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83节

  不过还没等卢育英开口回应,拉蒂夫就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但是你我都知道,作为一种轻型飞机,歼7的改进潜力终归是有限的,从长远来看,我们还是需要一种更先进的、能进行超视距空战的多用途战斗机。”

  卢育英沉默了片刻,然后试探着问道:

  “准备用来对付老对手的幻影2000么?”

  他已经从对方的表述中回过些味来了。

  这么着急的动作,还特地强调了超视距空战能力,显然是有针对性的。

  “不只是……”

  拉蒂夫正准备要开口,但是那边在歼7MG周围围观的人群已经逐渐散开,刚刚站在登机梯上面的那个人也走了下来。

  于是他把说到一半的话吞到了肚子里,然后装作无事发生的样子径直走开了。

  不过没关系,卢育英已经从刚才一段时间的交流中获得了相当多的信息量。

  不仅仅是歼7F的意向改造订单。

  应该还可以对扯皮了数年之久的FC1战斗机项目谈判产生一些帮助。

  但刚才拉蒂夫有些奇怪的表现让卢育英有些在意。

  于是他找到132厂方面的负责人,为那名姓萨米的飞行员安排了一次试飞。

  尽管****人对于这种型号明显兴趣寥寥,但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

  并且更重要的是,卢育英想要趁着观摩试飞的功夫再找拉蒂夫谈谈。

  不过他并没有成功,后者的态度又变回了之前那副冷峻的样子。

  “怎么样,摸准对方的脉了么?”

  杨慧梅走到卢育英身后询问道。

  “有了些头绪,不过对方领队的表现很怪……”

  卢育英点了点头,然后马上又摇了摇头:

  “他们这么多人从****赶过来,应该不可能只是为了到132厂转一圈,你们航技方面还安排了其它什么行程么?”

  “当然,上面的意思是让巴方代表对华夏现阶段的航空工业水平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杨慧梅说着从包里掏出了一个小本子:

  “所以除了伱们611所和132厂之外,后面应该还会去……呃,涪城燃气涡轮研究院、洪都650所、还有筑城的黎阳厂看一看。”

  显然她对于这些名称并不是很熟悉。

  “行程这么密集?”卢育英也是一愣。

  他本以为最多只会安排对方在省内参观一番,毕竟由于三线建设的缘故,川省也算是航空产业比较密集的地方了。

  杨慧梅轻叹一口气,揉了揉因为疲劳而有些发胀的额角解释道:

  “说是我们跟巴方之间关于一个飞机型号的谈判,在技术上面陷入了僵持,对方坚持要用一些外国的……呃,零部件?或者类似的意思吧。”

  尽管她在这次行程之前花了些功夫恶补航空知识,但显然还不太够用。

  “我们一般叫子系统。”卢育英理解了她的意思。

  毕竟超7项目的谈判他虽然并未参加,但作为611所的人总归有所耳闻。

  实际上,目前的谈判虽然仍旧基于超7的框架,但本质上已经完完全全是另外一个项目了。

  “总之,虽然这次还摸不准他们到底想要什么,但上面还是决定展示一下我方的能力,根据我之前进行过的其它商业谈判来判断,零……子系统如果找第三方采购的话,那我们最多只能赚个壳子钱,要是汇率再出现一些波动,连本都未必能回。”

  “好吧……”

  卢育英理解,但并不是很适应这种相互之间并无太多坦诚可言的合作方式。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正是国际关系学中令人着迷的地方。

  “太远的地方就算了,不过我准备跟着你们一起去一趟涪城,正好涡喷13FII在那面马上就要进入地面测试了。”

  “这当然没问题。”

  ……

  自然而然地,第二天上午,跟着巴方代表团来到涪城624所的卢育英就再次遇到了常浩南。

  本来,涡喷14的第一阶段测试已经顺利完成,按照计划,包括常浩南和姚梦娜在内的606所的大部分人应该在这天一早就乘飞机离开涪城,回盛京保障03和04号原型机换新发动机试飞的任务。

  但涡喷14毕竟是SB101高空台建好之后,第一个在这里系统性完成高空模拟测试的型号,其中很多测试科目在国内都是首次进行,加上整个过程又是极为罕见(对于这个时候的华夏航空工业而言)的一帆风顺,着实让涪城这边配合工作的同志长了见识。

  因此刘振响代表624所出面,希望阎忠诚和常浩南能多留一天,把他们之前跟测试科目设计以及流程安排相关的资料整理一下,以供后面要进行测试的型号参考。

  当然,也可以“顺便”帮正在准备制定航空发动机地面模拟测试和评价标准的刘振响本人减少一些工作量。

  于是二人见面的时候,常浩南正跟姚梦娜一起,在控制室里面协助几名黎阳厂工程师修改一些流程细节。

  他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嘈杂声,在抬起头来的一瞬间,正好看到了带着****代表团走进来的卢育英。

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

  相比于一眼认出对卢育英身份的常浩南,前者甚至花了几秒钟时间才确定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曾跟他有过一面之缘的那个京航本科生。

  倒不是说常浩南英俊的面孔没有辨识度。

  实在是在卢育英的概念里,对方研究的领域应该是飞机气动设计相关,跟航空动力领域应该没什么关系。

  “你……还懂航空发动机?”

  面对这个朴素的问题,常浩南一时间竟有点拿不准该如何回答。

  “呃,略微懂一点……”

  一句话引来了旁边几个人异样的目光——

  好家伙,你是略微懂一点,那我们算是啥水平?

  不过这话肯定不能说出来,于是几人又重新把注意力转向了桌上的测试方案。

  “卢总师您这次过来是……”

  虽然用的是疑问语气,但常浩南看着正在走进来的一群外国人,也基本上有了猜测。

  只要不是处在测试过程中,高空台的控制室本身算不得什么秘密。

  在国外这是很多记者都能进来拍照的地方。

  国内虽然不至于如此开放,但带一些潜在客户前来参观还是没问题的。

  SB101毕竟是“亚洲第一台”,标志着华夏拥有了完全独立开发和测试航空发动机的能力,绝对是长脸的。

  他只是看不太出来那些人具体来自哪个国家。

  对常浩南来说,那一片的人打扮似乎都差不多。

  “和一个巴基斯坦空军的代表团一起过来,你知道,一些……军售方面的事情。”卢育英回答道。

  “您亲自带?”

  如果巴方有采购歼7F的意向,那么卢育英作为型号总师在611所进行接待和型号介绍还算正常,但无论如何没道理让他一个技术人员跟着来涪城这边。

  “不不不,带队的是华夏航技的一位同志,在那边。”

  卢育英指了指房间的另一个角落:“叫杨慧梅。”

  这个名字常浩南很熟悉,总觉得在哪里听过,但一时间又想不起来了。

  这也是作为重生者偶尔会苦恼的一个地方,就是在面对一件有印象又不算熟悉的事物时,他首先需要弄清楚的,自己到底是在哪辈子与其有过接触。

  不过现在不是思考这种细枝末节的时候。

  “巴方对您的歼7F项目有兴趣?”

  前世由于这个项目的进度较慢、以及下颌式进气道并不成熟的设计等诸多原因,最终在90年代末采购了一批歼7MG过渡。

  而现在,由于他的存在,情况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

  “别这么说。”卢育英摆了摆手:

  “伱的那篇论文,还有提供的数据和方法对这个项目的贡献不会比我少。”

  “不管怎么说,有意向用户就是好事。”

  常浩南没有继续纠结细节。

  “严格来说,巴方代表团这次过来,最初的目的并不是采购一批改进型歼7。”

  “那……难不成是来谈超7合作的?”

  如果常浩南没记错的话,FC1/JF17项目的谈判一直到1997年末才出现比较明显的进展,最终的协议签署更是到了1999年。

  “表面上是这样,但实际上肯定不是。”卢育英再次摇头:

  “他们的访问似乎漫无目的,对我们的安排也是全盘接受,所以我,还有航技方面的同志都摸不准对方这次来访的真实意图。”

  随后,他花了大概十几分钟时间,把昨天在132厂和巴方代表团初次见面时的情况给常浩南讲了一遍。

  尤其是那位拉蒂夫少将稍显奇怪的表现。

  尽管后者目前正在帮着601所做项目,但大家都是航空工业一盘棋下面的,所以这些事情也没什么不能说的。

  “唔……”

  常浩南摸着下巴,低头陷入了沉思。

  拉蒂夫中间和卢育英说的那些话让他很是在意。

  所谓“发展潜力不弱于幻影2000C、最好可以接近F16C水平的战斗机”如果按照正常发展,指的自然是枭龙。

  但其中还有一些其它细节。

  毫无疑问,对巴军售一直是华夏军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实际上,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巴基斯坦在军事装备,尤其是空军装备上的选择长期摇摆不定。

  一方面,在巴基斯坦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严重依赖美国提供的支持,导致前者已经形成了使用美国体系装备的习惯。

  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武器提供者,美国又并不可靠。

  从1965年的第二次印巴战争开始,巴基斯坦就经常遭到西方的武器禁运。

  虽说名义上这种禁运是针对印巴双方的,但印度军队本来也不依赖西方提供装备,所以这实际上就是赤裸裸地拉偏架。

首节 上一节 83/1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