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25节
但是用商业航天遮掩这么一手,大家在面子上就都能过得去……
不过么,只能说21世纪初这会儿的欧洲还不算脑死亡,竟然能用不到一年功夫就打通商业化航天的市场回路。
搁在20年后想都不敢想。
“所以……他们这是准备两头下注?”
2003年,ESA就以官方身份参与了由NASA主导的MER火星探测项目,现在又到这边来插上一脚,明显是抱着两根拐杖走路的想法。
“不要说得这么难听嘛……”
栾文杰一脸义正词严地回答道:
“航天活动是造福全人类的高尚事业,怎么能用狭隘地站队眼光来分析问题呢?”
常浩南差点笑出声来:
“是是是,你说得对……”
一番玩笑之后,二人还是很快回到了正题。
这一次,常浩南开门见山:
“所以,你们能提供这么多有用的数据,还给我画了这么大一张饼……说吧,需要我来做些什么?”
被直接点破来意的栾文杰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毕竟也是江湖经验丰富的老油条了,很快就恢复如常:
“其实不需要常院士你亲自做什么……就是等以后我们开发地-火通信中继系统的时候,可能需要你们提供一些过往的成功经验……”
相比于地外轨道和月球,火星和地球是两个大体上可以认为互不相干的天体,因此直接通信的条件往往更为恶劣。
按照地-火之间霍曼转移轨道大约26个月的周期计算,其中有连续的三分之一都因为太阳干扰而无法正常通信。
并且在其余时间内,通信窗口也不是连贯的。
这对于数据量只能以Mb/天来计算的通信过程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早期火星探测器的功能极为有限,产生的数据量很小,而且寿命也相对较短,很多情况下根本无法坚持一个完整的周期,断断续续地传输数据尚且可以接受。
但如果是21世纪更加先进的型号,那么就很可能出现数据堆积的情况。
就像海洋一号面临的情况一样。
这种情况下,组建地-火中继通信网络,就成了很自然的思路。
想来这也是打动欧洲人的关键技术之一。
“原则上当然没问题。”
大致判断了一下眼前的情况之后,常浩南就做主点了头:
“但具体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我还要回去和兄弟单位讨论一下才行……”
……
常浩南本人去蒙省也只是视察项目情况而已,因此在确定所有工作都按照之前的部署正常开展之后,他就直接和栾文杰一起回了京城。
实际上,就在这几天的时间里,项目报告已经由随行的章亮平完成,他只需要签字提交,然后就可以暂时放下这边的工作前往镐京——
AE1500/涡扇20经过近一年半的研发,已经基本完成了几项关键技术的验证。
其中军用型号涡扇20因为需要保证100%的国产化率,因此将在热端采用相对保守的材料和工艺,进度也推进得更快。
下一步就将进入子系统级别的生产和测试。
此外,与运9适配的发动机吊舱也已经快要结束风洞测试阶段。
作为项目负责人,他肯定需要到场主持工作才行。
不过,就在第二天一大早,常浩南拿着报告到达科学院的时候,情况却突然发生了变化。
“常院士,你看看这个。”
丁仲理手中拿着一份报纸和一个文件夹,在办公室门口拦住了常浩南。
后者虽然一时间腾不出手来拿,但还是一眼就看到了报纸版面上巨大的加粗标题:
《气候风险警告:华夏在环保领域的巨大退步,可能导致整个东亚范围内的极端沙尘和污染天气》
而那份文件夹也很快被丁仲理亲自打开。
里面正是这篇专栏新闻所引用的依据。
一份由美国环境保护署发布的“权威报告”。
至于内容……
甚至都不用真正去看,猜都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
无非是认为在蒙东进行的开垦行为将导致一系列生态灾难云云。
类似的套路,常浩南上辈子就见过。
在2014年左右。
结合内外两方面的压力,利用华夏的空气质量问题大做文章。
虽然手法相当粗糙,但确实对华夏的发展规划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这个时候,丁仲理继续开口补充道:
“美国人这次不只是分析了我们境内的情况,而且还把韩国和日本这两个域内国家给拉了进来,说我们破坏水土平衡的行为甚至能影响到邻国的气候……日本和韩国也随之向我们提出了关切……”
听到这里,相比于气愤,常浩南更多的反而是想笑:
“看来我这报告,可能得多填上一些内容咯……”
章亮平写的报告里面用了整整一大章的内容分析了整个沙地改造工作可能对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
但谁承想还没等交上去,对方就整出来了点新活。
所以至少那部分肯定得回炉重造了。
丁仲理也半是恼火半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估计是我们现在的动作规模还不够大,而且都是在原来草原和沙地的边缘,所以美国人不知道我们改造的原本就是一片沙地……”
“就算是知道,他们也会聒噪两句的……”
常浩南可太熟悉对方是什么德行了。
这个时候,丁仲理又从公文包里掏出了另外一份文件:
“我已经写好了一份用于反驳他们的报告,内容是关于我们划定的那三片沙地,如果全都能改造成正常的农田,将会减少每年上千万吨的沙尘产量……”
对于对方的水平,常浩南完全没有怀疑。
但刚准备点头,脑海中就产生了一个新的念头。
“我觉得……这个报告可以暂时压在手里一段时间。”
他指了指对方手中的报告,说道。
“怎么说?”
“现在是对面提出问题,而我们则被动解释,如果一直这样下去,那无论我们做的再怎么好,对方也可以换着角度不停地发动攻击,而我方只能疲于招架。”
常浩南稍微停顿了一下:
“不如换一种思路,放弃无谓的自证情结,直接等到IPCC开会的时候,反过来攻击对方?”
第1160章 优化算法也是纯数学!
虽然常浩南没有做更多解释,但一直以来力主在气候问题上硬刚西方的丁仲理也算是斗争经验丰富,马上就理解了前者的意思。
所谓放弃自证,不是真的完全不对流言蜚语做出解释,专注于和对方相互泼脏水。
那样只会被拉低到跟对手一样的水平,然后被人用丰富的经验击败。
而是一种心态。
一种跳出逻辑陷阱,不按照别人套路出牌的心态——
当美国人指责你破坏环境的时候,他并不是真的关心你是否环保。
而是想让你死。
所以,必须得表现出“不管你准备干什么,我都会做出对等动作”的能力和决心。
唯一的问题,在于时间。
丁仲理微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
“对方的攻势目前仍然集中在舆论层面,所以倒还不是特别急着回应……但距离IPCC的第四轮评估启动只剩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如果拖延到那个时候,我们恐怕会有些被动。”
“三个月……”
常浩南在脑海中估计了一下时间表,然后语气也跟着坚定了起来:
“三个月足够了!”
在对方带着些许震撼的眼神中,他进一步解释道:
“我已经联系到了拉格朗日数学与计算中心的阿贝拉·利塞尔教授,一名多目标优化和神经网络领域相当权威的学者,应该很快就能发表一篇我们共同完成的论文……”
“到时候只要按照我们之前定好的步骤对北美地区的红外卫星光谱进行一次反演,很多真相就可以水落石出了……”
对于常浩南重点提到的反演过程本身,丁仲理其实并不太担心。
美国人的排放数据有问题,这是几乎可以肯定的事情。
只是苦于找不到直接证据。
他更关注的反而是前面那半句。
“这么短时间……真的够见刊么?”
丁仲理的语气中多少带着些担忧。
虽然在线投稿的普及有效缩短了论文审核周期,但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几乎每个编辑部收到的来稿数量都出现了指数级暴增。
这就导致发表论文的排队时间也愈发离谱。
即便把原来的双月刊或者季刊给改成单月发行,也只是稍微缓解了僧多粥少的局面而已。
一些热门期刊甚至要等到确认录用的半年以后。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