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14节

  很快有人解释道:

  “感谢常院士对南水北调工程的美好祝愿……”

  说笑归说笑。

  南水北调一期工程虽然才刚刚开始动工,但即便是在立项之前的考察阶段,也不乏300-400公里的水利工程。

  相比于前面那个惊天动地的大饼,这个“引绰济辽”的提议反而显得不太出格了。

  “你刚刚说,这是治标的层面……”

  最开始提问的那位领导率先收住了有些松散的气氛:

  “那听这个意思……常院士你还有办法治本?”

  这一次,常浩南却非常干脆地摇了摇头:

  “以今天人类的技术水平,要想完全克服自然规律,还是有些过于困难了……”

  一些目光随之透露出了几分惋惜。

  如果真能从根本上改善气候,那绝对是长期国际竞争中的绝杀。

  然而,常浩南的话,还没说完:

  “所以,能治本的不是我,而是环境本身。”

  短短一句话的功夫,便让很多人体验了一遍心态上的大起大落。

  “环境本身?”

  一名来自国土资源系统的领导突然来了兴趣:

  “常院士你不会也支持那个把燕山山脉给挖开一个口子,让渤海的暖湿气流吹进内蒙的方案吧?”

  常浩南:“……”

  庄秉昌:“……”

  其它领导:“……”

  常浩南自己甚至都不知道还有人提出过这么这个想法。

  听上去和挖开喜马拉雅山,让印度洋气流吹进疆省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赶紧摇了摇头:

  “用不着那么麻烦……”

  “实际上,只要保持现有的趋势继续下去,那么过上十几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水热条件和环境承载力自然就会提高……”

  “!!!”

  会议室里的几十号人,几乎齐齐把视线重新汇聚到了常浩南身上——

  刚才的4000万亩耕地,还只是在数量层面上比较夸张。

  毕竟固土治沙技术,华夏从建国开始就从没停下过研究。

  只是过去从来没想到过能有这么好的效果而已。

  然而正如前面所说。

  这个结论放在2004年,可是从方向上就跟目前普遍定义的“常识”截然不同!

  “能说说理由么?”

  很快有人问道:

  “是计算,还是……”

  “地球气候的演化过于复杂,而且几乎没有任何100%可靠的理论……单靠计算肯定不行。”

  常浩南回答道:

  “我的判断基于两个理由,一是土壤地层学和历史气候学的规律分析,地球温度提高对于我国这样的大陆性国家而言并非一味的坏事……”

  “二是我国已经系统性执行了持续时间超过40年,也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地表绿化工程,虽然单靠人力本身不足以逆转自然,但却已经具备了承接气候条件改善的基础,这是其它任何国家所不具备的优势,也意味着我们不能照搬外国研究人员在生态环境领域的研究成果……”

  “常院士,你先等等……”

  刚刚提问的领导做了个深呼吸,没有让常浩南继续说下去。

  必须承认,后者刚才说的话,确实很好听。

  尤其是第二点,几乎是瞄准了他这一代人的喜好。

  但理智却告诉他,越是这样好听的话,就越要注意判断其准确性。

  而且,常浩南并非地球物理专家。

  相比于前面他在介绍固土治沙技术时所拿出的丰富实验资料和计算过程,这几句话的解释未免有些过于单薄。

  常浩南作为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给出符合逻辑和现有理论的推测。

  但他作为决策者,却得保证兼听则明。

  至少得找专业人士论证过才行。

  “事关重大,关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我们或许还得再确认一下。”

  “所以我提议暂时休会,择机再继续讨论这一问题……”

第1148章 倒大霉的韩国人

  会议结束之后。

  常浩南送别一众领导,然后收拾好东西,带着庄秉昌一起下楼。

  虽然没能在今天就获得明确结果,但是这种间接改造半个省、几十万平方公里地貌和生态的狠活,本来也不可能随随便便就敲定下来。

  能给决策层留下一个靠谱且深刻的印象,已经算是不错的开头了。

  “常院士,您今天可真是吓了我一大跳……”

  刚才的架势实在太大,庄秉昌直到现在还感觉有点冒汗。

  “我之前不是说过了么,不能继续停留在小打小闹的程度上了。”

  常浩南笑着回答道:

  “不过也没关系……你以后会慢慢习惯的。”

  2004年这会,华夏的钱袋子才算是刚刚富裕起来,各种上个世纪就做出了规划的项目也陆续开始落地。

  但还远不是日后大家熟悉的那个基建狂魔。

  有些事情,不亲眼看到,总归是没概念的。

  “以后……”

  庄秉昌似乎并没有完全理解常浩南的意思。

  但他也没准备继续纠缠下去,只是跟上常浩南的脚步,同时低着头开始在脑海中规划自己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道声音突然从二人身后传来:

  “常院士!”

  常浩南回过头,发现竟然是早十分钟左右就已经离开会议室的李忠毅。

  “李主任?”

  他停下脚步,同时示意庄秉昌先自己下楼。

  后者并非科工委系统内的人员,因此即便是一些被定义为非涉密的内容,也不好在对方面前聊起。

  “座谈会结束之后,上级领导又组织了一次小规模的讨论。”

  李忠毅一边缓步来到常浩南身边,一边算是解释了一下自己现在才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但旋即就话锋一转:

  “刚才那个沙地变耕地的技术,就是之前开会的时候,你和我们说过的灵感?”

  如果搁在两年之前,常浩南越过科工委直接上报,那肯定是妥妥的不讲规矩。

  但现在,情况则已经不一样了。

  院士头衔暂且不论。

  单工建委顾问这个岗位,就是为了向上级建言献策而设置的。

  或者倒不如说,像这种国家级战略性工程,本来也不是工建委的管辖范围。

  话虽如此,常浩南还是能从李忠毅的语气中听出些许的……

  委屈。

  “那倒不是……”

  前者赶紧摇了摇头:

  “有关对中东国家输出技术的事情,我本来准备单独找你聊的。”

  听到“单独”两个字,李忠毅的表情总算放松下来。

  颇有一种“看来咱们之间的关系还是铁”的安心感。

  接着,便摆出一副准备洗耳恭听的架势。

  “沙漠土壤化这个技术的细节,和沙地本身的组成以及结构性质有很大关系,蒙省的经验甚至都不能直接生搬硬套到疆省,更别提海湾地区了……”

  常浩南解释道:

  “所以,我当时准备拿出来的,其实是一个单纯力学层面的沙体固化技术。”

  李忠毅没有接话,只是眼神中流露出些许疑惑。

  作为一个外行人,他好像没听出什么明显的区别。

  “简单来说,就是不考虑万向结合约束当中的可恢复性,而只着重强化流变性能,通过调整固化剂的成分和配比,可以把沙体从完全离散的状态调整为类似软土地基的程度,从而可以被诸如水泥这样的一般固化剂进一步加固。”

  这下子,李忠毅马上就反应了过来:

  “可以当做地基?”

首节 上一节 1014/1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