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15节
现在看来,能让阿古斯塔这样一个高端直升机巨头主动求合作,看上去应该是发挥的挺好……
“AC139直升机……”
意大利人不仅已经起好了名字,甚至把初步方案的渲染图都做出来了。
“A是阿古斯塔Agusta,C是咱们华夏航空工业总公司,CAAC,AC139,就是意大利和华夏联合研发。”
丁高恒在旁边解释道:
“计划是15-18座,6-7吨级,主要面向VIP运输、医疗救护、搜索救援等高端市场,如果我们同意,那合作方式就参考新舟60,在华夏和意大利分别建设两条总装线,分别对接亚洲和欧美市场。”
“另外,在技术达标的情况下,意方可以保证我国供应商在其中的占比不低于30%。”
“你的意思如何?”
第541章 甚至无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经是时代的顶峰
眼下正是华夏航空工业在国际上打响名声的关键阶段,因此,只要是有华夏技术参与,而不是单纯出钱当冤大头的合作研发项目,都值得一试。
当然,最基本的把关还是要做。
否则搞出个DC10或者737max那样的空中浩劫官方合作伙伴,就完全是得不偿失了。
而眼前这份报告上面的“AC139”直升机,虽然粗看之下还非常简陋,而且目前还处在基本设计方案尚未完全确定的阶段,但是从效果图和设计草稿,以及性能指标来看,定位应该就是前世的AW139直升机。
只不过在原来的时间线上,阿古斯塔公司在这个型号上先是找到了贝尔直升机公司合作,未果之后又与英国韦斯特兰成立合资公司,专门负责这一型号的研发升级。
然而英国人又例行发挥搅屎棍天赋,最后逼得意大利人没办法,又花大价钱直接收购了本来已经不值什么钱的韦斯特兰公司,才算是稳定下来。
好在,坎坷归坎坷,但好事多磨,后来的AW系列直升机还是成为了全世界范围内民用直升机领域的标杆级产品,尤其是在高端市场。
必须承认,意大利人是懂豪华的。
包括华夏国内的通用和警用航空,也采购了大量这一系列的产品。
哪怕只从这个角度考虑,选择合作也绝对血赚。
反正都是要花钱,不如把其中一部分留在国内。
当然,在现在这个时间线上,阿古斯塔一步到位,直接找上了合作意愿更靠谱的华夏航空工业,所以“AB”和“AW”这两個前缀恐怕永远不会出现了。
就当是对英美父子俩的无情NTR吧。
“只要项目所有权是50:50,我觉得没什么问题。”
常浩南把已经看完的资料放到茶几上,略加思索之后抬头回答道:
“不过,在冰飞集团那个改进型直9的项目里面,我们集团是作为乙方,提供技术上的解决方案,本质上相当于一级供应商。”
“如果要和阿古斯塔公司继续用这种方式合作的话,我们可能需要一个成为国际供应商的进出口资质才行……”
火炬集团之前唯一的产品就是TORCH Multiphysics软件。
由于目前对于软件产业的规定还不够明确,所以“往国外出售计算机软件”这种行为暂时没有被界定。
别说资质,连税都可以不交……
但如果是做正经进出口生意,那还是需要许可证的。
尤其是还要成为国际供应商的,审批一般还比较严格。
再说火炬集团如今也是正儿八经的二级国企,去行政化改制之前妥妥的厅局级单位,总不能一直用打擦边球的办法做生意。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把相关许可拿下来。
结果丁高恒早就已经预判到了他的预判:
“进出口资质的事情,我早就已经联系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给你解决了。”
“啊?”
就算是常浩南,也被这个效率给惊了。
要知道,哪怕是真的一路开绿灯,该走的程序也都是要走的。
在他这个总经理都没出面的情况下,外贸许可就给拿下来了?
似乎是看出了常浩南的疑惑,丁高恒又解释道:
“审批已经通过了,后面还有些文字程序,过段时间可能需要你去签几个字,总之这个合作,在政策和法律层面都没有问题,只要你这边也有意向,那就可以直接参照上次的经验来办,很快就能定下来。”
“至于具体的时间么,还是以你为主,涡扇10和模锻压机两边还是更重要一些,让阿古斯塔和冰飞配合你的时间表。”
常浩南一愣,随即意识到,直9改进型这个项目实在太小,所以,估计丁高恒这本都未必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就习惯性地以为是常浩南的杰作。
但实际上他根本没直接出面。
“我这边没什么问题。”
常浩南摆了摆手:
“冰城那边的项目是我们集团数值计算业务部负责的,我只在一开始提供了一些指导,现在他们亲手做过一个项目,经验也上来了,应该足够独当一面。”
“所以只要意大利人那边准备好,还是应该尽快启动项目,阿古斯塔在这种类型的直升机上有经验,我们把降噪方案拿出来,后面的进度应该会非常快,可以把6-7吨这个级别的民用市场给抢到手。”
“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争取像支线飞机那样,把直升机的适航互认也一起拿下来。”
根据阿古斯塔那边的方案,这个型号的直升机会使用PT6C-67C发动机,在军用方面会有一些限制。
但未来一段时间,民用直升机领域也是相当海阔天空。
搞产业,核心还是先赚到钱。
尤其是航空这样的大产业,投入起来就像是个无底洞。
如果太长时间只吃不吐,对于上级的决策也必然会产生压力。
最近两年国家对于航空产业的政策和拨款愈发放宽,除了科工委系统因为波音-麦道并购案的缘故而变得强势以外,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做出了足够有说服力的成绩。
别的不说,光是新舟60的外销,还有向欧洲出口关键航空子系统,以核心供应商的身份参与A330AIT试验机项目,就足够封住一些虎视眈眈之人的嘴了。
“你手下的人都已经这么厉害了?”
近两年时间,丁高恒都已经习惯了由常浩南带来各种各样的奇迹。
但这次,他显然没想到剧情竟然会是这样。
这已经不是模范效应了,而是带动效应!
“咱们国家的技术人员,又不是比别人家的笨,过去只是因为没有多少项目,经验、见识还有接触的先进理念不够而已。”
常浩南自然不好直接自吹自擂:
“现在条件好了,项目多了,能力自然而然也就上来了。”
“您看着吧,等到涡扇10这个项目做完,咱们国家在航发领域也能多出一批这样的人才来!”
虽然是画饼,但丁高恒甚至连饼的香味都已经闻到了。
好在他还不至于因此沉不住气:
“先不说这些太远的,就算不用亲自跟项目,但你毕竟是火炬集团的总经理,合作的时候还是得出一下面。”
“你定一个最近的时间吧。”
第542章 让装备工业司围绕你来开展工作!
常浩南简单回忆了一下自己的日程:
“我后天要开一个模锻压机总体设计方案的技术研讨会,开完之后,这个周末就有时间。”
“如果意大利人周末不上班的话,那下周一也行。”
“你们……模锻压机……”
丁高恒整个人猛地坐直身子:
“总体方案都已经定下来了?”
领导都突然正襟危坐起来,常浩南也自然跟着稍稍调整了一下姿势:
“模锻压机算是比较传统的工业设备,总体方案也就是比较成熟的那么几种,最后选择何种技术路线,主要就是取决于我们现在的技术基础。”
“对于大吨位模锻压机来说,板框组合式结构对于材料工艺和零组件生产水平的要求相对比较低,主要难点在于部件数量太多,设计流程过于复杂,但这个又正好是我比较擅长的部分。”
他这话说得云淡风轻,但听在丁高恒耳朵里可就不一样了。
后者直愣愣地看着常浩南,沉默了好一会之后才叹了口气:
“唉……我本来还在想,等到下個月装备工业司成立之后,把整个部门的资源集中到你这个模锻压机项目上面,打个攻坚战的。”
说到这里他有些自嘲地笑了笑:
“结果你们这个突击队,直接把硬骨头给啃下来了……”
根据之前的想法,是由常浩南先带着一部分人以“大型模锻件制造工艺开发”的项目名义进行预研,等待装备工业司的人手和经费再转入正式研究。
只不过计划不如变化,原本有些囊中羞涩的项目组因为兵器工业集团那4.2亿的经费和上百号技术人员的加入而变得兵强马壮。
尽管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不如颜永年等人专业,但那也都是机械设计领域的精英。
对于一个超大型项目来说,实际上真正需要“创造力”的内容并不算多,大部分人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完成本职工作就可以。
因此这些生力军的加入,虽说是带着学习的目的,但对于项目的推动也是实打实的。
“本来我也没想过能推这么快,但兵器工业系统的同志们确实给了很多帮助,贡献很大啊……”
常浩南先是不动声色地捧了一手兵器工业系统的同行。
到了他如今的这个地位,其实已经无需过于强调自己的重要性和贡献了。
反而是对于其他人表达赞赏,更能体现格局。
当然,还有管理能力。
紧接着,常浩南又正色道:
“不过,设计方案快归快,装备工业司的资源,肯定还是需要的。”
“模锻压机最后必定要落实到制造,板框组合式机架涉及到的结构件又多又杂,如果分门别类全都走市场化流程采购,那没个五六年根本不可能全都落实下来。”
“所以,等到锻压机的设计方案出来之后,必须得有一个能主管全国,至少是其中一部分核心机械制造企业的部门,来统筹协调整个设备的生产,保证项目推进效率的最大化。”
“这个你不用担心。”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