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22节

  不得不说,这个条件,确实太符合这个年代华夏企业的胃口了。

  作为经销商,甚至可以不用投资一座厂房,只要有个像样的办公地点就可以了。

  然后就是按照客户要求向一定来订货,从中间倒一手就能赚到巨额利润。

  甚至于,倒这一手都可以只是程序上的。

  设备直接发到客户手里就行了。

  完全是躺着就能赚钱。

  而如果常浩南更不当人一点,甚至还可以利用火炬集团在华夏航空工业系统里面的影响力,让全华夏的航空制造企业都使用C.B.法拉利的产品。

  要知道,华夏过去根本买不到这种功能不受限的高精度机床。

  他这么干,不仅不会有任何风险,反而还是大功一件……

  也难怪奇拉瓦迪觉得自己可以稳定拿捏。

  换个其它人,别说点头,直接跪舔都不稀奇。

  只可惜,他今天遇到的是火炬集团。

  常浩南对于成立合资公司并无偏见,但对方提出的“合作”方式实在是过于买办了。

  真要答应这种合作方式的话,火炬集团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赚到大量的钱,并且还能借着机会让整个华夏用上过去不敢想的先进设备,但是对于华夏的工业发展本身,却没有太多推动作用。

  这就是舍本逐末了。

  这种钱,拿着比较烫手。

  因此,一番刻意装出的深思熟虑之后,常浩南在奇拉瓦迪惊讶的目光中摇了摇头:

  “奇拉瓦迪先生,我支持应该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的想法,但是,你刚刚说的合作方式,恕我无法认同。”

  “提供专利和技术的排他性使用权,不符合我们公司的经营理念,也不利于机床产业的公平竞争。”

  常浩南直接就是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把奇拉瓦迪给整不会了。

  但紧接着,前者便又表演了一个图穷匕见:

  “不过,我们可以换一种合作方式。”

  “成立合资公司的形式不变,但你刚刚提到的新型加工中心,则由我们双方共同投入资金和技术,以产权比50:50的形式进行联合研发,研发完成之后则在华夏和意大利分别进行生产。”

  “这样,由于机床设备本身就有我们火炬集团的知识产权在其中,自然也就能形成排他性的使用权,别说是欧盟,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是独一份……”

  “奇拉瓦迪先生觉得如何?”

第548章 布局:二桃杀三士

  常浩南这一波,相当于是除了保留成立合资公司一条以外,完全颠覆了奇拉瓦迪所提出的合作模式。

  如此庞大的信息量,让后者无法在短时间内作出决定。

  毕竟,跟基本相当于常浩南一言堂的火炬集团不一样,C.B.法拉利公司虽然规模不大只有几百号人,但并不能由某一个人说了算。

  哪怕只从公司名字上看,这也是一个三人表决制的管理模式。

  而奇拉瓦迪的第一反应,实际上是困惑。

  他自信在此行来到华夏之前,已经看过了很多过去其他公司进入华夏市场的成功案例,并对于华夏企业的偏好熟稔于心。

  别看奇拉瓦迪最开始提出的那个条件好像很亏,其实从长远来看,收益绝对更大。

  火炬集团手里的那些专利技术,可以视为机床发展的进阶内容。

  但华夏在机械加工领域的短板,其实在于底层的基础内容。

  相当于一个科技树,前面的内容都没点,反而后面的先亮了。

  换句话说,火炬集团哪怕攥着先进技术,在短时间内也是造不出高精度机床的。

  在这种情况下,C.B.法拉利拿到欧盟范围内的独家专利使用权,就相当于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单一且绝对的领先优势。

  可以迅速扭转公司在跟同行竞争过程中所处的不利位置,甚至做到细分领域内的绝对霸主地位。

  至于日本韩国北美的机床产业,奇拉瓦迪说实话还真没看在眼里过。

  到时候,就算把亚洲市场的经销权丢给火炬集团,也能赚的盆满钵满。

  然而,想法很美妙,实际操作起来却出师不利。

  上来就遇到一個不讲武德的小年轻,完全把他的攻势给挡了回去。

  这甚至都不是谈判策略的问题。

  而是对方压根不跟他在同一条赛道上玩……

  常浩南提出的合作模式就相对“正常”很多。

  对于C.B.法拉利来说当然也称不上亏,但这就相当于以后要和火炬集团进行深度绑定。

  难免给公司未来的发展带来一些限制。

  别的不说,他们计划中的ML系列,也就是配置直线电机、力矩电机和加工过程全流程模拟的高级加工中心,是公司未来15-20年的主打产品。

  相比于竞品,在不影响精度的前提下,加工效率可以提高30-40%之多,再结合数字仿真技术,又可以大大减轻机床操作人员的培训难度。

  然而,如果按照常浩南的思路,这个系列产品的产权将会处于二者成立的合资公司,而不是C.B.法拉利本身。

  对于一家规模不大,也没有上市打算的半家族式小企业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很容易完全脱离掌控的风险。

  毕竟,在奇拉瓦迪的认知中,火炬集团这种华夏的国企,应该都是那种几万乃至几十万人的庞然大物。

  所以,他决定稍微拖延一下:

  “常博士的条件,跟我们公司之前的计划差别有点大。您知道,这是合作路线上的差异,而不只是单纯具体条件的不同”

  “所以,我现在没办法给您一个准确的答复,还需要回去咨询一下我们两个合作伙伴的意见。”

  奇拉瓦迪可以百分之百确定,常浩南提出的条件,任何一家像是德国或者瑞士的同行都不可能答应,因为他们已经在华夏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市场份额。

  并且,90年代这会,哪怕在行业内部,信息流传也有相当长的延迟。

  C.B.法拉利能得到这个消息,是因为两国之间的航空业已经在机缘巧合之下开展了深度合作。

  其它国家没这个条件,恐怕未必知道火炬集团这样一个初创华夏公司手里会捏着对于机床行业来说非常关键的核心技术。

  就算听说过一些,也未必会当真。

  所以目前奇拉瓦迪和常浩南大概属于一个相互需要的场面,

  “当然,毕竟成立合资公司对于你我双方来说都是一件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确实需要慎重考虑。”

  常浩南也知道,在这种时候自己不能表现的太急。

  在结束这次会谈之前,他又特地留了个引出下次谈话的钩子:

  “我知道在4年前,贵公司开发出了第一台专门用于加工发电机叶片的M系列加工中心,您应该很清楚,我们未来在叶片和叶盘方面的生产需求会暴涨,如果我们之间能够达成合作,那么在华夏市场中将大有可为。”

  “不仅如此,我知道贵公司在欧盟,甚至在意大利国内面临的竞争压力也非常大,我可以跟您透个底,就像是这一次,虽然明面上是冰飞集团和阿古斯塔之间的合作,但我们火炬集团才是最核心的供应商,在项目里面的话语权很高……”

  这个话,就已经是明示了。

  常浩南在华夏航空工业系统里面的地位,奇拉瓦迪哪怕自己不知道,回去之后问问科伦坡也应该就知道了。

  如果真正出现一种真正意义上由华夏合资企业生产的机床,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核心专利是火炬集团提供的,那在这个领域内完全就是绝杀。

  而且,随着火炬集团在国际范围内影响力的提高,这种效应甚至还可以反向延伸到欧盟境内。

  什么叫真正的国际企业啊,jpg

  总之就是一句话。

  跟我混,有肉吃。

  在把奇拉瓦迪送出会议室的时候,常浩南甚至都能感觉到,他正在努力说服自己同意刚刚的条件。

  只不过,对方同样经验丰富,知道在谈判中先表现出着急的一方肯定要吃亏,所以还在绷着。

  所以他准备再干点什么,最后推对方一把。

  略加思索过后,常浩南一个电话把林海重新叫了过来,然后指着之前那份资料里面的一页说道:

  “林司长,你帮我联系一下意方代表团里面的另外一家,FTP公司。”

  “另外,这次可以多带几个人,把阵势搞得稍微正式一点,最好是能让他们一起过来的其它人也注意到你们。”

  林海赶紧站起身,从常浩南手中接过资料,迅速浏览了一下上面的内容:

  “常总,这个FTP集团,应该是没有跟咱们深度合作的打算,只是单纯准备卖产品,就下午这会,他们已经跟庐州大飞机产业园那边的领导开了两场见面会了,不过我听说诚意挺足,说是可以开放一级精度的权限。”

  作为国际合作司的二把手,他对于这个下午发生的事情显然都在掌握之中。

  “我知道,FTP集团的产品卖点在于可以自动修正、补偿机床的机械几何误差,减少待机时间和维修费用,这些都是靠长期生产数据攒出来的东西,跟咱们的技术不是一个发展路子。”

  常浩南重生之前,曾经在132厂见过FTP公司的产品,只不过是功能受限的版本。

  但即便如此,也是相当受欢迎的高端货。

  “那……您的意思是……”

  林海犹豫着问道。

  常浩南摆摆手:

  “FTP愿不愿意跟咱们合作不重要,只要摆出一个在谈的姿态就好了。”

  “C.B.法拉利那边现在是吃准了咱们现在的基础技术水平不行,靠自己造不出底子足够好的机床产品来,所以想要继续拉扯。”

  “这个想法确实没错,不过,得让他们意识到,世界上能造好机床的企业有很多,但我们火炬集团手里的技术,还有华夏市场的体量是独一无二的,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这个回答直接把林海搞得有些懵,脑子转了一会才反应过来:

  “常总,您的意思是,刚刚您跟C.B.法拉利那边,已经开始谈具体的合作内容了?”

  他本来以为今天下午两边见面就是走个过场,最多确定一下对方的合作意向,不会有什么实打实的内容。

  结果常浩南这边凸显快枪手本色,连合作模式都快定下来了。

  “C.B.法拉利和我们火炬集团差不多,都是只有二三百号人,小而精的企业,相比于那些大厂自然灵活很多。”

  常浩南耐心解释道:

  “目前的想法大概是准备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双方共同出钱和技术,研发一个全新系列的高精度、高效率五轴加工中心。”

首节 上一节 422/1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