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22节
而他们面前屏幕上所显示的这套东西,却是从多个方向同时下手,最终汇聚于机翼颤振分析这个关键问题上。
在这个过程中,又同时解决了包括增量有限元分析、气动伺服弹性建模和模型预测控制等一系列次级的工程问题。
就好像这种方法本来就存在,甚至已经经过了十年二十年的发展并趋近于成熟,只是他们之前孤陋寡闻从未听过而已。
有点类似第一次接触微积分时候的感觉。
“还得是杜院士啊。”
周永航向后靠在宽大的座椅靠背上,用佩服的语气说道:
“要不是知道这是您创造出来的新方法,我可能会以为……”
话还没说完就被杜义山打断了:“这可不是我创造出来的,杜某人这把年纪,想要在方法论上搞出新东西,怕是力不从心咯。”
“那是……”
旁边的易元和面露好奇的神色。
“是我的一个学生,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杜义山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说出常浩南本科生的身份。
他怕吓着两个老同事。
等到这个方法被验证之后再说也不迟。
“老杜,这个工程模型如果得到验证,那恐怕……”
周永航看着眼前的电脑屏幕犹豫了一下,但最后还是继续说道:
“恐怕能算得上是咱们华夏航空工业在飞机设计方法这个领域最杰出的成果了。”
这话从603所所长的口中说出来,自然称得上是极高的评价。
“所以我才来找你们。”
杜义山也不搞什么弯弯绕,把手里的茶杯放到面前的桌子上,直接开门见山:
“你们敢不敢在运7-200A项目上验证这个工程模型?”
坐在对面的两个人对视了一眼。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从推导方式和模拟计算过程上讲,他们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但二人和杜义山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并不一样。
尤其是易元和。
这是几人的位置不同所决定的。
从941(载人航天)工程开始,华夏的工程项目逐渐确定了一个主基调:
总工程师拍板,总工程师负责。
与运7-200A有关的任何事务都由总工程师易元和进行最终决策。
而相应的,如果这个由常浩南创造的、由杜义山推荐的工程模型应用到飞机设计上之后出了问题,需要承担直接责任的不是他们,而是易元和。
也就是权责统一。
如果把杜义山放到那个位置上,必定也是一样的思路。
易元和点燃了一根烟,把过滤嘴放进嘴里猛吸了一口。
如果这个模型只涉及到非线性颤振分析,那其实没什么好纠结的。
先吹个风洞验证一下模型精度,如果过关的话再进行试飞。
风险总归会小一些。
但这个颤振主动抑制……
距离西方第一次提出概念,也不过才十几年时间。
在飞机设计领域甚至还没有真正应用过。
由于涉及到气动控制面的动作问题,又很难靠吹风洞来验证。
因为缩比的风洞模型干脆就是没有气动舵面的,就算做出来了,也没办法按照常浩南写出来的控制率去操纵。
至于全尺寸模型……
运7飞机29米翼展,换了新机翼之后更是将近35米。
实在找不出这个尺寸的风洞。
所以就得在理论验证之后直接试飞。
这个风险可就大了。
要知道目前正在进行适航试验的就只有1架验证机。
这架独苗除了担负本项目的验证之外,实际上也是对华夏与国际接轨的全新适航条例CCAR25的一次验证。
万一出了问题,他本人遗臭万年是小事,耽误了整个华夏民航业和航空业的发展是大事。
易元和点燃了第二支烟。
同样做过总师的杜义山知道这种情况下的压力有多大,因此他只是隔着缭绕的烟雾注视着忽明忽暗的烟头,并没有急着开口催促。
更重要的是,正如他昨天在实验室里说的那样。
既然603所不甘心地搞出了这个项目,就说明对这架新客机是有期待有追求的。
如果杜义山给出的结果和霍金特一样是不可行也就罢了。
但现在这个机会就放在眼前,他们不可能视而不见。
……
三个人之间的沉默持续了差不多半个小时的时间。
直到易元和抽完了第六支,也是烟盒里的最后一支烟。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当然是希望能用上更先进的设计,否则新飞机恐怕很难打开市场。如果只是按着国内航空公司的头买上几架,也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或许是因为短时间内吸了太多烟,易元和的嗓音有些沙哑:
“但还是要讲科学,不能蛮干。”
说完之后,易元和把烟头按灭在烟灰缸里,站起身来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的跑道:
“我们分两步走,先对目前这架01号验证机进行改进,验证颤振主动抑制的效果,通过之后再换装新的机翼进行全状态试飞。”
作为总工程师,他不可能在缺乏验证的情况下仅靠拍脑袋就对已经处于试飞状态的飞机进行翻天覆地的改进。
能够做出这个决定,已经是顶着很大的压力和风险了。
毕竟胆大有为和盲目蛮干之间,很多时候就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窗户纸。
又有谁能把握得分毫不差呢?
第35章 保研名额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京航大学这边,常浩南这天并没有去办公室。
一方面是他昨天解决了整个课题组最大的难题之后,晚上大家一番吃喝玩的很高兴,再加上人多势众,也不太担心安全问题,因此就浪到了半夜,还有两个不胜酒力的喝出了几分醉意。
于是方振干脆宣布第二天休息一天。
另一方面么,就是他们飞机系93级要在这天下午组织一学期一度的期末年级大会。
按照学校的正式计划来说,如今还处在考试周的范围内,并没有到放假的时候。
但飞机系因为这个学期课少、考试更少,所以连大三这一届学生的成绩都已经出来了,只是还没来得及打印成绩单。
并且这是本科毕业之前的最后一个暑假。
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大多数人可就没有一年两个长假这么悠哉快活的时候了。
再加上北方的学校,暑假时间本来就短,一般只有一个月左右。
因此大三的学生们,普遍还是想着发完成绩单就早点离校。
回家也好,去联系工作单位也罢,心思终归已经不在校园里面了。
所以学校也比较开明地默许了各院系把原定的放假时间提前一些。
……
午后两点。
一号教学楼的一间大教室里,参加年级大会的学生陆陆续续地走了进来,并分别在门口负责本班的辅导员处签到。
常浩南这次来的稍微晚了一些,等他进教室的时候,后面几排的位置都已经坐满了。
“浩南,我之前在办公室的时候,听说你航空器设计拿了满分,厉害啊。”
趁着常浩南签到的功夫,辅导员柳晨晨对他小声说道。
大学虽然有班主任,但都是本校的教授兼任,存在感基本为零。
常浩南只依稀记得在大一刚开学的时候,班主任带他们全班去外面吃过一次自助火锅,然后就再没出现过了。
故而所有跟班级管理相关的工作基本都会落在辅导员的头上。
但这样一来,只靠严璐这样有编制的辅导员肯定忙不过来,而学校也不可能放心去雇临时工管学生。
所以就有了行政保研的说法。
也就是本科毕业之后先留校当两年辅导员,再去读三年硕士。
当然,这样的保研方式虽然对于成绩要求稍低、但在学生工作、社会实践等其它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总之也并不容易。
而负责飞机系9301和9302两个班的柳晨晨,就是这样一个2+3辅导员。
由于本身其实就是个学生,因此她和自己负责的同学们关系都很好。
“这样吗,看来我这学期运气不错。”
在获得了杜义山保证之后,成绩对于常浩南来说其实已经不怎么重要了。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