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10节

  郭伟面部已经呆滞了:“就因为这?”

  这得是什么朋友啊?

  陈元光点头:“就因为这。”

  郭伟觉得槽点太多,已经要吐不过来了,兄弟你到底是哪路神仙,下界来调戏我们这些凡人。

  “你牛,如果莱维特教授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原因,他估计会冲出来把给你的推荐信撕了。”

  陈元光大笑:“现在已经晚了。”

  后来这件事成为郭伟每次聊天的必备谈资,并且随着陈元光的名气越来越大,他聊起这件事的时候越起劲,在场听众无不震惊,感慨天才果然与众不同。

  明天早上鸦出去有点事,明天早上的更新可能会推迟到中午或者下午,但是明天肯定还是会更两章的。

第17章 nature

  陈元光从蜀都回江大之后属于是光环加身,先是找到辅导员,把自己拿到迈克尔·莱维特先生的推荐信拿给对方看,然后说自己要和莱维特合作发一篇nature,需要借用生物学院的实验室。

  有科幻新星赛金奖为证,加上莱维特亲笔签名的推荐信,此事可信度非常高,而且对江大来说,陈元光要的实验室不是多新奇的玩意,别说发nature正刊,哪怕只是发个nature子刊,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辅导员很快去找院长,然后帮陈元光去把实验室协调下来了。

  协调下来后,刘姓辅导员满脸感慨:“元光,你还真是让人出乎意料。

  写小说写的好好的,怎么又想出国了?”

  有莱维特的推荐信,天下之大,可以去的地方多了,原本只能申请US50,现在能申请US20以内的高校。

  如果Nature一发,前十高校随便选。

  “导员,还是想出去看看。”陈元光从辅导员手里接过钥匙后说道。

  刘姓辅导员神色恍然大悟:“是因为林甲吧,没想到你小子还是痴情种。”

  陈元光没有多解释:“导员,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计算机模拟蛋白质的定向进化,这实验不算难,对于理论知识点满的陈元光来说,大概花了两周时间就把一个非功能短肽改造成了可以结合核酸的肽段。

  这个结果已经足以证明他设计的模拟方法的可行性了。

  把实验结果发给莱维特之后,莱维特那边复现实验更快,一周就给他回复,让他把两个实验结果结合一下,整个论文就可以发表了。

  有莱维特的背书,两周就审完了,赶在11月前发表在Nature正刊上。

  发表Nature对华国任何一所大学来说,都是值得占据官网头版的新闻,尤其这还是本科生发表Nature。

  并且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都是陈元光,莱维特只是挂名。

  “历史首次!江大在读本科生一作发表Nature,独立完成九成以上工作量”

  “Nature(《自然》)以长文(Article)形式发表了江城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陈元光关于蛋白质模拟定向进化新方法的研究成果。

  该论文的第一单位为江城大学,第一作者为江大化学与分子学院2015级本科生陈元光为第一作者,斯坦福大学诺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为本文的第二作者.”

  Nature发表后,江大的官网很快刊登了新闻,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都大肆宣传。

  对江大来说,这是在今年招生中把江城科技大学压下去的好机会,我们本科生又拿科幻奖又发Nature,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伱们有培养的这么好的本科生吗?

  珞珈山和喻家山的争斗本来就由来已久,大家分数线相近,都在江城,又各有优劣,合称华武也不能消除双方攀比的习惯。

  “今年招生,化学学院分数线至少要往上涨个五分。”负责招生的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调侃道。

  刘辅导员说:“五分?最少十分!到时候我们今年带队去高中做宣传,陈元光的案例可以拿来反复说。”

  办公室主任说:“主要生化环材劣势由来已久,化学不好就业,这导致很多家长对此抱有怀疑态度,要是陈元光是生物学院的学生,五分都加不到。

  现在大家都很现实,不好找工作的专业就是抬不起价。

  要是我们是计算机专业,我也信我们能把分数线提十分。”

  刘辅导员:“您说的也是。”

  办公室主任接着问:“陈元光之前也听说过,没想到厚积薄发,在大四快毕业给我们放这种大卫星。

  生物学院的院长还有学校的副书记都在找我,生物学院那边太坏了!问我能不能把陈元光说成是化学学院和生物学院联合培养的,毕竟论文是结构生物学和计算生物学交叉方向的论文。

  我们这好不容易出个香饽饽,他们那边就想来分一半走。

  学校的副书记问我,有没有可能把陈元光留在本校读研,让邓老板那个团队带他。

  可以给他保证,博士毕业后直接留校当助理教授,保证给编制。你后面探探口风吧,不愿意就算了,我们不去做恶人,只提一句。”

  办公室主任看的很清楚,陈元光诺奖推荐信和一篇一作Nature在手,随便申请海外顶级名校直博,出去随便做点成果,回来当个青千还是很容易的。

  因此江大的饼,对陈元光压根没有半点吸引力,学院才不去做工作,办公室主任还想维持好这段香火情,等陈元光博士毕业之后让他回化学学院任教呢。

  刘姓辅导员连连答应,然后把陈元光发表nature的新闻转发到各个化学学院的学生群里。

  “@所有人,大四学长陈元光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nature,大家要向他学习,争取在本科毕业前能有科研成果。”这是给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发的。

  “@所有人,陈元光发Nature了,大家有要发nature的可以私下请教一下。”这是给大四以及研究生、博士生发的。

  看到这新闻的学弟学妹们还好,大家都是中二的年纪,心里会有雄心壮志冒出来,知道发nature难,自己总能发个本土期刊吧。

  而大四以上的学生看到,心里一阵卧槽。

  “刘导,别逗了,要是我能发nature,猪都会上树了。”

  “光神这是开始发力了,又是拿科幻新星,又是发nature”

  “光神太牛了”

  “光神太牛了”

  陈元光的前室友在群里发了个用陈元光照片做的表情包,上面写着光神太牛了,下面大家就开始接龙。清一色的相同表情包。

  陈元光看了眼群,心里一阵暗爽,发nature没啥感触,看到朝夕相处四年的同学们这样恭维他,内心还是很开心的。

  在大一刚来的时候大家你神我神的,都是神,随着时间推移,大家开始意识到都是凡人,慢慢没有这么叫的。

  大家一般也就叫他元光,拿科幻新星奖之后,他在学校里的外号变大作家了,现在直接升级成光神。

  因为科幻新星赛陈元光拿奖,大家的感触还不是很深,因为这条路走的人太少了,没谁的目标是作家,更别说科幻这个细分方向的作家了。

  晚上十二点以前还有

第18章 新的开始

  江城大学是学分制,分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公共必修和公共选修,除了必修之外,选修的分修够就行。

  所以一般大家都会在大三上就把绝大部分课程给修完,大三下只有一些学业压力不大的选修,可以好好准备考研、保研、考公、出国这些事情。

  陈元光在大二的时候就打定主意要当自由职业者,但被林甲带着还是在大三下就把所有课都修完了。

  因为经常往经管学院跑,所以老实说他对经管学院比对化院还更熟。

  每次他去经管学院上课,或者找林甲,经管院的同学们都要打量他两眼。

  这种时候陈元光就庆幸林甲不是学工科的,同学们还是很友好。

  而自从他借了生物实验室,发了Nature之后,他去生物学院还钥匙的时候,陈元光这才体会到什么是狼一样的眼光,比抢了土木学院的美女同学还要夸张。

  先是管钥匙的行政人员像看稀世珍宝一样上下打量,陈元光要怀疑这三十岁出头的人妻是不是要对他图谋不轨。

  “元光,你先坐,我们院长说了,你来了让你留一下,他想和伱聊聊,我现在去喊他。”

  陈元光:“好,这次还要感谢生物学院的帮助,我发表Nature才会这么顺利。”

  陈元光心想自己也只是客套一下,没想到对方接话:“我们学院的实验室和环境要比化院更高大上吧!

  怎么样要不要来生物学院读博?江大的生物可要比化学强不少。”

  在2018年的时候,江大的生物学院有两名院士,而化学学院没有,后来到2021年生物学院和化学学院各增补了一名院士。

  现在的话,生物院确实要比化院强势不少,陈元光很清楚这点,在校内各种资源上,生物学院都要领先。

  当然这种资源的强势和普通学生没多大关系。

  “我暂时没有这方面的考虑,相比之下,我还是对化学更感兴趣。”

  陈元光敷衍了几句后,对方才去生物学院院长办公室请示,请示完之后喊陈元光进去。

  舒院长见到陈元光脸上笑得跟一朵花一样,“诶元光对吧,很早就听说过你,今天一见,真是一表人才,来坐坐坐。”

  陈元光嗅到了鸿门宴的味道:“谢谢院长,过誉了,我还有很多需要向你们学习的地方。”

  舒院长给陈元光面前的杯子倒水,然后说:“元光,我看了你在Nature上发表的论文,非常有想法,而且是先有理论,再去用实验检验理论。

  这是很多生物人都做不到的,因为大家没有那么强的数学基础,不太可能先从抽象层面把逻辑给理出来,甚至是直接靠推演形成这一整套东西。

  如果是学生物出身,我们一般喜欢先观察,先做实验,有了结果之后再去总结归纳,形成理论。

  但是这种模式随着科研的深入,说白了就是好做的研究都被做完了,好总结的理论也已经总结的差不多,剩下的果实都需要花很大力气才能挖掘出来。

  所以这几年生物计算学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地步,我们学院在计算生物领域也在加大投入,而且我们很喜欢招数学学院的本科生来做计算生物方向的科研,他们的逻辑性更强。”

  舒院长说起来滔滔不绝,陈元光心里腹诽,果然能当领导能侃是前提。

  “元光,我不想谈什么虚的,你要是来生物学院直博,我和莱维特那边聊,我们搞联合培养,你实际上去他念博士,然后挂江大的名义。

  发表的论文我不挂一作、通讯作者,如果能再发一篇nature,三年内给你博士毕业,不能发的话那最多四年。

  算上这次发的nature,两篇我保证能申请下来青年千人以及后续的长江学者,如果后续没发nature,那至少是万人计划和楚天学者。

  如果更多,那待遇还能谈,我希望把你培养成江大在计算生物领域的领军人才。”

  舒院长画的饼很大,相当于生物学院只要面子,实际上是跟莱维特。

  当然对他们来说也是很有好处的,光是和诺奖得主拉近关系,发表nature论文挂的是江大生物学院的第一单位,这已经够赚了。

  陈元光摇头:“院长,感谢您的好意,这些离我太遥远了,我暂时不考虑这么遥远的事情。”

  陈元光很清楚院士的能量,他相信对方承诺的东西能做到,但问题是这些对现在的他来说毫无吸引力。

  舒院长说:“这就是三年到五年能看到结果的事情,不遥远。”

  陈元光无奈道:“院长,主要我对生物方向不感兴趣,我后面还是想做材料。”

  舒院长不再劝了:“好吧,天才总是有个性的,我们需要给天才时间,给天才自由发挥的空间,元光,如果你毕业前改主意了,可以随时来找我。”

  在发表nature之后的一个月内,陈元光在江大面临各种各样的画饼,所有的画饼都希望他能留在江大。

  在坚决表示自己的意愿后,生活才慢慢平静下来,陈元光把托福和GRE考完,然后发了封邮件给蒙吉·巴文迪,当天他就收到了巴文迪的回信。

首节 上一节 10/1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球暴雨:我的船上全是女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