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68节

  更何况,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来就是常浩南从一开始所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如果考虑一些私心的话,他倒是希望能把这个产业园放在非沿海地区。

  毕竟从前世的发展情况而言,沿海省份,特别是东部沿海省份确实比较发达,就算多一个航空产业集群,也只能算是锦上添花。

  可对于一些内陆地区来说,就属于雪中送炭了。

  不过事情也并没有这么简单,贵飞和陕飞不算成功的经验已经表明,把高端产业安排在偏远地区只会降低吸引力,非但起不到拉动当地经济的作用,反而还会把产业本身给搭进去。

  其中的取舍,对于一个上辈子只干到过项目负责人的普通工程师来说,不可能在电光火石之间确定下来。

  大部分长期处于技术岗位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或者也可以说是缺点,就是善谋而不善断。

  常浩南也是如此。

  技术往往存在一个最优解或者至少较优解,实际上极少真正需要所谓“决断力”。

  在明确的一好一坏中选择,根本不需要决断。

  但要想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这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系统在这种方面,毕竟是帮不上忙的。

  只能靠他自己来克服。

  ……

  而听到常浩南的回答之后,坐在另一边的丁高恒和宋建都表现出了一副“不出我所料”的样子。

  “你小子,不愧是杜义山能看上的学生。”

  丁高恒上身斜倚在沙发上,摆出了彻底放松下来之后的大佬坐姿:

  “虽然在身段的灵活性上跟老杜当年还有差距,但是就站位意识的敏感程度来说,已经基本可以学成出师了。”

  这段话显然涉及到一些杜义山过去的历史,虽然内心十分渴望八卦,但常浩南知道现在不是问这个的时候。

  他并没有开口接话,因为宋建显然还有话要说。

  果然,对方紧跟着丁高恒开口了:

  “小常啊,大飞机产业园的事情,确实牵扯广泛,我能理解你在这种事情上表现出的谨慎,对于个人来说,明哲保身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被看穿了部分想法的常浩南倒也并不意外,对面两个人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要是连这点东西都看不出来那才是有鬼了。

  “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一方面,作为整个项目的提出者,你从一开始就已经处在这个局里面了,任何人都不可能取代你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实际上,如果不是因为我们实在没办法在毕业之前给你安一个职务,你甚至有可能直接参与到最终决策中去。”

  “另一方面,常浩南同志。”

  宋建说到这里稍稍停顿了一下,并且他直接称呼了常浩南的全名,语气也比刚才严肃了一些:

  “你也应该意识到,从丁主任和科工委接过整个民用航空产业指挥棒的时候,你就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埋头搞研究的技术人员了,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发展迅速但又盲目的时期,关于前进路线的斗争,甚至比技术领域的竞争还要更激烈,而航空产业只不过是矛盾比较明显的一个领域罢了,这点我想你应该也很清楚。”

  “话语权的阵地就在那里,不会因为你闭上眼睛就不存在,这和打仗是一个道理,我们如果不去占领阵地,那敌人就会占领,到了那个时候,局面可就被动了。”

  这话说的已经非常直白,只不过还没有点破所谓“敌人”的身份而已。

  以宋建的身份和立场,最多也就言尽于此了。

  之前常浩南的推测显然没错,他在“要不要搞独立自主”这件事情上,应该是跟丁高恒站在一起的。

  “关于产业园选的址,我倒不是担心这些。”

  人家堂堂国家科委主任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常浩南怎么也得表个态了。

  更何况宋建刚刚那几句话也算是提醒了常浩南。

  一直沉默下去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相当于把话语权让给别人。

  既然他在重生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做些大事,那不论出自公心还是私利,都没有事到临头又退缩的道理。

  “这件事毕竟关乎整个国民经济布局,哪怕是提供建议,也不能靠拍脑袋,所以我需要一些时间来考虑,不过请二位主任放心,在维护独立自主发展路线这件事情上,我绝不打退堂鼓。”

  最后这句话显然说到了关键之处。

  “有你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

  只见丁高恒满意地点了点头,重新接过话茬。

  片刻的犹豫之后,他又突然用稍微低沉一些的语气对常浩南说道:

  “另外,这一次也不是我和老宋两个人倚老卖老要为难你这么一位小同志,而是前几天开会的时候上面的意思,要给你这样的年轻同志压一压担子。”

  “小常,我想你应该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话音落下,整个会议室里陷入了一阵沉默。

  常浩南能够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他当然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在“压担子”后面接着的,一般就是“搭台子”和“铺路子”。

第230章 “973”计划

  这种事情,丁高恒也只能言尽于此。

  至于这个“上面”到底有多上,那就只能靠常浩南自己猜测了。

  总之,刚才的那一轮对话,显然有几分考验和试探的意味在。

  而从刚刚丁高恒的提醒来看,则常浩南觉得自己的表现应该还不差。

  只不过就连他也没想到,这件事的后续竟然会来得如此之快——

  在常浩南消化了丁高恒刚才的那一波暗示之后,宋建竟然当场就衔接上了一个新的话题。

  “小常同志,这次我来镐京找你,其实还有第二件事。”

  “还有事?”

  常浩南觉得自己的心脏未必受得了。

  “不要紧张,这次的事情没有那么复杂,基本上是你熟悉的纯技术类问题。”

  看着一脸大敌当前的常浩南,宋建笑呵呵地解释道:

  “就在最近这几天,上级决定要以我们国家科委作为主管单位,进行一个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旨在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计划是从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开始,主要面向前沿高科技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

  “至于规模和级别么……不会小于863计划,甚至应该也会有一个类似的官方简称,叫做973计划。”

  一番话说完,常浩南倒是没有太明显的反应,反倒是丁高恒被惊得瞪大了眼睛:

  “你们要搞这么大动静?”

  他之前倒是大概知道有这么一个风声,但只以为是个部委一级的中等规模计划而已。

  然而根据刚刚宋建所说,国家科委只是主管单位和主要实施部门,说明计划的级别还要更高。

  至于对标863计划,就更是出乎预料了。

  那可是绝对能进历史书的国家大计。

  宋建微微颔首:

  “目前的预计,是要持续三到四个五年计划,也就是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瞄准的不仅仅是国内前沿,甚至包括在世界科学发展前沿的主流方向上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成果,不瞒二位,上级领导对此的期望和关注都很大。”

  “那具体的研究范围呢?”丁高恒正色道。

  “老丁,不要着急,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说的。”

  见到他这副反应的宋建笑着摆了摆手:

  “目前总共划定了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综合交叉与重要科学前沿总共8个重点部分,其中的综合交叉部分,就包括工程技术科学综合领域中的重点科学问题。”

  “不过,就像小常刚刚说的,这么大的事情肯定不能一拍脑袋就决策,肯定要经过充分的先期论证,因此我们科委从谨慎的角度出发,希望咨询一些专业人员的意见,看看有哪些研究方向是可以被放在里面的。”

  “我这次这么急着跟小常同志你见面,也是考虑到这一点,他最近完成的几个项目,从流体力学到结构力学到控制学、热力学乃至气象学都有涉及,完全符合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特点。”

  “所以……我就是被咨询的‘专业人员’么?”

  常浩南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还是相当高兴的。

  简直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宋建口中的这个“重点基础科学研究计划”,自然就是他从年前就开始心心念念的973计划。

  顾名思义,这个项目最初是在1997年3月被提出来的。

  算算时间的话,正好就是现在没错。

  宋建点头:

  “没错,在多学科交叉领域,国内也还是刚刚起步,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你的研究涉及面很广,算是贴合最近的了。所以,作为这项机构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我希望你能给出一些具体的意见。”

  “原来如此……”

  常浩南心下了然,赶紧把目前已经基本走上正轨的精工计划介绍了出来:

  “其实,去年年末的时候,我和盛京的410厂就有感于目前国内基础制造领域的薄弱,向科工委申请了一个专注于提高精密加工能力的项目,叫做精工计划,应该也算是工程技术科学综合领域的一部分。”

  “还有这回事?”

  这个话题果然勾起了宋建的兴趣,他一边坐直身子一边用询问的眼神看向旁边的丁高恒。

  显然,他也并未从后者口中听说过精工计划的相关内容。

  从因小见大的角度来看,个人关系相当不错的宋建和丁高恒二人,竟然都不清楚对方所在部门下面的重点项目情况如何,这显然是条框分隔带来的诸多不利结果之一,也是后续需要优化的部分。

  “确实有这么回事,当时这个项目还是我专门要求加急审批的。”

  丁高恒点了点头,表示这件事情自己也知道,随后又露出有些无奈的表情回答道:

  “不过今天出来之前你一直神神秘秘的没和我说过你们国家科委有什么重点基础科学研究计划,我们科工委同时进行的项目和计划成千上万,怎么能知道你想听这个?”

  “……”

  一番条理清晰的解释让宋建只好悻悻收回了有些怪罪的目光,重新看向常浩南:

  “那么,小常同志,不知道你准备怎么把这个精工计划和我们国家科委正在筹备的973计划联系到一起?”

  如果面前坐着的是个其他人,那宋建甚至根本不会问这个问题。

  因为答案无非是把原本的研究内容重新修改一下,同时加入两边。

  并没有什么规定是禁止这么做的,只要最后能分别交出足够多的成果,哪怕同一个人在相同研究领域内再多加入几个项目也无所谓。

首节 上一节 168/1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