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电影世界穿梭门

电影世界穿梭门 第673节

  江南之地,白莲之乱初定,交、荆二州百姓多有流离失所,见之吾心甚痛。

  恳请天子,允许我聚民为兵,驻军屯田。

  此屯田,一解百姓流离失所之苦,二能训练甲士,为征南做准备。

  南蛮之地,多为沼泽、大山、密林,交州百姓入山进林犹如平地,又多懂些规避蚊虫鼠蚁之法,如果陛下希望对南蛮用兵,交州兵首屈一指。

  当年臣在金銮殿,留下平蛮三策,今日见之,已可施为。

  如若陛下允许,臣愿意为陛下练兵,挥兵南下伐蛮,再做些贡献。

  此外,经过臣多年培育,发现利农作物三种,一种为玉米,一种为红薯,一种为土豆,亩产胜粟米三倍,胜稷米五倍,得此三宝,饥民无忧矣。

  臣愿以三宝为粮,于交州实施屯田,三年之后,得粮万万担,新军有成,南征可矣。”

  王旭坐在家,提笔便写,写起了给当今天子的信。

  相信有平蛮策,三种高产的农作物在,再加老师在朝策应,与他目前的实力跟名望,要个屯田练兵的职务并不难。

  三年之后,新军练成,可以挥兵征南了。

  到时候,自然要以他为主,总不能他练的新兵,到头来要交给别人指挥吧。

  别说他不答应,练出的新兵也不答应,南征一事关系到王旭的圣贤之路,谁敢插手他跟谁急。

第983章 授任石川知府

   王旭的信,很快通过元ba0送入了京城,又通过身在内阁的老师薛牧山,送到了皇帝面前。

  只是跟王旭想的不同,他的请求皇帝是通过了,不过屯田练兵之事,不是只在交州一地进行,而是三州三地。

  大吴天子要求,编练三支新军,分别是交州的交州兵,荆州的荆州兵,与京城的央军。

  交州兵的选拔、屯田、训练,可以交给王旭进行,以三年为期,五十万为限。

  荆州兵与央军,却要交给别人来办,同样让王旭献三种作物,并将培育之法交给户部。

  王旭思考了一下,一个白莲之乱,在江南大营囤积了两百万精兵,征南之战五十万兵力肯定不够。

  看来,皇帝是在有意的分散兵权,荆州兵估计也是训练五十万,与交州兵合计百万之数。

  至于央军,名字带央二字,规模一定是最大的,想来在一百万至一百五十万之间。

  三军联合,两百五十万大军,再加一些负责打杂的辅兵,这才够跟蛮族打一场的。

  王旭想通这里的关键,当然不会多说什么。

  用得好,五十万兵力,已经顶大用了。

  战争不是两个人打架,蛮族又是以部落形式为主,大的部落才二三十万的甲兵,小部落能出战者不足千人。

  只要前期打出威风来,后续的援兵还用愁吗?

  五十万,暂时够用了,再多皇帝恐怕也不放心交给他。

  十日后,有圣旨从京城而来,任命王旭为交州石川府知府,正五品官职,加四品新军都督职。

  石川府,乃是交州距离蛮族,最接近的一个府郡,此地本是防御蛮族的重镇。

  再加明里暗里,开放的边境交易市场,朝廷一下将他调到这里,显然在王旭没有书平蛮策之前,考虑过如何对蛮族用兵。

  至于正五品的官职,朝廷的争议应该不大。

  他本是天平24年的状元,如果不是辞官回乡开办书院,入职能以六品起家。

  依照京官外放,直接提一品的惯例,再加他的大儒身份,五品官也是应有之义。

  而四品的都督职,抱歉,大吴朝以为尊,别说四品都督,是二三品的大将军,在阁老眼也算不得什么。

  王旭的老师乃是内阁选辅,在武群臣坐第三把交椅的大佬,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综合起来,朝廷的封赏与加官,应该算规矩。

  官职再低,难以制衡一府,统筹一府之地,编练新军便会束手束脚。

  再高,一样是不可能的,王旭的品级虽然还在,但是他辞官回乡办学之后,相当于改革初期的留职下海了。

  如果他不是平蛮策的发起人,又献了三种高产农作物,恐怕再回来也得从六品翰林院编修做起,没可能直接外放知府并掌一府兵势。

  “还行,等我练好新军之后,品级应该还能再提一提,到时以四品官加三品武官的身份领兵征南,也能做一路元帅。虽然跟我的计划有些初入,却也出入不大,毕竟,我到底不是皇党出身,东西二路元帅可以做得,想要执掌三军成为主将,皇帝也不会放心。”

  王旭的本意,是他训练大军,然后以主将的身份挥兵南征。

  当今天子建三军,又以左路交州兵,右路荆州兵,路央军为称号,一看知道不想让军权落在一人手。

  如此一来,执掌最善山地作战的交州兵,确是右、两路大军更合适。

  要是一竿子将他支到荆州去,他才是欲哭无泪,荆州兵擅长水战,运送个物资,封锁个南疆河道还行,破城拔寨却是差了点。

  又是三日,王旭打点行装,从紫阳书院出发,南下前往石川府。

  石川府...

  “底子还不错!”

  王旭脚踏飞雁,从而下的看着石川府。

  石川府因为靠近南蛮之地,白莲教也知道轻重,对此地的破坏不算严重。

  算起来,石川府的白莲教信徒,应该是交州各府最少的,唯一美不足的地方,是之前因白莲教起义,石川府的边境互市被关闭了许久,许多商家不是迁走避难,是北逃荒去了,处处透露着衰败迹象。

  王旭执掌石川府,首要重任便是召回之前的商贾,利用经济挑拨蛮族各城寨的关系,利用商人充当斥候,探查蛮族各族的虚实。

  与之相,练兵反倒要暗进行,不然让蛮族各大部落见了,难保不会提前警觉。

  “石川府虽然受损最轻,却也落败了许多,导致民生艰难,可这知府衙门,建的倒是让人耳目一新。”

  入了石川府,站在知府衙门面前,王旭看的暗暗摇头。

  果然,只有贫困的百姓,没有贫困的政府。

  石川府城墙破败,民不聊生,哪怕这样,知府衙门依然修缮的美轮美奂,与饿死路边的尸骨形成了鲜明对。

  “站住,什么人?”

  看到有人靠近,守卫在知府门前的差役,提着水火棍走了来。

  王旭眉头微皱,看着这些差役吊儿郎当,犹如泼皮无赖的样子,开口道:“我是王旭,新任石川府知府,这是我的官印与书。点查过后,速去请同知,通判,主薄,推官,知事,学政,城司马,与吏、户、礼、兵、刑、工六房的典吏来见我。”

  差役接过书与官印一看,吓得腿肚子直抽筋,连连点头道:“大老爷里面请,我这去叫诸位大人。”

  王旭负手而立,大步走进知府衙门。

  过了府衙门口是前院,前院之后便是断案的知府大堂。

  王旭走进大堂内,入眼是写着心如明镜的牌匾,而在牌匾之下则是屏风,屏风前面是大椅与长桌。

  王旭在椅子坐下,抬头扫视大堂。

  大堂内,东南西北四角,插着威严,肃静,为民,廉政四块衔牌。

  而在靠墙的位置,还摆放着铜锣,铁链、木棍、乌鞘鞭、金瓜、尾枪、乌扇、黄伞等器物。

  向左右看去,左右各有一个小门,左边连通着捕快房,右边连通着知府大狱。

  向北是屏风,屏风后面是后堂,通着吏、户、礼、兵、刑、工六房,还有知府老爷的后宅。

  因为知府坐着的位置,四周高了不少,哪怕王旭坐着,也要下面的人站着还高。

  从下往看来,只能仰着头才行,所以知府也被称为知府老爷,你必须的高看一眼才能看到他。

  踏踏踏...

  王旭坐下不久,便有一众官员联众而来。

  走在前面的是石川府同知,同知是知府的副手,如王旭的石川知府是五品,同知便是六品。

  同知这个职位,一般是从县令与县尉选拔来的。

  知县与县尉三年一考,考核成绩优异者,两次优异迁一级,理论七品县令做得好,六年后能升为六品。

  到这里,知县有两个去处,一个是年纪不大,有升迁希望的,可以从下县升为县。

  下县县令,一般都是八品与七从品,县县令为从七品至从六品,县县令为六品。

  而一些年级较大,不适合升迁,却又成绩优异者,可以调入府郡充当同知,给知府做二把手。

  同知之后,则是从六品的通判,通判掌管粮运、驿站、水利、诉讼、牢狱,乃是捕快与差役的直属司,另有监察长官之责。

  通判旁边站着的,是同为从六品的主薄,主薄掌管钱、粮、商、农之事,属于知府的大管家,管着粮仓与银库。

  再往后,推官是负责考核下面官员的,知事是负责具体执行的人,学政是府郡之地的监学官,城司马则掌管着城卫军。

  吏、户、礼、兵、刑、工六房的典吏,这是个吏,不是官,听去是仿照六部部门,实际位高官低,都是些不入流的小官。

  不过,没人敢小看他们,铁打的典吏流水的知县,这可不是说说而已。

  这些典吏,祖祖辈辈都在衙门做事,下面都是他们的人,没有这些人配合,管你是知府还是知县,政令都出不了衙门。

  当然了,除非知府与知县太过分,不然这些人也不会跟你对着干。

  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这些说辞可不是玩笑,有大义的名分在,政府部门的长官,轻易也不会被下面的人架空。

  除非对方真的不想混了,不然跟司对着干,吃亏的终究还是自己。

第984章 王旭的主政一方

   “石川府同知寇维,参见知府大人。 ”

  “石川府通判杨朔,参见知府大人。”

  “石川府主薄周暮寒,参见知府大人。”

  “石川府知事王玄松,参见知府大人。”

  “石川府城司马赵阳,参见知府大人。”

  “石川府推官何松年,参见知府大人。”

  “石川府学政官张怀民,参见知府大人...”

  石川府一众官员,走进知府大堂纷纷与王旭见礼。

  王旭一一点头回应,单单以年龄来说,这些人小的也他大了一二十岁,其年级最大的同知寇维,看去都足以做他的爷爷了。

  只不过,学无先后,达者为师。

  面对状元出身,年纪轻轻便为大儒的王旭,这些做下属的也不敢小瞧他。

首节 上一节 673/9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天旅人

下一篇:漫威里的德鲁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