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83节
许德原本顺畅的脚步当时就停住了。
“……”
他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不过想想好像也挺合理。
毕竟1001号原型机当初的问题,就是常浩南先发现的。
“嘶……这么一说,好像之前罗总提过一嘴,他去参加的那个培训是叫什么火炬工程……跟浩南同志那边的公司一个名字……”
显然,丁高恒和兰新志的操作是有效果的。
虽然科技委在十几年前也搞过一个同名的火炬计划,但是在眼下这会,尤其是对于搞工业设计或者机械制造领域的企业来说,听到火炬这个名字,第一反应绝对都是常浩南的火炬集团……
然而这个项目的英语翻译却是“HUO JU”。
属于是对内借着这个名字拉号召力,对外则换成汉语拼音规避政策风险……
双赢,赢麻了。
“这……都是巧合,虽然我确实参与了这个计划,但它跟我们公司没有关系……”
常浩南只好解释了一遍整件事情的原委。
也就是在日本企业遭遇滑铁卢之后,我们这边吸取他人教训,要保证产品质量云云。
“常总对这件事情的细节了解很清楚啊……”
最开始引出这个话题的孙惠中像听故事一样听完之后,有些意犹未尽地说道。
虽然最近两天,几家官方媒体一直在连续报道日本品牌在欧洲遭遇巨额索赔,并且市场占有率剧烈下滑的新闻,但对于整件事情的原委却并未提及过。
“我突然有一个猜想。”
许德刚刚从最初的震惊中恢复过来,瞬间觉得整个思路都瞬间通透了:
“该不会这个事情……是常总策划的吧?”
言毕,几道目光齐齐看向常浩南。
好在此事毕竟已经尘埃落定,哪怕讲出来也无妨。
因此后者只好继续解释:
“唉……这不是之前在装备工业司那边负责搞重型模锻压机么,在那个过程中偶然间发现有几家日本企业不老实,出口过来的零部件跟咱国内公司生产的一模一样,这明显就是买回去贴牌嘛。”
“本来回去就随便查一查,结果越查发现事越多,不光是贴牌,什么以次充好、合同欺诈、产品数据造假、串通投标……总之五毒俱全。”
“之后我就想着……以日本人的秉性,不太可能光是在咱们华夏市场这么搞,估计欧美市场也是一样的玩法,所以就联合冰飞集团那边做了个局,结果对方不仅上钩,还自己送了一波助攻……”
“……”
故事一直从去食堂的路上讲到吃完午饭才算告一段落。
跌宕起伏的剧情,当然更重要的是大快人心的结果自然引得一阵赞叹。
“一场痛快的翻身仗啊……”
宋闻聪容光焕发地总结道。
虽然并非自己所处的行业,但这种事情听着就非常提气。
“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咱们军工领域也能来上这么一下子。”
筑堤行动的细节,哪怕是坐在这里的人,都不是完全清楚。
而之前那个无意中把海上自卫队潜艇逼出来的事情,流传范围就更小了。
更何况……
对于华夏的军工人来说,瞄准的自然不可能只是英国或者日本。
而是大洋彼岸的老对手。
“这个么……总会有机会的,我估计用不了几年。”
常浩南这么说,其实只是因为了解未来发展脉络而在大方向上做出的预测。
但现在的他并不会想到,这个机会,真的没过多长时间就出现在了自己面前……
第617章 反巡航导弹宝具
就在常浩南身处蓉城,正紧锣密鼓地准备对十号工程的设计进行升级时。
琼省,陵水机场。
一架几乎是崭新的加长型伊尔76MF运输机出现在围墙外面的半空中,以接近俯冲的姿态对准跑道下降高度,几乎直到触地前的最后一刻才把机头拉起,让主起落架精准地砸在跑道中央位置。
很快,飞机在跑道长度大约三分之二的位置慢慢停稳。
一切看似都再平常不过。
但驾驶舱里面的机长程云峰还是撇了撇嘴,显然对自己的这次降落不太满意。
相比于老型号上D30KP2发动机上经典的蚌壳式反推,全新PS90A-76发动机的格栅式反推效率更高。
习惯了过去伊尔76TD降落方式的飞行员很容易错误估计降落所需的跑道长度。
就比如刚才,他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把飞机停在跑道末端的滑行道入口前面。
当然,陵水机场有足够长的跑道,哪怕接地位置并不精确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但作为一架军用运输机的飞行员,总要给自己提高一些难度。
万一下面是一条被战火破坏了一半的跑道呢?
程云峰一边在脑海中复盘着这次并不完美的降落,一边拨动开关,打开了飞机尾部气密舱门和尾门。
四扇式尾门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同时打开,稍后,从里面陆续走出来二十几个穿着统一样式工装的人。
紧接着,一辆平板手推车沿着跳板坡道被推了出来。
上面结结实实地固定着一个包裹着红白条纹编织布的修长圆柱形物体。
原本这么点人和货物,是没必要动用一架伊尔76这么大的运输机执行任务的。
但是随着去年下半年,一批新的伊尔76到货,空军运输航空兵也需要让新改装的飞行员们适应数量越来越多的战略运输机。
那反正都是要飞,与其空着飞,不如执行一些难度较低好上手的任务。
就当是以赛代练了。
几台运输和通勤车辆这时候也迅速围拢到跑道上,开始从机舱里面搬运其它未被卸下来的物资。
与此同时,一名军衔较高的军官从一辆带着硬顶的猎豹越野车的副驾驶位置下来,向对方为首两人敬了个礼。
“欢迎电子科技集团的同志们!”
在今年三月那一轮波及巨大的机构调整中,原来的电子工业部被撤销,与邮电部共同重组为信息产业部。
原电子工业部的研究机构,也跟随军工系统的集团化改制,相比原来的时间线提前几年组建了电子科技集团。
算是常浩南带来的诸多影响中不大不小的一個。
而刚刚从运输机上面下来的,自然就是电科14所的工程师们。
“您就是唐司令吧?久仰大名了。”
带队的徐洋和郭林都不是军人,于是只能分别跟面前的唐一平握个手。
在去年的筑堤行动结束之后,后者作为亲自架机参与其中的一线指挥官,顺理成章地获得了晋升,成为南海舰队航空兵副司令。
不过因为年龄还没有到停飞标准,所以他平时仍然常驻在陵水机场,跟原先一样参与航空兵训练。
这个时候,郭林赶紧接上了徐洋的话头,以免出现尴尬的冷场:
“去年您带队执行的任务,给我们电子科技系统带回来了极其宝贵的实战数据,对未来新技术装备的开发意义重大,这次来之前,我们集团领导还特地嘱咐,要当面对您表达感谢。”
虽然官方层面对于筑堤行动的宣传很少,甚至有些讳莫如深那意思,但电科集团毕竟深度参与了任务的设备保障工作,所以还是知道不少细节的。
至于这个感谢么……当然不完全是因为郭林所说的原因。
实际上电科集团更想要感谢的,是运8J警戒机在那次任务中不尽人意的表现。
当时搜水2000MS雷达甚至有被英国方面开后门干扰的迹象,从而间接促使高层决定在圆环工程之外搞一个用作备份的自研预警机以防万一,也就是目前基本已经进入样机生产阶段的空警200项目。
但这种事又不好明着讲,只好换个比较冠冕堂皇的名义。
“哪里哪里,应该是我们感谢你们军工系统的同志才对。”
唐一平赶紧摆摆手:
“筑堤行动,如果没有你们提供的几种全新装备,尤其是新的电子战飞机,那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从这个角度上说,那次任务,应该算是我们共同完成的,我只不过是比较幸运,所以获得了这个明面上的功劳罢了。”
他这么说倒完全是出自真情实感。
毕竟,即便仅从个人角度而言,如果不是因为这样一个契机,那么他作为一个身处非重点劣势方向航空兵单位的主官,几乎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毫无阻碍地跨过中高级军官之间的门槛。
连带着整个海军航空兵9师25团都被授予了一个“香江卫士团”的荣誉称号。
只要再等一些年,到事件可以完全公开的时候,唐一平的名字基本妥妥地可以被放进海军博物馆,甚至是革命军事博物馆……
定了定神之后,他又继续道:
“所以啊,这次听上级说你们又有新的设备需要测试,我才赶紧代表老部队把申请交上去,就是想提前见识一下你们又搞出来什么新装备……”
就在这三人相互寒暄加上吹捧结束,刚好准备说起正事的时候,之前固定在平板车上的设备也恰好被扯掉了跟工地设备差不多的土嗨包装,露出了下面的真容。
一个明显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吊舱。
跟之前在大校场机场进行测试的干扰器在核心硬件上并无区别。
但是进一步升级了算法,允许干扰吊舱本身在高速运动中对GPS发送的坐标信息进行解算和转发。
并且优化了气动外形,以便由飞机进行挂载,作用范围也不再是一个以自身为中心、近似无限高的圆柱,而是可以针对飞机前部定向使用。
当然,是用之前做测试的另外一部GPS接收机造出来的。
换句话说,短时间内应该已经不会有第三个了。
“就是这个?”
眼尖的唐一平马上看到了这个长得像个小号副油箱一样的东西: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