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04节
而国家技术发明奖则只能颁给个人。
像歼8C或者涡喷14这样的项目,第一完成人必定是总设计师。
常浩南能以顾问的身份捞到第二位的排序,已经算是占了不少便宜。
尽管这个排序对于如今的他来说已经没多大意义。
但既然好处拿了,嘴上肯定还是得谦让一下:
“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也只是在其中出了一份力,都是咱们身为航空人应该做的……”
就在三个人的话题从之前的项目转移到华夏航空产业的未来发展时,又是一道清脆声音从常浩南背后响起:
“常工?”
“您果然也在这啊。”
常浩南都不用回头就知道是谁。
因为现在几乎只有徐洋还习惯性地叫他常工。
穿着一身女士西装的徐洋莲步轻移,很快也来到常浩南身边。
她并未直接参与到八三工程之中,因此杨奉畑和阎忠诚自然不认识她。
常浩南只好介绍双方互相认识了一下。
徐洋平时沉默寡言,但那只是因为大多数人完全跟不上她的思路,导致她懒得说话而已,并不是真的自闭。
真要说交流能力,恐怕还比常浩南强一些。
因此,三个人的聊天很快变成了四个人的交谈。
而当徐洋听到常浩南是两个项目的第二完成人时,先是露出微微惊诧的表情,紧接着掩面轻笑。
“其实……”
“其实我申报的项目《利用差分进化算法优化水火电力系统和动态环境经济调度》,里面的第二完成人……也是常工……”
“……”
“……”
“……”
一阵沉默。
虽然这个休息厅里面到处都是三五成群的熟人在交谈,但常浩南和徐洋在这里的人群中实在有些年轻的离谱。
而且还都相貌出众。
所以四个人确实吸引了不少眼球。
而就在气氛陷入有些尴尬的沉默时,一个身材中等,已经有点大佬发型的老者走到常浩南面前:
“您就是……常浩南同志?”
“没错,我是常浩南,请问您是……”
常浩南非常确定自己从未见过面前这个人,而既然对方上来首先是问自己的身份,显然说明也不认识自己。
“哦,我叫李志宏,冰城工业大学的教授。”
对方赶紧自我介绍道。
听到这个名字,常浩南还是没什么印象,反倒是阎忠诚眼前一亮:
“李教授,您就是那个‘高性能复杂曲面数字化精密加工的新原理和新方法’研究项目的负责人?”
“我最近负责的新型燃气轮机项目,就用到了你们开发的螺旋锥齿轮,把寿命提升了一个数量级还不止……”
听到阎忠诚这么说,常浩南才稍微有了点印象。
好像精工计划那边是有这样一个项目,只不过他没注意过负责人具体是谁,所以才对李志宏这个名字没有记忆。
“嘶……李教授。”
旁边的徐洋冷不防突然开口:
“您这个项目,第二完成人不会也是……常工吧?”
另外三双眼睛同时看向李志宏。
“啊?”
被这样盯着的李教授不由得有点发毛。
在评估了好一会,确定自己应该不会因为说实话而遭到物理报复之后,他才有些气势不足地开口道:
“这个……倒是没有,常总毕竟没直接加入我们的项目……”
“贸然写上去的话影响可能不太好……”
这让常浩南总算松了口气。
真要是一次当这么多第二完成人,他自己也还有点负担。
然而李志宏话锋一转:
“不过,我们这个项目毕竟受到精工计划的资助,而且能够顺利完成也是得益于常工开发的计算工具,所以在项目完成报告中的致谢部分,特地单列出了常总的名字……”
“绝了……”
常浩南无奈扶额。
“对了,小常同志这次被邀请,是申报了什么项目和奖项啊?”
几个人又聊了些有的没的之后,杨奉畑终于问出了自己刚刚就想问的事情。
被邀请到大会堂这里的,都是等会要上台领奖的。
除非第一完成人有什么特殊情况,比如科学院那边“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项目的第一完成人冯康同志已经去世,否则第二完成人一般是不会到场的。
所以常浩南必定是作为某个项目的第一完成人被邀请了过来。
“这个么……”
常浩南低头思索了一会,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我也不太清楚……”
“怎么可能不清楚?”
李志宏感到相当意外:
“虽然这些奖一般都是单位负责申报,但具体报上去了什么,肯定是会通知你的啊?”
常浩南点头:
“确实通知过。”
“但报上去的项目有点多,我一时间不知道哪个项目被评上了……”
“……”
另外几个人突然觉得……
不是很想跟他说话。
第529章 获奖悬念揭晓!
原则上,国家科学技术奖并未限制同一个人以第一完成人身份提交评选的项目数量。
主要是谁也没往这个方向去想。
因为一般来说,能拿到这个级别大奖,尤其还是被邀请到大会堂领奖,也就是拿到了至少二等奖的项目,不可能是那种短平快的类型。
正常人一辈子能做出一个获奖项目,基本就是祖坟冒青烟了。
牛逼一些的,也往往是隔上几年才能参与第二次。
所以,之前倒是还从来没出现过像常浩南这样的情况……
好在几個人的一阵闲聊下来,时间也过得飞快,很快便有场务人员进来通知,说已经可以准备进场了。
总算是让有些尬住的气氛恢复了正常。
休息厅内的一众人见状纷纷起身,朝外面的大会堂入口走去,在门口排队,等候安全检查——
这种超高规格的仪式,不说要出席颁奖的高级别领导,就是下面坐着的人,最差的也是一个研究领域内的泰山北斗,凑在一起自然不能马虎。
万一出个三长两短,那损失可就大了。
还有一点就是,颁奖仪式是不允许随意拍照的。
包括现场报道的记者也是经过千挑万选,保证可靠才能入场,并且宣传材料发表之前还要经过多轮检查。
毕竟这个国家科学技术奖里面有相当多一部分都是涉密项目,不好出去乱传。
其中一些涉密程度最高的,哪怕在现场都只会报一个代号,领奖人也会是申报单位另外指派而非第一完成人亲自出面。
但是绝大部分一般层级的,就像歼8C还有涡喷14这种项目,为了给获奖人员足够的荣誉感和参与感,还是会写出来。
只是在公开报道里面不能出现详细信息。
毕竟如果不这样的话,那整个颁奖仪式里面根本没几个项目完全不涉密,最后只会搞成谜语人大赛,也就失去一开始的意义了……
……
随着仪式正式开始时间的临近,越来越多的京城本地人也陆续来到了会场。
常浩南重生至今已逾两年,就算没有刻意钻营,以他的工作方式,人脉关系也很是不浅,自然又看到很多熟识面孔。
“刘院士,您这次怎么都得拿个特等奖了……”
刘院士自然是刘振响。
他出现在这里丝毫不令人意外。
SB101高空台虽然原则上算是96年通过验收投入的使用,但已经错过了当年度的项目申报。
更何况,以这个高空台为基础的几个重大项目,都是97年进行的。
其中也包括关于航空发动机测试标准的最终确定。
拿个国家科技进步奖属于情理之中。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