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151节

  再结合一些过去听过的传闻,他的脑海中迅速生成了一个能够完全闭环的想法。

  韩陈峰猛地深吸一口气,接着抬起头,看向了旁边的窗户——

  大约500米外,矗立着一堵绵延数公里长的灰色高墙,封锁了周围的绝大部分视线。

  但内行人基本都清楚,高墙另一边,就是怀柔科学城最为核心的区域,也是JF10和JF14两座风洞所在的地方……

  “所以……您是准备利用我们国家在爆轰驱动技术领域的优势,以爆轰驱动激波管作为磁流体发电机的能量源,把经过强激波压缩的被驱动段气体作为发电工质,替代传统磁流体发电装置中燃烧室内产生的高温燃气……”

  虽然韩陈峰近些年来一直盯在冷门研究方向,导致手头能拿出来上称的成果不多,以至于连院士评选第一轮都过不去,但这绝不意味着他是个混子。

  仅仅依靠常浩南的只言片语,以及给二人选定的见面位置,就在很短的时间内剖析出了那个正确的答案。

  或者说,正确答案的一部分。

  “看来老刘说的一点没错……240所的基础研究做的确实扎实。”

  常浩南一边说一边点了点头,脸上也流露出赞许的表情。

  实际上,刘永全之前并没有对240所和韩陈峰做出太多评价,只能算是例行说了几句漂亮话。

  但在这个时候提一句前者的名字,无疑可以让双方之间的后续配合更加顺畅。

  果然,韩陈峰的眼神微微变了变。

  不过,这种事情突出一个过犹不及,如果说得太多反而显得刻意。

  所以常浩南点到为止,在稍作暗示之后便话锋一转,重新进入正题:

  “你说的不错,不过我的完整想法还要更复杂一些,而且根据装载平台的不同可以细化成两种不同的分支。。”

  他点开了电脑上的一张示意图:

  “基础路线是,先把空气流进入拉瓦尔喷管,实现降压增速,将气体的热能转化为动能,再将流出的气体引入一个法拉第通道,在弧光放电的作用下将气体预电离,当然这个过程本质上相当于一个等离子推进器,所以会释放出一些动能,如果细抠一些能量转化效率,也可以把这部分能量利用起来,比如吹动等离子体火炬来熔融物料之类……”

  “在法拉第通道之后,高速低温气体与外部引入的燃料掺混并进入爆轰段,实现燃料化学能的高效释放,进一步提高工质当中的等离子体能量,最后进入磁流体发电段,完成平衡态等离子发电过程,其中一部分电能输出,另一部分则用于下一个循环当中的弧光放电。”

  韩陈峰盯着电脑上的原理图看了一会儿:

  “所以我需要确定射流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密度和等离子体场的能量,确定最合适的工质气体和发电条件……或许还有计算整个发电系统的模型参数?”

  不得不说,跟内行人讨论问题确实轻松。

  因为涉及到爆轰段和激波管,所以常浩南此前都是让姜宗霖等力学所的工作人员协助进行等离子体相关研究。

  虽然工作也能正常开展,但总需要推一下动一下。

  哪像现在,他只给了张图出来,对方就连自己需要干什么都明白了。

  “模型参数暂时不需要你来做,工质产生的最关键过程还是爆轰,所以这部分工作交给这边的同志们就行……”

  常浩南摆了摆手:

  “额外需要你来负责的是另一件事,也就是除了基础路线以外的另一种选择”

  他轻轻单击了一下鼠标左键,电脑屏幕上的示意图旋即发生了变化。

  “刚才的发电原理虽然简单,但只能进行持续时间最多不超过100ms的短促脉冲发电,但想象一下,如果改造现有的爆轰段,使其能够以一定周期发出脉冲爆轰,再把工作气体由空气改为更容易电离的气体并循环使用,那么就可以像常规发电机那样,产生类似交流电的周期性电势……”

  “……”

  相比刚才的一点就通,这一次,韩陈峰并没有马上做出反应,而是在默默听过常浩南的介绍之后陷入了思索……

  倒不是说技术上有什么理解不了的问题——

  实际上,两个方案在原理上几乎没什么区别,只是工程层面的实践难度大相径庭而已。

  真正让他困惑的,在于后一种技术的意义。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韩陈峰还是没忍住自己的好奇心,而且常院士看上去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大概也不会因为一两个问题而感到被冒犯:

  “可是常院士……虽然我不太懂风洞,但在技术水平相同的前提下,周期性脉冲爆轰所产生的峰值能量应该远不如单次爆轰?”

  常浩南点点头,示意对方继续说下去。

  韩陈峰见状稍稍松了口气,确定自己并没有问出一个特别低级的问题,于是接着开口道:

  “可是磁流体发电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脉冲峰值能量高,可以省去中间储能元件、高速转动部件和大功率开关这些环节直接向负载传递能量,如果只是提供一般的高压交流电,那各种普通发电站都可以满足要求,又何必采用如此高成本的技术?”

  常浩南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笑着反问:

  “陈峰同志应该清楚,怀柔科学城这里正在承担什么项目的研制任务吧?”

  “那当然……”

  韩陈峰回答道。

  他核工业部门出身,本身的涉密等级并不低,又已经被常浩南直接请到了这里,当然知道高超声速武器的存在。

  “那你觉得,对于结构简单、又缺乏旋转部件的冲压发动机来说,什么样的电源才能满足飞行器的用电要求?”

  常浩南显然兴致不错,稍稍卖了个关子。

  “当然是电池或者燃料电池。”

  韩陈峰尽管并非航空航天专业出身,但也不至于没有常识:

  “常院士您这可考不住我……导弹上一般只有控制、通信和制导几个子系统需要用电,需求量和启动时间也都有限,电池完全可以满足需求……”

  然而,常浩南似乎没有在开玩笑的意思:

  “我这可不是在考你……”

  他说着看了看旁边墙上的表。

  “如果不是一枚导弹呢?”

  “……”

  还没等韩陈峰再次开口,就听到了一阵敲门声响起。

  一个跟他岁数相仿的人正站在办公室门口,身上穿着一件航天科技集团的公发羽绒服:

  “常院士……”

  来人此时才看到沙发上坐着的韩陈峰,瞬间把后面的话憋了回去。

  “没关系,这位是核工业集团240所的韩陈峰所长,来帮助我们进行等离子体相关研究的自己人。”

  常浩南解释道。

  对方这才继续开口:

  “按照您的要求,满足宽速域要求的乘波体气动模型已经到位,随时可以开始测试。”

  韩陈峰本来还在寻思刚才常浩南的问题是什么意思,结果突然听到了一个令他茅塞顿开的关键词——宽速域要求。

  也就是说,对方的研究目标并不是……或者并不只是个单纯在狭窄设计状态下使用的一锤子买卖。

  相比于只需要尽可能加速然后砸向目标的导弹,这样的需求似乎更接近……

  一架飞机?

第1310章 快慢自如 远近合一

  半个月后。

  怀柔科学城的一间会议室内。

  韩陈峰刚一从后门走进去,就被长条形会议桌前面摆着的几个姓名牌给镇住了。

  除去另外几个学术界和工程界如雷贯耳的名字以外,还有几名级别相当高的、来自军队的代表。

  结合刚才的推测,他已经可以基本肯定,今天并不只是一次单纯的技术会议,恐怕还包含着发展路线之类的决策性部分。

  当然,韩陈峰出现在这里只是列席,所以并没有发言的权利,只要全程围观即可。

  稍晚几分钟后,常浩南从会议室前方另一扇门进入,却并没有坐到会议桌首位放着他名签的位置,而是直接信步来到放着电脑的小讲台后面。

  而随着他的出现,原本还略有些嘈杂的会议室内顿时安静下来。

  只剩下现场设备散热时发出的风扇声。

  跟在常浩南身后的刑牧春则径直坐到左侧首位,充当起了临时主持人的功能。

  当然说是主持人,其实这类内部会议也不讲什么排场,所以也就是一句话做个引子:

  “各位,我们刚才准备气动模型花了一段时间,现在会议正式开始……”

  他这边话音刚落,台上的常浩南便一按翻页笔,切换到了第一页PPT。

  “得益于新型超高速风洞的投入使用,以及所有参与项目同志们的努力,我们比预期时间表提前两个月完成了对几类乘波体标准模型测试和数据收集工作,确定乘波体构型可以在大气层内以及临近空间中获得极高的高超声速升阻比……”

  今天坐在下面的所有人,包括军代表在内,都没有纯外行,所以在进行了简短的开场之后,他便直接展示出了几张密密麻麻的数据图:

  “另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成功通过基于三维轴对称流场的锥导理论在一定范围内上拓展了乘波体在纵向和展向上的设计自由度,计算参数与实测结果之间的均方差小于0075,为下一步具体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制工作奠定了基础……”

  “……”

  一番工作总结之后,常浩南稍作停顿,以确定听众们对于刚才的内容没有疑问。

  接着便话锋一转,进入了今天的正题:

  “不过,虽然正题数据符合预期且满足基本要求,但仍然可以看到,由于乘波体的原理是阻止下表面流体的横向流动,从而将高压区域限制在飞行器下方,相当于利用激波维持飞行,因此不同飞行条件,这里主要是指速度和攻角,对于外形极其敏感,优化区间极为狭窄。”

  “以经典的单级压缩的锥导乘波体为例,在迎角0°、速度Ma=12的设计点上,流量系数高达4.083,无黏最大升阻比大于3.75,完全超越了我们对滑翔式高超音速导弹的性能需求。”

  “但如果把迎角调整至-5°、速度降低到Ma=9,尽管变化幅度不大,但上面两项参数仍然骤降至1.970和1.85,会严重影响到飞行轨迹和有效滑翔距离,当然反过来也一样,设计点在-5°和Ma=9下的乘波体,也难以适应0°、速度Ma=12的飞行条件……”

  他说这段内容时的语气颇为沉痛,一副就像是项目已经搞不下去了的样子,让与会的几名军代表不由得面面相觑。

  确认自己的理解并没有错之后,其中一人才有些迟疑地开口道:

  “可是常院士,这本来就是选择乘波体之前我们就知道的情况……”

  “而且吸气式高超的飞行速度和姿态全程都保持相对稳定,只有末端会转入俯冲,这个时候也不需要什么升力了……滑翔式虽然总体上是在减速,但等减到9马赫的时候也一样是在末端,都不会影响到实际战术效能……吧?”

  说到最后,都明显能听出有点不自信了。

  但确实无论如何都想不出有什么问题,更想不明白常浩南对这个结果不满在哪。

  “当然,当然……”

  常浩南双手抬起,然后向下压了压,示意众人先冷静:

  “如果只是要满足作为高超音速武器的基本需求,那目前的研究阶段确实已经足够,但即便是吸气式高超,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射程来自升力滑行,而不能灵活调整飞行速度和飞行姿态,也就意味着无法大幅度调整预定射程,对于武器的战术灵活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首节 上一节 1151/1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