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86节

  实际上雷君只会让他看小米su7,不会把Ultra拿给他看。

  而李斌兴致勃勃跑到燕京去体验了su7之后,认为这款车谈颠覆性还差得远,觉得小米把宣传调门起太高,早晚翻车。

  国内新能源车企们勾心斗角,跟玩三国杀一样。

  陈元光在临走前特意请雷君吃了顿饭,为了帮林甲在小米汽车里谋个合适她的岗位。

  “师兄,这件事就拜托你了。”

  雷君答应给林甲在小米汽车留一个副总裁的职位,具体职责的话主要负责营销。

  之所以会有这个考量,是因为雷君觉得她有这方面的潜力,之前陈元光被盖茨全球基金会聘为首席科学家一事,林甲在其中的操作充分展现了她在这方面的能力。

  做营销,最需要的是思路,而且得是整体性思路。

  加上小米自身在营销上有丰富经验,负责营销的中层会给到林甲经验不足上的补全。

  陈元光在燕京聊完之后,已经闪现到渝都去参观光甲航天投了10个亿搞的华国复眼项目。

  这次去是毛可院士和他一起,从燕京出发,乘坐光甲科技租的私人飞机,飞往渝都的江北机场。

  林甲则是孤身一人回申海,准备进行工作交接。

  “元光,和我们之前计划的一样,一共用25部30米口径的天线阵列,总体构成大约为600多米的雷达孔径。

  前期布置20部,关键点位的雷达打算等着新一代探测雷达研制成功后再进行部署。”

  经过过去半年多时间的通力配合,毛可对陈元光的实力有了全新的认识,因此态度从原本的敬而远之变成了现在的友善。

  他是院士,这么多年来大大小小的学术会议,加上自己带过的博士硕士,自己弟子带过的博士硕士,他见过太多太多人了,有勤奋型的、有天赋异禀型的,也有既勤奋又有天赋的。

  在他看来,陈元光很特殊,特殊在他属于特别有天赋,如果天赋有等级的话,陈元光一定拉满。

  今天和他讨论一个东西,明天给你思路,一周之后给你详细的设计方案,一个月之后样品已经送到燕京理工大学的办公室了。

  毛可自诩已经老了,无论是从天赋还是陈元光在商业上取得的成就,都足以让毛可结交这个人脉,也是为自己后人铺路。

  陈元光一边听一边思考:“雷达优化思路还是按照我们之前讨论的,

  提高它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来达到提高雷达的探测距离和分辨率作用吗?”

  毛可点头:“没错提高接收器的灵敏度可以接收到更弱的信号,从而提高雷达的探测能力。目前主要是改进雷达的发射和接收装置,对于信号处理算法已经优化了好几版。

  之前我们提到的用AI去优化信号处理算法,目前在这上面一直没有很好的思路,设计出来的算法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

  从去年开始,我们组招的硕士和博士都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做了倾斜,尤其是擅长算法的学生

  我们计划今年把考研的两门专业课改成电磁学和数据结构。”

  毛可同时在中科院电子雷达所和燕京理工大学任职,他自己招学生是以电子雷达所的名义,而他组里的老师有以燕京理工大学名义招学生的。

  大学招生名额比中科院更多。

  他们组光去年一年招了四十名硕士,20名博士。

  至于硕士和博士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博士更容易压榨,并不是所有硕士都想着搞科研,有的硕士一心想混个文凭然后去工作。

  这种硕士不好PUA。

  博士那不一样,你PUA他,然后让他正常毕业他还得对你感恩戴德。

  毛可接着说:“除了雷达本身,我们这次对雷达阵列设计也做了优化,主要是强化它的多目标跟踪能力。”

  这是因为小行星挖矿你不可能只有一个目标,你能笃定这一个目标就能满足你的需要,你的自动航天器能上去,上去之后你的技术能把矿石带回来。

  肯定是在多个目标里筛选,然后让火箭一次性把多个探测器带上去,多目标一起进一步探测,最后才确认目标。

  这样的作业流程,导致对雷达有更高的要求,这要求体现在多个方面。

  陈元光在光甲航天工作的时候,和各个小组之间的合作模式是他带着他们做,具体要怎么做,得一步一步告诉他们。

  很多时候,没有他,整个组能一周时间没有进展。

  光甲航天对陈元光的依赖程度特别高,比光甲科技严重得多。

  这也是为什么,陈元光一直想从航天所挖人,挖有经验的研究员。

  而和毛可的合作太流畅了,你提目标,他给你解决方案,你再跟他说这个解决方案可能有什么问题,怎么做会好一些,他拿来的下一版方案就差不多能用了。

  陈元光只需要拿着和21世纪末的雷达阵列设计图对照一下,思考一下还有什么缺点,再和毛可开个远程会议就能确定下来。

  这种合作模式让陈元光感慨毛可不愧是院士,虽然科研能力已经退化得不行了,但是在项目管理上已臻化境。

  “在信号处理技术上,只有等后续核心雷达优化完成后,我们再具体做优化,目前主要方向是自适应滤波、目标检测和跟踪算法。

  我听项目组的人反应,我们很缺高性能的显卡,去年开始和华为合作,采购他们的昇腾处理器,我们海狮希望搭建AI模型来解决这些问题。

  目前进展有限,看今年招人之后会不会好一点。”

  “从去年年底OpenAI发布ChatGPT之后,阿美利肯又不准英伟达出口高算力显卡给华国,导致高校面临算力荒。

  好像一下子大家都开始缺算力了,我这种老人家都经常听到他们年轻人在讨论算力。

  不过我们这个项目预算充足,买不了英伟达的显卡也能买华为的昇腾系列,我们不缺算力但是缺人。”毛可调侃道。

  无论是研究所还是燕京理工大学,他们招人和企业招人不同,不是说你缺人就能招。

  要么招学生得纳入计划,要么招研究员或者青年教师,都有人员限制。

  应该还有,求个月票让鸦日万更有动力!

第123章 光甲航天的新一轮融资

  要能搞定华国复眼项目需求的,既要懂雷达又要懂算法,这种人是真难招。

  你不给编制,给钱是招不到的,没有编制的体制内不如狗。

  别说人才,人都不爱来,更别说搞算法的。

  陈元光说:“这样,您提个招聘计划,要招哪类人,具体要求是什么,我们以光甲航天的名义招,招了之后让这些人去渝都和燕京工作。

  我们给住房补贴。”

  之前因为华国复眼没有投入使用,所以在算法上的需求不是那么迫切。

  现在边缘雷达已经安装完成,只等着核心雷达优化完安装了,整个项目投产在即,后续整体使用程度几乎完全依赖于算法人员的水平和队伍。

  毛可也是抓住难得能和陈元光当面交流的机会,间接提需求。

  “那就好,招人的要求后续我通过邮箱发给你。

  其实最主要是要精通计算机和算法,想招即插即用的人才很难,这种人才太少了。

  我们想的还是招人来之后自己慢慢培养,哪怕慢一点也没事。

  光甲航天招很好,你们现在在国内很有号召力,我们旗下的硕士博士提到光甲航天,都说这是好去处。

  我们组一些要毕业的博士,想让我做介绍,看能不能帮他内推。”毛可说。

  确实如此,自从光甲航天今年成功发射捆绑式可回收火箭,又和航天科技集团签约,拿到华国空间站货物运输项目后,光甲航天一跃成为国内航空领域最靓的仔。

  比亚迪以一己之力拯救无数应届生,成为大家口中的迪子,offer点击就送,成为四大坑之一材料学的救星,之前拿10w,有迪子之后拿20w,成为大家心目中的No1.

  光甲航天的势头比比亚迪还更强,虽说和其他商业航天公司比,光甲航天的待遇没有本质区别,无非是年薪五万十万的区别。

  但光甲航天有前景,肉眼可见的成果。

  尤其今年,因为光甲航天的成功,光甲航天都已经吃上国家饭了,很多原本想走可回收火箭路线的商业航空公司火箭还在实验室里。

  他们纷纷扛不住,要么倒闭要么裁员,裁员最先裁的一定是刚进去没多久的应届生。

  这种事情在微博和小红书上一发酵,光甲航天更是首选,比航天科研所的优先级还要更高。

  陈元光说:“欢迎,我们现在很缺人,只要性格、能力没啥问题,我们都收。

  在毛老这能念到博士,能力肯定没问题,做一些简单的性格测试,通过后我们会给offer的。

  这样吧,我和hr说一声,让他们后面到中科院电子雷达所去组织专场招聘会。”

  毛可点点头:“好,麻烦伱了。”

  他觉得自己已经帮学生争取机会了,毛可属于人老心不老,很了解现在的行情。

  也只有现在,陈元光能做出这样的许诺,等再过几年,哪怕是博士,想去光甲航天也难。

  因为华国最不缺的就是人,像SpaceX每年能从全球收到三百万份简历,对标SpaceX的光甲航天,未来也只会越来越不缺人。

  毛可接着说:“元光,因为我们这次设计的雷达阵列,里面核心雷达先上了之后,后续还可以持续优化。”

  他们采取了独特设计,就是雷达可拆卸,同时核心雷达换,不会影响到整个雷达阵列的使用。

  这算是半模块化雷达阵列了。

  “我们刚刚说的是现在正式启用前的优化策略。

  后续长远来看,主要还有两个方向。

  一个是在雷达芯片上,雷达芯片应该使用高算力、高集成化的雷达芯片,它能更加适应人工智能算法。

  第二个是分发链路和智能控制的这套系统,后续得进行持续性的优化。

  第一个肯定得找外部供应商合作,第二点你看是光甲航天来做还是外包给其他企业来做。”

  陈元光:“让我再想想吧。”

  说罢飞机上陷入一阵沉默,陈元光没有再问,因为他感觉到对方已经累了,而他也需要好好思考一下。

  下了飞机直奔渝都的云阳县龙角镇,渝都方面的官员全程陪同。

  “陈总,毛院士,我们渝都方面对这个项目非常重视,由区、科技局和项目示范管理局三方全程督办。”

  光甲系的企业在渝都没有投资,渝都方面很重视这次陈元光的到访,主要是想看能不能拉来投资。

  陈元光旗下的企业全部都属于高科技企业,这类企业是目前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最爱。

  陈元光面对官员的热情,只是表面上应付,主要他不搞制造业,没有什么项目能放在渝都。

  除非后续光甲航天也造车,但问题是造车长三角或者珠三角地区也比渝都更有优势。

  到了中洲岛之后,站在旁边的山上看华国复眼项目,在外貌上多少有点科技奇观的感觉。

  多个巨大的雷达天线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中洲岛上,形成了一个广阔的雷达阵列区域,其中寥寥数个点位空缺,是专门留给核心雷达的。

  每个雷达天线都是一个庞大的金属结构,高达数十米,宽度也相当可观。

  表面涂着特殊的材料,以便更好地接收和发射雷达信号。这些天线以一定的角度倾斜。

首节 上一节 86/1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球暴雨:我的船上全是女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