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60节
因此,这是一次四对三的优势对局。
并且,他此时仍然占据着更加有利的高度。
但考虑到对方刚才表现出的动力水平,这些优势恐怕都难以持续太长时间。
“秦岭,准备接敌!”
他在喉头憋了口气,以提高自己对抗过载的能力。
紧接着,便率领整个小队朝着目标直扑而去。
另一个不太起眼的优势在于,此时已经是午后十分,因此秦岭1队占据了西侧背靠太阳的位置。
这让罗宾逊上校的肉眼反应稍微慢了一拍。
但飞机性能弥补了这点时间上的差距。
7架飞机,很快在相隔不足5km的范围内缠斗起来。
实际上,现代战机,在一望无际的海上高空进行视距内战斗,是一个相当单调枯燥的过程。
尤其这还不是一场真正的战争,只能以先用照相枪拍到对手尾部作为获胜的标志。
因此,最常见的场面就是相互绕飞,比谁的能量最先经受不住考验,被迫改出盘旋恢复平飞,就算是认输。
而在这样的比试当中,F22还从未有过落败。
双方的高度和速度都在盘旋中迅速下降,罗宾逊也很快发现,这四架飞机虽然外表和苏27类似,但动力水平却优于后者许多。
虽然逐渐丧失了一开始的能量优势,但也绝非几个回合就能拿下的对手。
尤其F22并没有头盔瞄准具,这让模拟瞄准过程变得相当别扭。
必须得把机头对准对方才行。
上校也逐渐失去了耐心。
侧卫的机体过于庞大,并不是一种以敏捷性见长的型号。
因此他决定率先改变策略,开始频繁利用滚转变向消耗对方。
果然,仅仅半分钟不到的功夫,占据数量优势的对手就逐渐有了疲态。
罗宾逊自信,只要再经过最多两个回合,自己就可以在大约1500米的高度咬住其中两架,从而彻底结束这场丑陋的对抗。
然而,就在这电光火石的一瞬间,无线电中却突然传来了一个急促的声音:
“猎鹰队长,注意你们的240方向,四个新目标,正在高速爬升并接近!”
来自预警机的提醒让罗宾逊大脑轰得一声巨响。
低头一看,果然发现四个目标已经接近到了不足25公里的距离上。
他刚才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近处,当然顾不上分心查看显示器。
而这些突然出现的新对手显然已经在附近的低空埋伏了很久,只等着自己失去警惕,跟前面那四架飞机相互缠斗到失去能量,最后在一片混乱中进场收拾局面。
上校一边在心中暗骂华夏人不讲武德,一边赶紧利用机动性改平,朝着唯一没有敌人的东南方向迅速脱离战场。
第1200章 必须要有自己的四代机!
秦岭01号的机舱里,季平峰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节流阀和操纵杆,尽可能不让飞机的正六点方向落入对手的瞄准环当中。
实际从扬长避短的角度出发,空战训练大纲要求歼11B应当避免陷入和高敏捷性战斗机的水平缠斗。
但一方面,这种拦截驱离任务的要求和空战毕竟有所区别,不能简单一概而论。
另一方面,在多功能显示器的信息界面上,另外四个己方目标点正在从内陆方向高速靠近。
这正是季平峰等待了许久的反击时刻。
在预警机上指挥员的指挥下,淮河小队的四架飞机在作出一副准备返航的姿态之后,却并没有真的降落。
而是利用歼11B巨大的航程,来了一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由秦岭1队负责与对手纠缠。
而淮河小队在闽北山区的低空待机隐蔽,只通过数据链接收己方飞机的位置和高度信息。
等到战场被拉入2000米以下之后,再迅速前出并进行爬升,尽可能在被对方预警机发现之前占据足够的高度优势。
最后用7对3的绝对数量优势赶跑敌人。
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利用了对手的E767距离华夏海岸线更远,且AN/APY2机械扫描雷达并不擅长对低空目标进行探测的缺点。
以多打少加上以逸待劳,说起来肯定有点胜之不武的嫌疑。
但眼下却不是讲武德的场合。
季平峰顶着让人眼前有些发黑的过载艰难抬头,瞄了一眼座舱上方的后视镜。
就在援军即将加入战场的最关键时刻,那架已经咬住自己侧后半球的F22却突然调整襟翼角度,开始朝反方向滚转。
电光火石之间,他判断出,对方应该是已经发现了正在赶来的援军,准备见好就收。
“对面要溜,全体放弃缠斗,准备追击,咬住他们!”
在这种瞬息万变的时候,任何花里胡哨的技术都不如语音好使。
下达指示的同时,季平峰猛地转动操纵杆,拼着损失一定能量,进行了一个紧凑的180°转弯,准备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对敌人的反咬。
但又一次地,F22体现出了它无与伦比的加速性能。
在接下来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季平峰看到敌机进行了一次几乎和他相同幅度的超机动转弯,接着整个机体表面被一团涡流形成的雾气完全覆盖,如同一朵云在海天线上飞速移动。
这当然不意味着对方已经突破了音速,但仍然是几乎突破了一般认知的低空机动性。
照相枪在大约3-4km的距离上捕捉到了一个画面,只不过考虑到就连飞行员都很难从一团水雾中清晰看到对方飞机的样貌,所以最终得到的照片几乎必定模糊不清。
对于这种有节制的斗法而言,最好还是能拿到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尤其是在己方刚才还小吃一亏的情况下。
稍稍平缓了一下呼吸,季平峰左手把节流阀推动到底,准备继续追击一段距离试试。
但即便只靠肉眼,也能看出双方的距离正在不断拉远,恐怕并没有什么再次追上的可能。
“秦岭1队,你们注意一些,追击不要过于深入。”
无线电中传来了语气沉稳的提醒:
“我们的燃料已经报警,必须得返航了。”
参与本次行动的飞行员都已经集中驻训了差不多半個月左右,所以季平峰能够听出,这是淮河01号驾驶员的声音。
后者显然是在担心,如果己方失去数量优势,对手可能会选择重新杀个回马枪,到时候就麻烦大了。
“收到!”
随着飞机改平,这会儿季平峰的脑子也重新冷静下来——
面对眼前这种解放军第一次遭遇的对手,相比于用照相枪斗气,显然还是记录对方的目标特征更加重要。
尤其F22此时正在用RCS最大、红外特征也最明显的尾部对准自己。
如果错过这个机会,那才是追悔莫及。
于是,他在无线电中发出了新的指令:
“秦岭1队,打开雷达和IRST,不要用锁定模式……尽量收集对方的信号特征,带回去给上级分析!”
……
另外一边,罗宾逊上校再三确认对方已经彻底被自己甩开,然后有些气急败坏地摘下氧气面罩。
最后的一次急加速成功避免了在场面上留下“被锁定”的明确证据,但作为代价,他不得不选择放弃一些隐蔽性,难免会有些雷达和红外特征被对方给拿去。
好在因为时间有限,加之几架前两批次的产品和后续真正用于作战的那些仍然存在细微区别,所以倒是不会泄露太多。
由于刚刚的兴奋和缺氧,上校的思绪仍然有些纷乱。
就最开始想要接近华夏海岸线20英里以内的目的而言,毫无疑问是大败亏输。
别说20英里,就连40英里的边都没能摸到。
至于后面的缠斗过程……
本来就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但另一方面,四架F22也确实在复杂战场上展现出了完全超越三代机的作战实力。
最后被另外四架突然出现的飞机偷袭,很大程度上是吃亏在了E767预警机的性能上面。
如果这是一场实际意义上的空战,那么根本就不会出现视距内作战的部分。
这一点,相信华夏方面也会清楚。
此外,对于罗宾逊本人来说,今天也是一次难得的“实战”经验,让他对隐身机的性能便捷和应用模式有了更新的理解。
上校自信,如果未来再有一次类似的机会,他完全可以拿出一个更加精密的计划,让对手完全猜不出自己的真实攻击位置……
一时间,他也很难理清今天这场阵势浩大的威慑行动,到底是不是达成了目标……
不过,对于华夏来说,结论却是非常确定的——
尽管通过提前一个月的准备、新型战机之间的数据链、性能优异的预警机、正确的战术指挥……甚至包括一些运气等等因素共同作用,最终成功扼杀了敌人的挑衅企图。
但无论是预警机上指挥全局的江增健,还是位于最一线和对手F22纠缠到底的季平峰,心中都没有那种大获全胜的喜悦之情。
这一战,华夏作为占据本土优势的防守方,海空两军联动,可以说是用出了全部的技术手段,才算是在场面上打了个平手。
而对方除了那四架F22以外,甚至只出动了第一岛链范围内部署力量的不不足五分之一。
超级大国的底蕴和潜力,真可谓恐怖如斯。
架机返航的一路上,季平峰好几次想要说些什么,但终究还是考虑到无线电纪律,而没有开口。
整个通信频道内,都弥漫着令人感到有些压抑的沉默。
直到返回基地并降落之后,看到其它负责对抗空自的同志们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心里才算是稍微好受了一些。
毕竟就在区区几年之前,他们这些东部方向的航空兵部队,甚至都还轮不到考虑如何对抗美军……
因为一直活动在基地附近的上空,因此那架空警2000比绝大部分战斗机都更早回到了基地。
此时就停在距离秦岭1队不远处的地方。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