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我能升级避难所

我能升级避难所 第199节

  这种超级巨炮虽然无论是移动还是架设都非常麻烦,但不得不说在战争中这种超级巨炮一旦开炮,威力是无与伦比的。

  古斯塔夫巨炮就曾经一炮打穿过10米厚的钢筋混泥土工事,留下了堪比四个足球场大的弹坑,在战争中可以说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抵挡它的炮击。

  但这种巨炮还是移动的太慢也太麻烦了,而量产型的列车炮口径又不够大。

  那么有没有一种既可以满足战场上机动性的要求,同时又可以保证火炮口径的大炮呢?

  答案是有,而且有人将其造出来了,其结果就是陈新所接收到的那份文件上所提到的东西,苏维亚时代所建造的陆战终极武器——陆地巡洋舰。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这东西的时候,陈新严重觉得这是哪个科幻家编造出来的玩意,因为它实在是太夸张了。

  苏维亚人在二战结束之后,缴获了大量德意志的技术资料,其中自然包括在二战中曾经大放异彩的列车炮,以及并未被完全销毁的古斯塔夫重炮的技术资料。

  当时苏维亚对此并不算太重视,只是派了一些武器专家进行研究,试图仿制自己的列车炮而已。

  但随着战后苏维亚同联邦的对峙和冷战的升级,苏维亚人觉得自己需要一款可以在西伯利亚抵挡联邦从东海岸入侵的陆基武器,列车炮自然也就成为了当时苏维亚高层所考虑的重点对象之一。

  毕竟苏维亚领土的最东端和联邦领土的最西端之间仅仅只隔着一道白令海峡,而白令海峡的宽度最窄的地方才35千米。

  苏维亚人完全可以将超级大炮布置在这里,然后直接炮击联邦本土。

  尽管这么做意义并不大,但如果联邦打算渡过白令海峡,从陆路进攻苏维亚的话,这样做还是有必要的。

  只是西伯利亚荒无人烟,想要修建铁路来部署列车炮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所以当苏维亚的武器专家设计出了一款用两条铁轨承载的一门600mm口径的巨炮时,这个方案被否决了。

  第一是机动性依旧不够,因为那时导弹和火箭已经开始投入使用,列车炮已经显得不那么吃香和实用了。

  第二则是苏维亚的高层觉得,这玩意口径和威力还是不够,尤其是那个时候苏维亚已经点亮了核技术,列车炮已经不香了。

  于是乎苏维亚的武器专家们彻底放飞了自己,造出了第二款改进型。

  他们将火炮底部拖车的火车车轮换成了履带,并且做出了一个有着十六条履带的超大型底盘,有着800mm口径,射程超过70KM的超级大炮,并且为它配备了专门设计的核炮弹。

  这下苏维亚的高层满意了,下令试制了一门出来,并且在西伯利亚的武器试验场进行了试射。

  不过这东西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派上过用处,毕竟它还是太重了。

  即便有着十六条履带,让它可以勉强在陆地上行走,但在西伯利亚它也只能在冬季泥土上冻以后才能够正常行驶,并且积雪会严重干扰它的前进。

  而到了温度较高,冰雪融化之后,泥泞的冻土足以让它整个陷入泥地里。

  尤其关键的是,这东西是用蒸汽轮机作为动力的,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才能动得起来。

  所以在试射之后苏维亚的高层对武器专家们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这东西能够更实用一点,他们可以把它造的小一点,威力不那么大,但要实用,而且可以量产。

  这回的要求很合理,苏维亚的武器专家们将自己的脑洞稍微收敛了那么一点,于是乎真正意义上可以投入实用的陆地巡洋舰被造了出来,并且完成了两台样车和一台后续改进型。

  而这就是陈新所拿到的文件上的东西,一台有着七十四米长,重三百零七吨,装备着双联装305mm口径主炮,以一座小型核反应堆作为动力源的“超级坦克”。

第472章 真正的目的

  列车依旧在不停的前进。

  作为核动力火车,虽然不似里以永动机作为能源的雪国列车那么夸张,可以永远跑下去,但在补给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长时间运行,不用考虑停下来补充燃料之类的事情。

  不过即便如此,在列车驶入疆省的省会的时候,还是进站停车,进行离开炎国之前最后一次物资补充。

  “我们在出了国境线之后要一直到露西亚那边才能获得补给,哈萨克虽然允许我们通过,但物资补给他们无法提供。”车厢的会客室里,军官正在向陈新解释着行程的安排。

  “哈萨克和露西亚境内的铁路还能用吗?”陈新对于行程安排倒是不怎么在意,他更关注的是铁路到底还能不能用。

  哈萨克和露西亚不像炎国,炎国为了保证国内的物资运输,铁路战线上的同志可是一直在对铁轨进行维护,为了保证铁路线的畅通,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但国外的话,陈新不确定他们是否能够保证铁路的畅通。

  尤其是这种跨国线路,在现在各国自保都困难,也没有国际交流的情况下,是否还能保证畅通是一件很值得怀疑的事情。

  然而对于这一点军官却并不担心,向陈新说道:“这一点陈院士你可以放心,我们带的工程车可以对铁路进行简易维修,必要的时候也能自己铺一段,不会影响行程的。”

  “是吗?那我就放心了。”陈新听到军官这么说,这才点了点头,似乎是真的放心下来。

  虽然对于陈新而言,这种事情其实并不值得他担心,真要到了有需要的时候,无论是把列车改成履带直接开过去,还是维修原有路段或者干脆自己铺一条铁路,他都办得到。

  不过还是有一个问题让陈新有些不放心,转念向军官询问道:“我记得露西亚的铁路和我国的铁路不是一个宽度,我们过去之后,要换轨吧?”

  这是必然的事情,毕竟露西亚的铁轨出于战略考虑使用的是宽轨,而不像炎国等国使用的是国际标准。

  “是的,在我们进入露西亚之后。”军官肯定的点了点头,但表情有些无奈:“露西亚方面表示我们可以使用他们的车站和车轮,不过这些东西需要我们自己操作,他们在那里已经没有人了。”

  听到军官这么说,陈新不由得扶住了额头,顿感无力的说道:“他们的车站应该已经彻底被积雪埋了吧?这要我们怎么用?难道还得先花几个月时间帮他们把车站挖出来?”

  靠着核动力机头的澎湃动力,轨道上的积雪并不需要担心,完全可以靠着除雪器硬顶开。

  但完全被积雪掩埋的车站就和陈新在临市处理过的火车站一样,那可不是靠人力去挖能够挖得出来的东西。

  如果进入露西亚换轨,还需要自己先把他们的车站挖出来,那这事可就难度太高了。

  “是啊,我们也在为这件事烦心,虽然露西亚人表示他们在灾难之前已经将车轮什么的都放进了仓库,也提供了车站的地图,我们只需要把仓库和站台上的吊机清理出来就行,但这事依旧很麻烦。”军官严肃的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愁容。

  换轨是必须的,不然的话轨距不同列车本就容易出轨,现在又是这种积雪天气,很容易就会导致整列火车翻掉。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陈新却没有军官那么担心,如果真的要面对这种情况的话,他完全可以直接对列车进行升级改造,变更轨距就是了,花不了他多少生存点。

  所以陈新开口道:“这事你不用担心,如果非要挖火车站才能换轨的话,我可以利用工程车直接改轮距,问题不大的。”

  “用工程车直接改轮距?这种事麻烦吗?”军官倒是不怀疑陈新做不做得到,只是担心事情是否会很麻烦。

  对此陈新只是无所谓的摊了摊手,笑道:“总不见得会比把整个车站挖出来麻烦。”

  “这倒也是,那到时候就麻烦陈院士您了。”军官没有再继续纠结这件事,他们带工程车上路也就是为了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在将这个问题放下之后,军官看向了陈新摆在面前的文件,向他好奇的问道:“陈院士,对于这个东西,您有什么想法吗?”

  “想法?我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国家要这玩意干嘛?”陈新也看了一眼文件上那个顶着双联装280的怪物,无奈的摇着头:“如果是二战时期有这么个玩意,那确实是战争利器。

  但是这都21世纪了,导弹、火箭不香吗?280的炮管海军都不用了吧?这玩意拿回来能干什么?底盘倒是能拆下来改改发挥一些用处,其他的东西真的用处不大。”

  “这个……”军官脸上表情尴尬了一下,不着痕迹的将文件拿起,翻到了最后几页这才向陈新问道:“陈院士这部分您没看吗?”

  陈新看到军官翻到的那几页,挑了一下眉毛,无所谓的说道:“拆掉炮管,将这东西改成全地形车?这种想法倒也不是不行,不过提出这个想法的人有考虑过成本的问题吗?”

  “成本问题?”军官愣了一下,对于这一点他倒是没有想到。

  “这是冷战时期的产物,放了这么多年,这东西能不能用还是未知,需要对它进行彻底的检修,更换零件,尤其是它用的还是核动力,这就更需要彻底检修了。”陈新用手指在文件上点着,很是认真的向军官说道:“就算抛开这些不说,我们就当苏维亚技术牛逼,这东西放到现在还能用,但是这东西怎么说都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东西了。

  就算它还能开得起来,上面很多零部件都需要更新换代,与其把这老古董修好开回来,我不如直接找露西亚拿资料,然后重新造个新的。

  而且我不太明白,把这玩意改造成全地形车的意义何在?军方就算有需要,也用不到这么大的玩意吧?所以真实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还是说这件事还有我不知道的内情?”

第473章 能量晶体

  列车炮在二战时期或许确实是非常强力的战场支援武器,但是在二战之后科技蓬勃发展了近一个世纪之后,人类所掌握的科技早已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区区列车炮在现代军队所装备的导弹、火箭、轰炸机,甚至是更科幻一点的天基武器面前,简直如同一个大号的靶子。

  以现代军队所掌握的军事装备来说,想要拆掉一门这样在二战时期还算的上利器的列车炮,只需要两架武装直升机就能够做到。

  所以苏维亚人的陆地巡洋舰虽然看上去确实非常厉害和可怕,但实际上这东西已经是历史的淘汰品。

  事实上在这东西真的造出来之后,苏维亚的高层就认识到了它其实并不实用,因此很快苏维亚高层就放弃了将其量产化的想法。

  不然的话,以当时苏维亚和联邦在冷战时期的疯狂,这种扛着两根305粗管子的大杀器在研制成功之后,苏维亚人没有任何理由不大规模装备。

  至于说苏维亚人造不造的出来那么多,试想当年他们的坦克生产计划都是以万辆为单位,从中匀出一点生产计划来造个百八十辆这种陆地巡洋舰,以苏维亚的工业实力来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苏维亚人并没有选择将陆地巡洋舰量产,甚至只造了两台实验机和一台量产型便将这些东西封存在了西伯利亚的秘密军事基地,没有再启用。

  花费了大量的资源和时间投入,最终产品也制造出来,却将其直接封存,这实在是一种很浪费的做法。

  然而在冷战时代来说,这却并非不可想象,一项技术投入大量资源研究出来了,却发现成果已经变得不合时宜,在军备研究中是很常见的事情。

  尤其是在二战之后,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导致很多军事装备定型就过时了。

  只不过有些可以凑合着用,有些就只能将方案废弃封存。

  而且苏维亚人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动用这三台陆地巡洋舰,在炎国和苏维亚关系最恶劣,甚至爆发了边境冲突的时候,苏维亚人是考虑过启用当时才刚刚封存的这三台怪物参与到边境冲突中的。

  但是因为路途遥远,这三台陆地巡洋舰也无法用火车运输,只能靠自身动力前往冲突地区,路上要花的时间太长。

  并且当时只是边境冲突,双方虽然动武了,但依旧保持着克制,并没有爆发全面冲突,苏维亚人虽然确实考虑动用这玩意,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样的想法。

  这件事也就成了尘封的档案,放了半个世纪无人知晓。

  直到这一次露西亚人为了获得炎国的援助,将自己所有封存的家底都掏了出来,才从一堆积满了灰尘的苏维亚档案柜里找出了关于这件事情的记录。

  也让炎国知道了,当年那场边境冲突,苏维亚人居然打算动用这种大杀器。

  好在这都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苏维亚也已经解体三十多年了,这件事现在翻出来也代表不了什么,只是让炎国对这三台陆地巡洋舰产生了兴趣而已。

  至于说为什么要把这三台陆地巡洋舰弄回来,倒也确实不是文件上说的要将其改造成全地形车那么简单。

  虽然高层确实计划将三台陆地巡洋舰运回来之后,改造成全地形车,但除此之外,还有着更深层次的目的。

  这三台陆地巡洋舰上所使用的是核反应堆作为电力来源,以当时苏维亚的核技术来说,这确实是做得到的事情,毕竟他们当时还造出来过移动核电站这种东西,只不过后来因为切城事件而废弃了而已。

  不过透过解封的绝密资料,陈新了解到当时苏维亚人只是在第二台试验机以及量产型上使用了核反应堆,至于第一台原型机的动力源,苏维亚人并没有使用核反应堆。

  而是使用了一颗苏维亚人意外获得的能量晶体,而这东西才是陈新他们这次前往西伯利亚的真正目的所在。

  三台陆地巡洋舰能弄回来就弄,弄不回来做好测绘,弄到图纸回来自己造新的也行,但用在原型机上的这颗能量晶体,却是高层真正感兴趣,想要获得的东西。

  也正是因为如此,高层才会派出这样一支队伍远赴西伯利亚,为的就是将这颗堪比核反应堆的能量晶体弄回来。

  毕竟按照露西亚附赠的另一份绝密资料上的记载,这颗能量晶体的体积只有拳头大小,却能够稳定的输出相当于一台那个时代的小型核反应堆的能量。

  如果不是当年苏维亚的科学家用尽了一切手段都无法做到复制这玩意,甚至搞不懂这东西的原理和物质结构,也不至于将其运用到造陆地巡洋舰上来浪费了。

  这也让陈新对这东西非常感兴趣,因为在苏维亚人的研究资料中记载,这枚晶体虽然在源源不断的释放出能量,但它的质量却没有减轻,即便苏维亚人动用了最精密的仪器进行测量和长期观测,也没有发现这东西在质量上产生任何的改变。

  这是非常违反常理的,因为物质转化成能量的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越大,物质质量减少的也就越多,持续不断地释放出能量,质量理论上来说也应该是在不断减少的。

  但是这块晶体在苏维亚人手中研究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直在不断地释放能量,却没有发生任何质量上的减少,这显然是不符合物理学定律的。

  这种情况有两种两种可能,要么是这块晶体在释放能量的过程中,吸收了新的物质来补充自身,构成了一个循环;要么就是它其实是非常高密度的能量结晶,一直以“低功率”的方式在释放能量,虽然释放出了能量,但质量减少的太少,以当时苏维亚人的观测手段来说无法发现。

  至于说到底是个什么情况,陈新现在也无法确定,只有将这玩意真的上手之后,他才能够去判断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而也因为这东西的出现,让陈新对这趟旅途终于变得有兴趣起来。

首节 上一节 199/3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

下一篇:这世界危在旦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