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206节
“这个么……恐怕还需要时间。”
杨书玉率舰出访带来的好心情也变得沉重了不少。
他想到不仅大洋彼岸的美国海军已经服役了将近40艘可以发射那种远程防空导弹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就连一海之隔的海上自卫队,都已经装备了三艘有区域防空能力的金刚级。
而华夏海军却要再等上一到两年时间,才能获得第一艘外购的现代级驱逐舰,而且防空能力还远不如前两者。
当然,作为高级指挥员,他倒不至于把这种情绪表现在脸上,但心中却已经在谋划着,要怎样才能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让人民海军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区域防空能力。
“我们应该已经进入鹰击6的攻击范围了。”
不久之后,CIC中的寂静突然被打破:
“但是雷达没看到有东西被发射出来。”
按照演习计划,轰6会向他们发射由鹰击6改装而来的靶弹。
如果是在遭到反制之前发射,那就判定蓝方获胜,因为它们模拟的是一个由20-30发导弹组成的攻击群,两艘水面舰艇不可能完全拦截。
而如果在发射之前就遭到了反制,则判定红方获胜,不过为了给舰艇提供防空训练的机会,两枚靶弹还是会被打出去,只不过跟演习结果就没关系了。
“会不会是距离太远,看不清?”
“应该不会……等等,雷达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新的目标,就在我们和蓝方的三架战机之间。”
雷达操作员的声音把众人的注意力重新引向了CIC中间的屏幕,果然有一个并不是很明显的信号,正在朝远离两艘舰艇的方向飞去。
“这是我们红方的支援力量?”
“就一架飞机?”
“应该不至于,估计也是好几架叠在一起,所以雷达看不太清吧。”
“但这个目标在360型雷达的搜索范围里面,分辨率应该不会那么差才对啊。”
导演部只向他们告知了演习的基本计划,但对于双方的兵力配置却没有透露,所以CIC里面陷入了一阵讨论。
而这个时候,舰长也已经看出来了一些门道:
“先不管这些,枪炮长,做好拦截靶机的准备,我看这次演习的成败应该和咱们两艘船没什么关系,但是后面的靶弹拦截可不能掉了链子!”
……
就在岛城号和义安号正在准备对来袭靶机进行拦截时,在空中,所有人都看不见的层面上,一场电磁波之间的较量已经开展了有一段时间。
运8J飞机上的搜水2000MS雷达在250公里以外就发现了两艘舰艇的雷达信号。
按照计划,沈涛要求机组引导两架飞行高度稍低的轰6D前出,准备在大约100km的距离上对目标发动攻击。
游离于敌舰防空圈以外,对低空飞行的反舰导弹载机进行引导,本来就是这架飞机一开始的功能。
现在看来效果相当不错。
如果跟他配合的不是笨重的轰6D而是可以低空掠海飞行的歼轰7,那么两艘水面舰艇应该只有在最后半分钟所有的时间里才会发现爬升高度准备发射导弹的攻击机群。
接下来的几分钟,一切都显得风平浪静。
以至于他有那么一瞬间觉得这更像是一次简单的模拟对海攻击。
但是好景不长,就在两架轰炸机即将进入攻击范围时,机舱后面的雷达操作员却突然报告,他们丢失了两艘舰艇的信号。
“丢失信号?”
正在操纵飞机以之字航线飞行的沈涛愣了一下:
“雷达什么表现?”
“目标所在大概5°范围的扇面区域信号过载,抗干扰模式也没有反应。”
显然,他们这是遭到了红方拦截单位的干扰。
有些迷惑的沈涛看了一眼仪表盘上的威胁告警装置,上面并没有显示其它任何信号源,只有来自侧面的两个米波和一个厘米波信号。
他非常确信,那是052型驱逐舰和053H2G型护卫舰上的搜索雷达。
这个年头,水面舰艇和航空兵是没办法直接交流的,排除导演部作弊的可能性,红方飞机如果想要发现他们,就只能使用雷达。
但是一来歼轰7上面的234H雷达对空探测距离只有大概70公里,想在偌大的演习空域中发现三架飞机并非易事。
二来如果被一部X波段火控雷达扫描到,那么雷达告警装置应该会给出提示才对。
“会不会是自然现象导致的?”
沈涛开始怀疑自己刚刚的判断,于是用有些不确定的语气对后舱询问道。
不过还没等对方回答,他就在无线电中收到了大约70公里外轰6D长机飞行员的报告。
他们的245型雷达也因为受到强电磁干扰而无法锁定目标!
“见鬼……”
思索片刻之后,沈涛放弃了继续飞之字形搜索航线的想法,而是调转机头,直接向着目标所在的方向飞了过去。
这个决定很快带来了结果。
尽管干扰仍然没有消除,但是雷达告警装置却显示,在运8J的2点钟方向,出现了一个尚且处在搜索模式下的X波段雷达信号。
第281章 老对手,来凑热闹的F4EJ
“TMD,总算找到你了……”
根据导演部设定(实际上是因为歼6/歼7航程限制),沈涛指挥的蓝方是没有护航战斗机的,所以就算知道了对方的大概位置,也无法派一架飞机前去拦截。
但是他可以选择避其锋芒。
尽管不知道对方是用了什么黑科技,能在这么远的距离上从波束以外的地方干扰到自己的雷达,但红方一架起飞时间晚了将近40分钟,纸面航程3000公里出头的歼轰7,兜这么个大圈子还能赶在轰6D发起攻击之前从东侧接近自己,按照飞行速度和距离计算,中间肯定没少使用加力,显然已经不可能留着太多燃料。
半主动中距弹虽然普遍有30多公里的纸面射程,但在空气密度更大的低空,而且是尾追状态下,能命中10公里以外的目标就已经相当了不起了,这一点导演部肯定也会考虑到。
所以他现在应该还是安全的。
而且只要再拖上一段时间,对方就会被迫返航!
沈涛做出了自认为最合理的判断。
然而,另外一边的实际情况却和他的推测稍有不同。
几乎是在进入演习区域的一瞬间,歼轰电7上面的两名试飞员就通过被动雷达发现了三架蓝方战机的踪影——
驱逐舰上面那两部二坐标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功率强大且稳定,简直是最完美的第三方信号源。
并且被动雷达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无需把机头的发射天线对准目标也能完成对目标的探测。
或许是由于电磁环境比较干净,实际效果甚至超过了常浩南一开始在纸面上的计算。
但由于转发式干扰需要先接收到对方的雷达信号,再照着原来的方向发射干扰,不能对角度范围相差太大的目标进行保护,因此歼轰电7的飞行员在发现目标之后,只能选择先降低高度做超低空飞行以免打草惊蛇,再瞅准机会切入到对方飞机和己方舰艇之间启动干扰吊舱,给蓝方一个惊喜。
他们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并且从那架运8J随后有些莫名其妙的航线调整来看,电磁干扰应该是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接下来我们应该做什么?”
后座的武器控制官在无线电中向前面的飞行员询问道。
按照演习开始之前的作战想定,除了干扰吊舱之外,他们还携带了两枚霹雳11、两枚霹雳5和三具副油箱,可以对两眼一抹黑,并不知道自己距离拦截机越来越近的两架轰6D进行模拟攻击。
不过另一个层面上,在导演部的红方任务要求中,其实并没有要求他们“击落”来袭的蓝军飞机,只是说如果能在导弹发射之前成功对载机实施干扰就算获胜。
并且他们现在余油充足,接下来完全可以一直呆在蓝方轰炸机和己方舰艇中间的位置保持干扰。
换句话说,根据规则红方其实已经算是赢了。
但因为他们目前正处在较低的飞行高度,所以并不能跟塔台进行正常的无线电沟通确定演习结果。
而蓝方的三架飞机似乎也并没有撤离演习区域的意思。
如果贸然爬升,那么后面的驱护舰编队就会失去掩护。
万一对方趁着这个时候发动模拟攻击,那结果怎么算还是个未知数。
所以四架参演飞机,以及一头雾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两艘军舰就这样僵住了几分钟时间。
“蓝方这架运8J在干什么?几乎已经要向海岸线方向飞出演习区域了。”
被动雷达探测的结果目前只能显示在后座的多功能显示器上,因此跟绝大多数飞机的情况不同,眼下反而是武控官对局面的掌控能力超过了飞行员。
“它一直在往西面飞?”
由于并没有打开机头的主动雷达,因此飞行员面前的HUD上面信息很少,但从后面战友的表述来看,情况确实相当奇怪。
“没错,哦,现在稍稍变动了一下方向,就像有什么东西在后面追一样。”
武控官的描述让飞行员有些担心起来:
“不管了,现在干扰持续的时间已经够长了,我们爬升。”
说完便做出了一个拉杆动作,飞机的高度表开始飞速旋转起来。
随着飞行高度逐渐爬升,歼轰电7的雷达告警设备突然有了新的反应。
“等等……这可不是搜水2000的信号特征。”
武控官说着按下了面板上的几个按键。
干扰吊舱有分析雷达信号的功能,如果结果跟数据库中已有的型号能对上,就会直接输出雷达型号。
只不过目前这个数据库还没成型,只储存了很少的几种雷达特征。
但就是这寥寥几种,恰好对上了。
“我这边显示的结果是……AN/APG66。”
“而且,被动雷达也显示在运8J后面大概80公里,有两个距离很近的编队目标。”
“F16?”
飞行员下意识脱口而出。
AN/APG66的最典型装机对象就是F16A/B。
但是这并非一个在东海上空经常能遇到的型号。
于是他很快更改了自己的判断:
“不对,是空自的F4EJ。”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