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141节
但后半段内容却又显得相当真实。
毕竟沙乌地早就和华夏之间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关系,甚至其中的沙漠农业技术,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常浩南在蒙省东部搞的那片试验区。
而且,北印度洋地区的天气情况虽然不如南海和墨西哥湾那样疯狂,但也是经常出现热带气旋等极端现象。
总之怎么听怎么都很合理。
这下子,反而把罗格搞得有点犹豫了。
刚才苏尔坦口中的两个项目,都是局里和工建委事先讨论过,可以由他承诺进行合作的部分。
只是承诺过后具体要如何执行,区别就非常大了。
如果沙乌地方面和他一开始的想法一样,只是想要累计充值额度,那自然是按照原来的计划,该怎么搞就怎么搞,等到最后再给对方一个同等级别的应用权限,然后在沙乌地国内建设一批相关的地面站点就行。
可要是人家真的准备急用,那投资款到位之后,肯定还是要改变一下项目建设的优先级。
尽管从立场和意识形态上,华夏和沙乌地之间还存在着诸多分歧。
但在商言商,华夏人做生意,赚钱多少先不论,最基本的商誉肯定还是要保证的。
像是正在建设当中、预计面向全球提供服务的第二代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如果沙乌地方面真有需要,那覆盖顺序肯定要从太平洋优先转向印度洋优先。
这些问题,在做出原则性表态之前,都必须要搞清楚。
“苏尔坦博士……”
罗格深吸了一口气,压低声音道:
“实不相瞒,贵方这样大手笔的动作……甚至希望直接参与我国的空间站建设,实在有些出乎我们的预料,所以我现在只能说,这些要求不违反我国航天发展的基本原则,但更具体的回应,恐怕还要回到京城之后再说。”
在已经问住了对方的情况下,这一招就是以退为进。
沙乌地这个国家的秘密有很多,但主要集中于王室内部斗争这块,在总体战略上其实没太多好隐瞒的。
所以他也不担心对方口风太严。
果然,苏尔坦几乎没怎么犹豫:
“或许罗先生应该知道,波斯人计划在明年使用他们的‘信使’火箭,发射一颗卫星?”
实际上,罗格刚刚进入航天局管理层不久,加上波斯属实不算什么航天强国,所以还真就不知道。
但对方都这么说了,他总不能当场承认。
那多不好意思。
于是只好点点头。
“如果发射成功,实际上根据目前的情况判断,这是很大概率的事情,那么他们将成为整个伊教世界内第一个发射卫星的国家,而我们则希望,能够将伊教世界第一名宇航员送入太空。”
“原来如此……”
罗格颇为感慨地回答道——
都是斗争啊。
夺么激烈的斗争。
第1296章 脱离美元结算
前面就已经说过,沙乌地这次来访的涉及面很广。
虽然罗格已经非常自信,自己所在的航天系统就是对方大金主所关注的重点。
但实际上……
情况还真就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或者也可以说,情况比他想的要简单很多。
在沙乌地人看来,华夏人花钱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载人航天工程搞了快15年,已经送三个航天员安全入轨,眼瞅着就要搞太空行走和空间实验室了。
前后才花了折合不到200亿人民币。
按照这些年的平均币值换算,也就20亿美元左右。
这也能叫个钱了?
所以他们的计划用一句话形容就是——
没有佯攻,全都给老子主攻!
什么重点不重点,真当哥们只会卖油呢?
我们阿拉伯人从祖上开始,赚的就是这个在东西方之间两头下注的钱!
那既然要下注,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
砸个百十来亿又何妨?
从进入21世纪开始算,光是以军购为名义给各个国家交出去的保护费都远远不止这个数了。
更何况这些钱还是投资,而不是单纯的消费。
哪怕按照最坏的方向考虑,也多少能捞回来一点。
所以几乎在同一时间,华夏大陆的许多个不同位置上,许多个和罗格一样的陪同代表,都觉得自己就是那个被馅饼砸中的天选之子……
其中自然也包括常浩南的另一个老东家,航空工业集团。
因此,在他和刘永全聊过涡扇10G的下一步研发计划,并亲自把后者送到楼下之后,还没等重新上楼回到办公室,就在手机上接到了集团总经理林左明打来的电话——
朱霖育早在航空动力集团成立时就已经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只是因为另外几个班子成员资历实在不够,才被拉过来顶了几年位置。
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彻底退休,把一把手的位置让给了老林同志。
实际按照一般原则,常浩南在班子中的排序也应该依序进一位,但全部领导岗位中就只有这个总规划师无需承担繁琐的行政工作,再加上他如今的影响力也早就不依赖这边的位置,所以才始终没动。
“常院士,航空工业集团的罗总刚才联系我,说有些情况需要一起商量一下,你看最近什么时候比较方便?”
听筒另一边响起了林左明粗犷的声音。
外线电话,还是手机,当然不可能在里面说具体的事情。
所以常浩南也只是一愣,旋即回答道:
“我今天刚好没什么工作,现在就在楼下,随时都可以。”
“那好,我马上联系他。”
……
一个小时之后,三个人分别落座在了林左明办公室旁边的一间小会议室当中。
虽然相比于顶楼的大会议厅而言没什么排场,但熟悉集团内部运行规则的人都知道,在很多情况下,这里才是真正有影响力的地方。
林左明和罗海荣算是兄弟单位领导,相互之间又有极为密切的业务联系,可以算是低头不见抬头见,而常浩南也跟后者之间有过一面之缘。
当年十号工程尚未首飞的时候,罗海荣就在611所担任二把手,并且还是主持日常工作的实际负责人。
二人还就航空产业的宣传工作进行过一番交流,也算是熟人了。
所以见面之后,只是经过了一番简单寒暄,罗海荣便进入了正题:
“老林,常院士,你们应该知道昨天沙乌地那边来了个代表团吧?”
林左明点点头。
这件事他作为集团一把手自然知道,不过航空动力一个专门搞航发的企业,跟对方一个别说是航空工业,就连基础工业都不齐整的国家实在没什么好聊,所以只是象征性地派出了一个接待团,准备带着沙乌地国家石油公司的代表去黎明厂转转,看能不能卖出去点工业用燃气轮机之类。
而常浩南最近一直呆在怀柔科学城,倒是不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
于是罗海荣和林左明你一言我一语,用几分钟时间把沙乌地代表团访华的情况简单介绍了一遍。
总结起来就是,调门起的不高,但内在意义深远。
就连常浩南听过之后都有点震惊。
上一世,沙乌地是直到2015年以后,才逐渐开始做出明显向华夏靠拢的动作。
如今相当于早了差不多十年。
虽然还不太确定发生如此大变化的关节究竟在哪,但毫无疑问,这几乎可以算是原始股。
即便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如今投资十亿美元和十年后投资十亿美元,可是完全不一样的意义。
而在震惊之余,也多少有些顾虑——
当年的几十枚东风3,属于极特殊情况,论外不提。
在那之后,华夏跟海合会国家之间虽然也有一些军售协议,但普遍属于小打小闹,而且以陆军装备为主。
而涉及到海湾国家的武器装备贸易,敏感程度是从陆军到海军再到空军依次递增的——
没错,空军的敏感程度甚至还要大过海军。
究其原因,无论陆军还是海军,都需要由大量普通士兵组成团结且有经验的基层单位,才能发挥出足够的战斗力。
而沙乌地作为一个绝对君主制国家,先天就不可能完成军队基层组织的建构。
所以无论拿着多么先进的坦克或者军舰,陆海军的战斗力都只会是一坨渣渣。
但空军却不一样。
只需要几百名精锐飞行员和几千名受过合格培训的地勤人员,就足够建立起一支战斗力强悍的空中力量。
如果再加上性能足够先进的飞机,是真有可能在西亚地区搞出些大活来的。
因此,西方各国一直以来都在限制海合会国家空军的规模和能力。
比如同样是F15,出售给大卫国的F15I就要比出售给沙乌地的F15SA和卡塔尔的F15QA先进得多。
而像是更次一级的盟友,例如法老国,最开始拿到的F16甚至都没有完整的超视距作战能力。
而且,同时还会限制这些国家飞行员的训练时间和科目,保证他们的空军无法对大卫国造成威胁。
之前和阿联酋之间的军售,至少名义上由法国人和对方进行的,而且也不涉及一线作战飞机,更不涉及人员培训。
现在要是直接找华夏买歼10E,那还真就有些不好办。
“所以……沙乌地方面找上咱们航空系统,具体是准备谈什么?”
他语气颇为谨慎地问道: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