早就想走了,就是舍不得大家。

  这一次遇到天灾,不走也得走,正好去外面闯荡一方事业。

  我问他是什么事业,他不说,只是对着我笑,一副很有底气的样子。

  就这样,我,一家三口,中年人,绣娘,泼皮,向着扬州而去。

  走了三天,我们一共走了二百里,我们走的很快,因为许老头说,第一批赶到扬州的人有饭吃,后面的人就说不准了。

  其实我还能走的更快些,但是绣娘跟徐老太走不快,而我舍不得绣娘。

  第五天,我们到了一个镇上,这里受灾情况并不严重,但是镇上的人很凶。

  镇口上,站着一群舞刀弄棒的人,离得很远就驱赶我们,不让我们进镇。

  泼皮这次没有怕事,上去跟他们理论,被为首的那个打了一棍子,打在了左腿上。

  我们仓皇而逃,不敢在镇上停留。

  当天晚上,泼皮的腿肿起来了,中年人跟徐老汉看了看,说可能伤到了骨头。

  泼皮笑着说没事,他在镇上混江湖的时候,比这重的伤都受过。

  我知道他在撒谎,泼皮根本没打过架,唯一的一次还被吓跑了,然后就回来了。

  我们在树林里住了一夜,晚上很冷,我们聚在一起,紧紧挨着彼此取暖。

  第二天早上,徐老汉给泼皮做了个拐杖,中年人则找了根棍子给泼皮绑在腿上,让他的腿可以少用点力。

首节 上一节 588/9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天旅人

下一篇:漫威里的德鲁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